学术投稿

高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对分娩方式与产程的影响评价

孔维娜;阿依努尔·木汗

关键词:助产护理干预, 高龄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
摘要:目的:评价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高龄产妇3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常规产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助产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可以让高龄产妇的剖宫产率得到有效降低,缩短产程,同时可以让产后出血得到有效控制,让母婴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的临床分析

    探讨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给孕妇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妊娠后果,包括流产、妊娠高血压、死产、早产及低体重儿等风险。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是妊娠期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选择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因此对我院妇产科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门诊妇科就诊孕妇268例,孕周(12-24周)不同期孕妇,进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测。结果 FT3、FT4随着孕期的延长逐渐减低,TSH、TPOAb则随着孕期的延长逐渐升高。

    作者:梁雪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化疗联合恩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恩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铂类化疗药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恩度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减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化疗联合恩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赵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增生症867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加岩鹿乳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他莫昔芬片加岩鹿乳康治疗867例乳腺增生病,全部病人均治疗2个疗程以上,长用药6个月。结果临床痊愈531例,显效216例,有效88例,无效35人,总有效率为95.96%,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岩鹿乳康加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病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疗效确切,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声琼;吴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及并发各种感染为主,现代医学治疗以免疫抑制剂、雄激素为主,彻底治愈需要骨髓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率低,属临床难治性血液病之一。

    作者:刘艳霞;李雪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萨热十三味鹏鸟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萨热十三味鹏鸟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诃子、肉豆蔻、木香、麝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铁棒棰中乌头碱进行限量检测。结果薄层色谱法均能检出诃子、肉豆蔻、木香、麝香;乌头碱的限量检查法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产品的安全性。结论此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萨热十三味鹏鸟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义智;孙绪丁;袁发荣;孙跃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外固定架结合螺丝钉或克氏针内固定对30例 Pilon 骨折的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0例,通过平均10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疗效评价优16例、良12例、差2例,优良率93.3﹪。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Pilon骨折的有效办法之一,适用于软组织良好的I、Ⅱ型骨折,对于严重的Ⅱ、Ⅲ型及开放骨折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杨劲松;刘衡;佟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状腺手术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7例分析

    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单侧喉返神经损伤的病因及预防方法。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因喉返神经受到钳夹、牵拉、烧灼以及误扎等原因,引起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所有患者,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术后3个月,并对侧声带行活动代偿,声嘶得到恢复;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5例,根据具体症状治疗2个月后,声嘶得到完全性恢复。结论甲状腺手术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对患有胸骨后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甲状腺结节复发的患者进行手术时,必须熟悉解剖喉返神经的整个过程,对喉返神经进行游离,在直视的情况下给予保护,从而达到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目的。

    作者:胡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乙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主要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组主要使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13%,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HBsAg)、乙肝病毒基因转阴率(HBV-DNA)等明显要比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白飞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使用血清降钙素原监测病情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54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将另外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二次感染发生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能有效辅助患者病情监测,减少患者抗生素使用量及二次感染率,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抗生素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邢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传统开腹手术和行腹腔镜对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对比

    目的:探究传统开腹手术和行腹腔镜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临床应用及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行腹腔镜下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切除术),对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康复痊愈等各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阑尾炎方面行腹腔镜治疗比传统开腹手术更合适,具有创伤性小,伤口感染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李实;孙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直肠血管瘤病合并错构瘤性息肉一例

    1临床资料病例:男性患者,13岁,大便带血4月余。患者排便时出血,色鲜红。大便次数稍增多,排便无疼痛,无腹胀腹痛、恶心呕等特殊不适。入院后电子结肠镜检查提示直肠多发隆起,直肠息肉;超声内镜示:直肠粘膜层等回声病变;活检示:直肠慢性溃疡,免疫组化染色:PCK(上皮细胞+),CD34(内皮细胞+),Ki67(LI:5%),S-100(-),LCA (淋巴细胞+)。 CT示:直肠占位,病变血供丰富,来源于直肠上动脉右前及右后支可能大。多考虑直肠癌,小肠CT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MR 示:直肠中上段占位性病变,多考虑恶性肿瘤(腺癌),盆腔血管造影未见明显异常。排除手术禁忌后以术前诊断:直肠肿物,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腹腔探查术及经肛门直肠肿物切除术。探查腹腔发现距肛门约2cm 处位于齿状线处见大小5cm ×4cm菜花状肿块及距肛门8cm处见大小4cm ×3cm菜花样肿块,位于粘膜表面,未侵及肠壁全层,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异常。遂行肿块所在肠管切除术,将上游肠管粘膜与肛门口处粘膜吻合。术后病理示:(直肠)血管瘤病合并错构瘤性息肉,粘膜内为弥漫性毛细血管瘤,间质组织呈树枝状分布。

    作者:张慧;肖华莉;力明;徐桂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实施意义研究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运用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处于恢复期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Q和SCL-90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Q和SCL-90评分下降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胎儿心脏畸形快速超声筛查法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畸形快速超声筛查法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择600例20-25周孕妇,以胎儿四腔心、三血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为标准切面,快速筛查胎儿心脏结构是否异常。以引产病理解剖结果、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复查或随访结果与胎儿心脏快速超声筛查结果相对比。结果在600例胎儿中发现9例心脏结构异常,其中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符合7例,漏诊2例,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1.5%,超声诊断符合率99.7%,漏诊率0.3%。结论选择标准切面进行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快速筛查,对检出胎儿心脏畸形及降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基层医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冯金全;张梅玉;徐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介入作业治疗对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疗效。方法对185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1个月、1-3个月、3-6个月和6-12个月﹚将患者分为4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评定患者的上肢、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康复治疗介入时间≤1个月组的患者其上肢、手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均有提高(P﹤0.5);1-3个月和3-6个月组的患者除手功能无明显改善外,其余功能均有提高(P﹤0.5);6-12月组的患者其运动级别无改善,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提高(P ﹤0.5)。结论全面系统的作业治疗有利于脑卒中后不同时期的患者。

    作者:熊国芳;不艾尔;李金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技术在不同分期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分期直肠癌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归入观察组,本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治疗;选择同期接受开腹根治术治疗的1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不同分期的直肠癌患者从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相比(P>0.05);但针对进展期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数量减少的趋势(13枚/例)低于对照组同期患者(15枚/例);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8.1%高于对照组同期患者5.4%(P<0.05)。结论针对早期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根治术进行治疗其疗效和手术安全性相当,针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因疾病本身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淋巴结清扫等风险,实施腹腔镜手术时要更加谨慎,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结合患者实际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

    作者:何举;谭云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梅毒的抗生素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深入探讨神经梅毒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中心2010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神经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对照组行头孢曲松钠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9.78,P<0.05)。结论青霉素是当前神经梅毒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化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当代大学生急救知识的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不同掌握程度以及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和未来的学习需求,提高大学生对急救知识的关注度,增强急救意识和提高掌握急救技能的本领。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数据统计法。结论医学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大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了解,但实际运用的情况却很差,需要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和增强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

    作者:李梦瑶;左倩倩;王莹;杨雪琳;马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匹多莫德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匹多莫德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哮喘再发作次数和症状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匹多莫德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哮喘的发作次数,缩短症状持续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镇3-6岁儿童龋病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淄博市淄川区太河辖区内3至6岁儿童进行调查,对其龋病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实施预防保健,达到了对儿童牙齿的保健目的。方法应用口腔健康与口腔卫生调查,包括刷牙习惯、饮食卫生习惯及牙齿治疗经过,进行记录,找出发病因素,制订对儿童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方案。经过调查及统计,找出了儿童龋病的发病因素及发病牙齿的位置。通过对儿童龋病的调查及预防保健,可以达到预防龋病,保证儿童牙齿健康的目的。

    作者:王振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心病高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脂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心病高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脂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使用剂量为10mg,对照组使用剂量为40mg。本研究选用超声法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并对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有所减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患者进行持续治疗4-12周,在12周时患者的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低值。辛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但FMD 变化值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之间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证明辛伐他汀的剂量变化对血管内皮功能间无明显关系。在剂量增加的同时,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加。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的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胆固醇总量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血管内皮功能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长期进行此类治疗能实现调脂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目的,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