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牛志红
目的:探讨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调查组,将同期分娩的无胎膜早破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结果调查组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79.65%、胎盘绒毛膜羊膜炎9.61%、早产率51.6%、低出生体重儿33.76%;对照组的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35.65%、胎盘绒毛膜羊膜炎5.54%、早产率24.65%、低出生体重儿10.76%;经比较,调查组的孕妇支原体属感染阳性率、胎盘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与胎膜早破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还会给孕妇妊娠结局带来一定影响。
作者:顾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纤维光学、冷光技术、电子技术和有效膨宫介质的发展和应用,宫腔镜以其安全性、极微创性和子宫正常解剖的极具整复性恢复等特点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然而宫腔镜在其微创、广泛应用的同时,由于子宫腔空间狭小、宫腔镜检查需要大量液体膨宫,某些宫腔粘连或是大的黏膜下肌瘤等手术难度较大,宫腔镜操作会出现一些手术并发症,甚至有时并发症是致命的。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手术室共行宫腔镜操作498例,未有不良并发症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姜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医患沟通能够加强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医患沟通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是每个医务人员必备的技能。本文分三个部分对骨科医院门诊医患沟通现状进行阐述和分析,并且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作者:张艳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48例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所有患者都经痰培养确定为革兰阴性菌感染48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头孢哌酮组与头孢他定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都以1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头孢哌酮组痊愈14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21/24(87.5%),头孢他啶组痊愈7例,显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15/24(62.5%),头孢哌酮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头孢他啶组,X2=10.1912,P <0.01,有统计学意义。头孢哌酮组的细菌清除率为23/24(95.83%),头孢他啶组的细菌清除率为18/24(75%),头孢哌酮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头孢他啶组(P<0.01),X2=13.9321, P<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相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临床疗效更明显,细菌清除率更高,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优先选择。
作者:孟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 X射线透视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异物患者。使用X射线透视仪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并记录观察结果。结果通过X 射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通过X射线透视检查,结果显示:有38例患者未出现纵膈摆动情况,8例患者的异物为话生皮。这些异物基本不影响患者的呼吸情况。有82例患者出现纵膈摆动情况,其中有35例患者的异物位于左侧支气管内,47例患者的异物位于右侧支气管内。吸气性活瓣阻塞30例,呼气性活瓣阻塞41例,混合性活瓣阻塞11例。结论综上所述,X射线能够有效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其透视成本非常低而且操作简单,对患者的影响较小,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诊断病情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蔡玉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92例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心绞痛患者9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46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70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73岁,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程度的情况等方面来看,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满意27例,满意率为59%,较满意为16例,较满意率为35%,不满意为3例,不满意率6%;对照组满意21例,满意为45%,较满意为15例,较满意率为33%,不满意为10例,不满意率22%。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使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得到系统、正确的护理指导,帮患者改善病情,改变患者的生活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玉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卡维地洛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有效性和药理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4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27%,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卡维地洛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身心痛苦,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慧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普外科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顺序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均50例。其中对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方案,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营养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且实验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促进了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蔡枝明;区华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腹泻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儿童饮食不规律及卫生意识低,肠内菌群失调等均可引起腹泻病[1]。轻度腹泻患儿通过饮食调节及口服调节胃肠道菌群药物一般很快恢复,但严重腹泻可发生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导致脱水发生休克,甚至出现中毒性脑病而昏迷。昏迷期患者除了医生的积极治疗外,合理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现就我院收治的一名严重腹泻患儿合并中毒性脑病昏迷护理的体会做一报告。
作者:金银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 D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4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维生素D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5.7%( p<0.05);观察组患儿肺外并发症消失时间以及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维生素 D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效。
作者:孙恭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深入探讨在急性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资料整合,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患者满意度及知识掌握评分上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疾病基础知识和护理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屈磊;高艳;申晓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简要分析了医学院校微生物实验室的实际工作情况,浅谈如何通过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提高生物安全意识,避免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
作者:黄红兰;倪朝辉;史红艳;王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健脾保肾方联合厄贝沙坦在糖尿病合并肾病老年患者氧化应激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DN 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对照进行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测量对比,对比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 AOPPs、尿白蛋白定量以及SOD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的变化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据观察患者AOPPs、尿白蛋白定量以及MDA明显增多,而SOD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4%、12.5%。结论健脾保肾方联合厄贝沙坦能够有效的调节DN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可以有效的控制治疗,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方面推广应用。
作者:邢立军;王珊珊;初金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急诊急救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8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急诊和急救措施。结果所选80例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在2-16天,平均为(8.2±1.1)天,共死亡8例,占比为10%,其中4例因多脏器衰竭死亡,3例因心肺复苏后脑死亡,1例因室颤死亡。结论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积极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行治疗是为有效诊治措施,对抢救成功率有明显提升,死亡率得到进一步降低。
作者:杨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体检人群尿酸和尿酸水平升高的有关原因。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期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986名老年人进行研究,并将其临床的资料实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年龄差异对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影响,高尿酸小组与正常尿酸小组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状况。给予高尿酸血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将干预前后患病人数的变化实行对比。结果60-69岁、70-76岁、76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的高尿酸血症患病几率呈逐渐递减。其高尿酸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病几率要比正常尿酸人群高,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1)。行综合护理后高尿酸血症人数比干预前低(p<0.05)。结论选取综合护理可使尿酸水平降低,对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改善作用。
作者:卢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做出相应改革,不断改进管理工作。但是目前医院档案管理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和经费不足,严重影响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为此,必须完善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分析管理的缺失,才能有利于改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王开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后循环梗死患者的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后循环梗死的临床表现。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后循环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语言障碍(60例,占比为60%),肢体无力(55例,占比为55%),头晕眩晕(35例,占比为35%),饮水呛咳(30例,占比为30%),呕吐(26例,占比为26%),意识障碍(20例,占比为20%),吞咽困难(15例,占比为15%),其他的症状还包括复视、肢体麻木、视觉障碍、耳鸣、面部麻木等等。一共有100例病患,单病灶病例数为79例,占比为79%;多病灶病例数为21例,占比为21%。结论 POCI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偏身运动障碍、言语不清、颅神经麻痹及偏身感觉障碍。眩晕、意识障碍不再认为是后循环常见临床表现。具有定位价值的脑干综合征发生率低。影像学表现上脑桥多见。
作者:刘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用直线加速器在各种医疗机构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是一种治疗肿瘤的重要设备,对于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公众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注重医用直线加速器室辐射屏蔽防护系统的科学运用,提高其设计水平,是当前提高其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医用直线加速器室辐射屏蔽防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全面探讨,以期为医用直线加速器室辐射屏蔽防护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可参考资料。
作者:屈小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基础学科中的重要课程,其是学生向临床领域过渡的基础,因此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学习效果会对后续的医学专业课程产生直接影响。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但是人体解剖学属于基础性课程,学生在学习时医学知识还有所欠缺,故需要探索一种案例教学法适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方法。
作者:施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因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需治疗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分别予以小剂量米非司酮(观察组)和炔诺酮(对照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止血时间、不良反应以及用药3个月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48内止血65.7%高于对照组,大于96小时止血0例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11.2%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86.1%高于对照组,月经稀发率2.8%,功血复发率5.6%,绝经率2.8%均低于对照组,性激素FSH浓度10.2±2.4U/L,LH浓度8.9±1.3U/L,E2188.3±17.8pmol/L,P3.1±0.2mmol/L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身体恢复情况较好,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滕莉姿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