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目的:通过对我校普专护生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传统式教学模式和自主性教学模式进行对比与分析,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选取我校2014级普通大专护理专业1-6班180名学生为实验组,7-12班180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自主性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操作考核成绩对比、不记名问卷调查及学生访谈三种评价方式就两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教学后,两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进行对比,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性教学模式优于传统式教学模式,应广泛尝试应用,以提升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促进护生综合素质培养,满足“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需要。
作者:杨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行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48眼)和研究组(44例,49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0G 微创玻璃体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23G 微创玻璃体手术,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眼压变化以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率明显降低;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视力矫正情况差异不大(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压变化和视力矫正情况,手术时间短且手术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毕华婷;郝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血管科自2015年03月至2015年0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倍他乐克,连续用药4周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更为显著,且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8.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孙艳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92例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心绞痛患者9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70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73岁,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程度的情况等方面来看,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满意27例,满意率为59%,较满意为16例,较满意率为35%,不满意为3例,不满意率6%;对照组满意21例,满意为45%,较满意为15例,较满意率为33%,不满意为10例,不满意率22%。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使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得到系统、正确的护理指导,帮患者改善病情,改变患者的生活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玉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治疗时机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用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35例妊娠中期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且开始对症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将35例妊娠后期被确诊为糖尿病并采取治疗措施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感染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糖尿病性巨大胎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都有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接受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手术,观察组实施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远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使用安全,并发症很少,不易复发,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淳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素钠抗凝血浆的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体检的110例群众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需抽取同等剂量的静脉血液,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将110例群众随机分为研究组( n=55例)以及对照组( n=55例)两个小组,对照组成员的血液采取普通的真空试管进行放置,研究组成员的试管中则添加肝素钠抗凝血浆,对两组成员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通过不同的检测得知,研究组群众与对照组群众在钾、钠元素以及葡萄糖3种指标上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镁、氯、钙元素以及尿素氮、肌酐5中指标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素钠抗凝血浆的生化检验的可行性显著,该检测方式方便快捷且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其临床的诊断有着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检验中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郭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总结1例直肠脱垂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通过术前宣教、术后规范化护理及康复指导,患者经直肠脱垂根治术治疗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肛门失禁、溃疡、肛周感染、直肠出血、脱垂肠段水肿、狭窄及坏死等并发症,病人康复出院。
作者:归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升阳除湿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受试标准的120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服用升阳除湿汤,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除湿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新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楚雄市区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预防免疫接种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ESA)对4771例来楚雄市中大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患者及体检者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4771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体检者中全阴2390例,占50.1%,抗-HBs 阳性人数为2210例,占46.3%。乙肝总感染人数为171例,总感染率为3.58%。其中大三阳者17例,占0.36%;小三阳者89例,占1.87%。结论检测乙肝两对半是预防、诊治和筛查乙型肝炎的重要依据,从检测人数和感染人数来看,该地区乙肝感染率明显低于全国人口乙肝感染率,但抗-HBs阳性率不到50%,应加强和推广该地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作者:杨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的利弊与时机。方法分析了我院对收治的4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的临床资料,总结在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的利弊。结果4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后,成功与呼吸机脱离40例(83.33%),平均带机7.5±3.5天,8例病死。治疗前后患者的氧合指数,PH 值,PaCO2,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保留自主呼吸具有改善气体交换、减少呼吸作功、缓解呼吸肌疲劳之利,也有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之弊,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膈肌损伤的风险。
作者:徐海洲;千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儿138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后进行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组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炎琥宁,治疗疗程均为3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炎琥宁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不良反应率更低,临床价值显著,应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朱长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固定的体位。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6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5例,根据体位不同,分中立位固定组(n=33例)和屈曲位固定组(n=32例),测量治疗3个月后,分析比较患侧腕关节活动度。结果中立位固定组治愈30例、好转3例,治愈率为90.91%,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5例,未愈1例,治愈率为81.8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立位固定组的腕屈、腕伸、旋前、旋后、尺偏及桡偏活动度均优于屈曲位固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塑性夹板治疗中采取中立位固定和屈曲位固定均可达到良好的效果,但中立位固定在改善关节功能方面更有优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阳兆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合并疾病进行调查,分析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普通水银血压计,对200例65-85岁体检老年人进行血压监测,监测值包括卧位血压、卧位转立位即刻血压、卧位转立位2分钟和3分钟血压。结果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2.5%,80岁以上的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80岁以下老年人(P<0.05),直立后即刻PH 发生率高于立位后2分钟 PH(P<0.05);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中,以收缩压下降比较明显,尤其是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PH(P<0.01);不同性别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H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高危和极高危人群中发生率较高;80岁以上合并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老年人是发生PH 的高危人群,护理的关键是应进行常规的体位性血压变化评估,重点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和血压监测工作,有效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张美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92只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47只眼)和观察组(35例45只眼),观察组行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31例33只眼对比敏感度曲线在参考范围内,对照组28例31只眼对比敏感度曲线在参考范围内,观察组对比敏感度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显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有效调节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对比敏感度视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许之娟;邓慧兰;王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米诺环素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比较分析2组临床效果,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2组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为97.73%,对照组为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重度痤疮中采用米诺环素治疗,能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宗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且分析老年人群体重指数和血脂、血压与脂肪肝的有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期间本团队对所管辖区实行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体重指数把132例患者分成A、B、C三组,每组44例。观察并对比测量后三组患者血脂的各指标值、血压值和发生脂肪肝的几率。结果 A组患者血脂的指标明显要比C、B两组低(p<0.05);C组患者除了TC(总胆固醇)之外,TG(甘油三酯)和 LDL(低密度的脂蛋白)均比 B 组高(p <0.05);C 组患者血压的水平明显比 A、B 两组高(p<0.05);但三组在发生脂肪肝的几率上,各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体重的指数是形成脂肪肝、高血压和高血脂重要的诱因,所以在临床上需要对其实行健康宣教,用以掌控肥胖。
作者:李厚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表征,分析其与典型哮喘之间的联系。方法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68例,详细记录患者的资料、临床表征,对患者采取肺功能、支气管激发实验、诱导痰细胞检测、皮试等各项综合检查。随后对所有患者给予中等剂量布地奈德或等小伎俩的吸入急速,连续治疗8周以上,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试验数据检查分型,CVA组患者48例,其中36例咳嗽时间为夜间或清晨为主,20例会伴随变应性鼻炎病史,35例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高于2.5%。剩余20例患者发展成为典型哮喘。 CVA组患者吸入激素时间明显长于典型哮喘组(P <0.05),典型哮喘组中仅有1例患者规律吸入激素达到12周以上,而CVA组中有42例规律吸入激素大于12周。结论 CVA患者咳嗽主要在夜间或凌晨,绝大部分患者有过敏性鼻炎病史,长期规律性吸入布地奈德或激素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病症,并减少发展为典型哮喘的概率。
作者:石凌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越来越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在生源问题、教学资源问题、师资力量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只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提高其职业竞争力。文章立足于内科护理专业分析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刘楠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及其浸润转移的CT表现,评价CT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较完整的39例胆囊癌。结果胆囊癌患者的CT检查均有明显改变,以胆囊区肿块、胆囊壁增厚、胆囊内软组织肿块影、肝内外胆管扩张、肝脏、胰腺及十二指肠受侵犯、淋巴结转移等表现多见。结论 CT能够较为准确地对胆囊癌进行诊断和分型,并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胆囊癌扩散的程度及浸润的范围。
作者:李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