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几种幽门螺杆菌固体培养方法的比较

刘建东;周曾芬;任金琪;马岚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固体培养, 方法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固体培养产量的影响以筛选适合于 H.pylori大量培养的方法。方法观察不同添加剂(10%冻融羊血(SB)、10%绵羊血清(SBS)和0.1%β环糊精(β-CD)),不同暴露时间(1h和3h)和不同抽气负压(-0.075Mpa、-0.070Mpa和-0.065Mpa)对H.pylori 固体培养产量的影响,比较其效费关系。结果无论复苏或传代,H.pylori产量在10%SB和10%SBS培养基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优于0.1%β-CD培养基(P<0.01);在空气中不同暴露时间和抽至不同负压,H.pylori的产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添加10%SB和10%SBS的 CAB培养基可获得较高的 H.pylori产量,可用于 H.pylori的大量培养。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HCV-RNA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仿-异丙醇法和固相吸附法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对HCV-RNA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100例丙型肝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利用氯仿-异丙醇法来对血清核酸进行提取,实验组患者则通过固相吸附法来对血清核酸进行提取。结果对照组所提取的核酸在经过1倡104倍稀释后,能进行荧光定量PCR 检测,进一步稀释则不能检测。实验组所提取的核酸在经过1倡105倍稀释后,能进行荧光定量PCR 检测,进一步稀释则会小于检测限。实验组检测阳性率84.0%(41/5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测阳性率68.0%(34/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在血红蛋白浓度为5g/L 时,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种核酸提取方法在血红蛋白浓度为50g/L时,抗干扰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核酸提取时,固相吸附法所提取的 HCV -RNA阳性率和灵敏度更高,抗干扰能力能更加理想。

    作者:宋宇;李昕;苏艳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传染病预防及控制对学校卫生的重要性

    目的:研究探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学校卫生安全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对我校2012———2014年传染病的回顾分析,了解学校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我校2012———2014年共发生公共卫生事件5起,事件级别均为Ⅳ级,其中走读生96例,占30.9%。住读生215例,占69.1%,住读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走读生的发病率。总发病311例,男女比例1.27∶1,无死亡病例。结论学校作为人群高密集地方,是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对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曹金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儿科收治的8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资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补液及氨茶碱等解痉药物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快速缓解哮喘症状、改善患儿的肺功能。

    作者:翁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捏脊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捏脊疗法在小儿保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8月———2014年7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体弱多病患儿72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捏脊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后一年内的生病次数及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一年内的生病次数明显少于参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经比较P<0.05。结论对小儿实施捏脊疗法,可有效改善其体制,增强免疫力,从而减少生病次数,利于小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作者:哈斯叶提·艾麦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宁洱县597例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宁洱县597例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病例情况,了解肺结核的发病规律,为结核病的控制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利用追踪观察法宁洱县2005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新发涂阳患者病案进行分析,研究对比患者的职业、性别、年龄,临床症状,首次就诊时间、X线胸片病变部位分布,涂阳检查结果,和并发症、转归等。结果新发涂阳肺结核597例患者,男患者392例,女患者205例,男女比例为1.91∶1,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25-44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阶段,占总人数44%;597例患者中,农民人数多。新发涂阳肺结核治愈情况好,治愈率高达91.6%。结论结核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高发人群以农民和青壮年为主,针对这一人群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控措施。

    作者:张照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升阳除湿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升阳除湿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受试标准的120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服用升阳除湿汤,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除湿汤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新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康复护理

    目的:分析讨论康复护理服务对膝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4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病人普通护理,给予观察组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因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康复护理措施,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病人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可以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不良情况的出现,促进膝关节的快速恢复。

    作者:杜励;罗莉;何燕;吴青霞;林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增生症867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加岩鹿乳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他莫昔芬片加岩鹿乳康治疗867例乳腺增生病,全部病人均治疗2个疗程以上,长用药6个月。结果临床痊愈531例,显效216例,有效88例,无效35人,总有效率为95.96%,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岩鹿乳康加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增生病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疗效确切,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声琼;吴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氢吗啡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镇痛用药的差异,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名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个小组各例69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舒芬太尼进行镇痛,研究组患者则使用氢吗啡酮进行镇痛,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与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使用不同药物进行自控止痛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镇静等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小时内镇痛泵的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选取氢吗啡酮用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其镇痛效果明显高于舒芬太尼,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不良反应的率降到低,对其术后的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荣昌;王颖;刘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梗塞的优质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脑梗塞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进行优质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较常规护理患者显著提高而投诉率大幅度降低。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从而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殷俊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3 G微创玻璃体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23G微创玻璃体手术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行手术的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48眼)和研究组(44例,49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0G 微创玻璃体手术,研究组患者采用23G 微创玻璃体手术,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眼压变化以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率明显降低;手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视力矫正情况差异不大(P>0.05)。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压变化和视力矫正情况,手术时间短且手术中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毕华婷;郝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血管科自2015年03月至2015年0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倍他乐克,连续用药4周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但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更为显著,且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方面,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5%,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8.3%,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孙艳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COPD患者的疗效和肺功能的药理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消效果和肺功能的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COPD 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及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CRP和Bor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OPD患者,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正英;孙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16364例AFP、CEA检测在各年龄段阳性率分布谈体检方案的制定

    目的:分析16364名健康体检人群血清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检测阳性率,以期为体检中心制定体检方案提供参数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来自荆州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的人群,共16364例。分别对男性组及女性组AFP和CEA检查阳性率按年龄段进行分析。结果 AFP检测阳性率在30岁之前较低,30岁以后阳性率明显升高,40-4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60岁以后阳性率明显下降;CEA检测阳性率在30岁之前较低,30岁之后特别是40岁以后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AFP和CEA作为肿瘤筛查常用标志物,在不同年龄组段检测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在体检方案的制定中应熟练掌握使用范畴,提高体检套餐的可实用性。

    作者:贾庚佩;倪华;唐晓芸;刘莉红;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信群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享“微信群”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组建“微信群”将护理管理工作引入新的管理模式。结果“微信群”具有简单易用、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更好的发挥护理管理的效益。结论通过“微信群”更便捷、有效的达到管理的目的及手段。

    作者:张诗苑;罗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实施意义研究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运用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0例处于恢复期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AQ和SCL-90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Q和SCL-90评分下降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市进行输血治疗的500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5000例患者中,一共检出20例为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4%。不规则阳性患者筛查中非特异性抗体1例,占5%,特异性抗体19例,占95%。特异性分布情况:抗-M 高,其次为抗-D、抗-E、抗-C等。结论筛查不规则抗体能够为临床输血的研究提供大量的事实依据,能够极大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能降低输血过程中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鞠久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围产期心肌病13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究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以尽量降低围产期母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45%,初产妇4例,经产妇9例,多胎妊娠2例,妊高症2例;2例产前发病,11例产后发病。结果其中1例患者因就诊晚抢救无效死亡。产前发病均采取剖宫产术。围产儿均存活。结论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特殊类型扩张型心肌病,起初症状不典型,我们应尽早发现,尽早诊治,可以有效提高母儿生存率。

    作者:尤小燕;王雅莉;张少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菌肺炎的影像表现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菌肺炎影像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孢子菌肺炎患者的胸部 X线及CT影像学表现。32例中32例做了X线摄影,其中22例同时做了CT检查。结果32例中有30例出现肺部异常,X线胸片中23例双肺弥漫性片絮状、粟粒样、毛玻璃样阴影,呈部分融合。结论艾滋病卡氏孢子菌肺炎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具有典型CT或胸片特征及临床确诊艾滋病的可以提示诊断。反之,要提示临床做进一步的 HIV 及卡氏孢子菌肺炎等方面的检查,并可进行治疗性诊断,本病对复方新诺明极为敏感。

    作者:朱天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小儿疝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需要行小儿疝气手术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上的状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患儿家属对于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治疗中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儿的康复速度,提高了患儿家属对于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蒋朝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