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分析

孙艳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临床特点,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相应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均进行详细资料调查及全面检查,并给予相应血糖治疗,观察其临床症状特点、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血糖控制水平。结果78例患者无明显三多一少典型症状的概率显著高于有典型症状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为多,其中以高血压概率高,其次为冠心病,同时合并其他多种并发症。采取相应治疗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有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特点,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心血管疾病多,其中合并高血压概率高,并发症发生与血糖、体重控制不佳,血脂发生异常及老年患者年龄增大等有关,结合患者病情及时给予降糖治疗、饮食及运动等综合疗法,可有效降低血糖,对糖尿病病情及并发症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接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手术,观察组实施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远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使用安全,并发症很少,不易复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淳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滋肾通关丸合八味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6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滋肾通关丸合八味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治疗均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滋肾通关丸合八味肾气丸,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30天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滋肾通关丸合八味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速康复护理理念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探讨适宜肝癌患者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近2年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59例,将患者分为康复护理组31例和常规护理组28例,常规护理组采用肝癌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肝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患者术后1、5d肝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康复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肝癌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靳蓉晖;伏鑫;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骨折治疗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骨折治疗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30例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30例患者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化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后,身体机能的恢复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对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缓解患者经济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素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精细护理干预对剖腹产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对于剖腹产不同时刻的血压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于我院进行剖腹产的产妇84例根据其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的护理方式分为 A组(44例,接受精细化护理)和 B组(40例,接受产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手术0min(T0时刻)、手术1min(T1时刻)、手术5min(T2时刻)、手术结束(T3时刻)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数值,并对比两组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与血压值:两组产妇在剖腹产不同时刻所测得的血压数值见表1,T0时刻,两组的 SBP、DBP数值无差异统计意义(P>0.05),在T1、T2时刻,两组的SBP、DBP值均发生降低,至T3时刻血压出现回升,但在T1、T2、T3时刻A 组的 SBP、DBP 值均显著高于 B 组(P <0.05)。结论针对剖腹产中诱发SHS的因素采取精细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SHS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值得应用。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正确用药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发生的80例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报告为调查对象,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用药类型、用药剂量及途径、不良反应病症等进行分析与统计,总结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结果80例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在至22-91岁之间,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律失常及其它系统功能损坏。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医院应高度重视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合理、正确用药以防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作者:魏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2015年7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8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运动疗法、营养管理、疾病分期管理、寻求医疗帮助掌握率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活动能力、社交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氧疗、预防急性加重掌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老年慢阻肺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慧敏;柴玉丽;姜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肌梗死患者实施PDCA护理的应用价值评述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实施PDCA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取PDCA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心绞痛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语言功能、心理健康、自我护理、肢体功能、社会功能等指标也优于对照组,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CA护理不仅能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心绞痛的发作率,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继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鉴别作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中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9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CT与超声的诊断结果,并比较多层螺旋 CT灌注技术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CT检出甲状腺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37例,确诊率达(95.56%),CT组确诊率明显高于超声组(P <0.05);通过甲状腺病变良恶性病变 CT 灌注参数对比可知,良恶性血流量(BF)及血容量(BV)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及灌注达峰时间(TTP)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 CT 灌注技术应用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病变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唐兴武;匡荣岩;马岩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雨花台区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经验与体会

    目的:通过慢病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群众健康水平。方法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和2013版)的要求,针对慢性病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逐步规范了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提升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结论通过实现社区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居民的健康保健和自我防病治病意识,能体现政府对百姓的关怀,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作者:徐翠林;曹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冰冻切片检查在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推行冰冻切片检查方案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大理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13年06月———2015年11月接收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共10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实施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并在术中接受石蜡切片以及冰冻切片检查,对入选患者检查结果进行客观评定。结果研究发现,患者接受冰冻切片检查以后,发现良性肿瘤病变患者共有88例,恶性肿瘤病变患者共有11例,延缓诊断的患者共有1例。此外,患者接受石蜡切片检查以后,发现良性肿瘤病变患者共有86例,恶性肿瘤病变患者共有14例,且接受冰冻切片后,有2例假阴性患者,1例假阳性患者,冰冻切片检查精准性是96.00%。结论在甲状腺肿瘤切除术中,推广冰冻切片检查方案意义重大,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赵立仙;潘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原因。方法孝昌县卫计局、孝昌县人民医院对该院急诊科及120接诊的意外原因造成死亡的0-18岁未成年人的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2015年我院急诊科,120及儿科共接诊未成年人病例170659人次,死亡107人,其中意外死亡共103例,占总死亡人数的96.26%。结论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在学校不断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家长和社会都应该积极配合,使未成年人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张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诊的临床效果

    目的:深入探讨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进行院前急诊,观察组行院前急诊,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上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院前急诊,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艳;申晓银;屈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X线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使用 X线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110例肺结核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使用X线扫描检查,对照组使用CT技术进行扫描检查,对比扫描检查的结果。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使用 X 线扫描检查,其中45例患者确诊,10例患者未确诊,确诊率81.82%。对照组55例患者使用CT扫描检查,其中36例患者确诊,19例患者未确诊,确诊率65.46%。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X线诊断肺结核能提高扫描检查的诊断率,诊断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智照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在磁核共振( MRI)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MRI检查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MRI检查中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RI检查中给予患者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完成MRI检查,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廖丽萍;吴瑾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olles骨折传统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治疗的346例col es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一次复位成功335例,两次复位成功11例,95%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结论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吕书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体会。方法 选取62例入住我科的AE-COPD合并R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综合循证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干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临床治疗的效果,终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颖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32例,实验组患者(15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17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实验组手术时间[(110.5±14.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21.9±18.2)min];实验组术中出血量[(45.6±14.7)ml]显著少于对照组[(52.7±20.3)ml];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抗感染时间实验组同样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感染较轻,术后卧床时间短,是目前临床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较好的选择。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行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48眼)和研究组(44例,49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0G 微创玻璃体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23G 微创玻璃体手术,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眼压变化以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率明显降低;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视力矫正情况差异不大(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压变化和视力矫正情况,手术时间短且手术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毕华婷;郝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压氧联合常压氧治疗重度脑外伤患者的转归及康复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评估高压氧与常压氧联合治疗重度脑外伤( TBI)的临床效果。方法42名重度脑外伤患者,在伤后24小时内,随机分为高压氧+常压氧联合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上述治疗每24小时进行一次,连续3天。监测受试者的氧分压(PbtO2)、颅内压、氧气毒性指标。6个月时,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的临床转归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压氧+常压氧联合治疗组中非损伤脑组织中的PbtO2水平,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治疗过程中,高压氧+常压氧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小时后,高压氧+常压氧联合治疗组脑脊液内F2-异前列烷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 GOS 评分表明有利转归绝对增加了36%(p=0.02),高压氧+常压氧联合治疗组的死亡率绝对降低了26%(p=0.04)。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高压氧+常压氧联合治疗组的颅内压降低,脑毒性相关指标有所改善。 GOS评分有利转归显著增加,死亡率显著下降。与二者单独治疗相比,高压氧+常压氧联合治疗的潜在疗效更佳。

    作者:蒋亚兰;余雪;李珊;杨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