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丽华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提高,随之带来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和伤残率也相应增加。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预防减少高危儿群体伤残发生率,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国家初级医疗保健单位,应重视此类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加强与医院合作,积极开展高危儿群体预防干预各项工作,为实施我国少生优生基本国策和提高人口素质做出贡献。
作者:张淑梅;田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乳腺癌护理的相关资料,制定出更有效的恢复患者术后肢体的护理措施,使乳腺癌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及减少痛苦。方法加强对患者乳腺功能保健操依从性的宣传,使患者患肢尽快康复。结果患者虽然错过了锻炼的佳时机,但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恰当的优质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身心、精神及心理方面得到很好的护理,对她们的疾病恢复很快。
作者:李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滴丸。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炙甘草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室性早搏采用炙甘草汤联合丹参滴丸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赵宪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性晕厥的病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接收的76例老年性晕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详细检查,利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各项危险因素、晕厥引起的意外伤害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心源性晕厥占43.42%;反射性晕厥占42.11%;脑源性晕厥占10.53%;低血糖性晕厥占1.32%;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晕占2.62%。晕厥致意外伤害率19.74%。经1年回访晕厥复发率14.47%;死亡率11.84%。结论老年性晕厥的病发因素很多,主要为心源性晕厥,其次是反射性晕厥,易造成患者发生意外伤害,具有较高复发率和死亡率,预后较差,临床需及时对老年晕厥患者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及早确诊,及早给予治疗,才可大限度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
作者:邱蓓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深入探讨在皮肤科门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门诊于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科门诊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保证护理效果,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史四季;王素枝;刘秀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雾化后吸痰与机械振动排痰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中的作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对68例婴幼儿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观察小儿排痰效果及疗效,是否出现并发症。结论婴幼儿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可以更好地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并发症,排痰机在排痰的同时还可以松弛患儿紧张的肌肉,制激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使患儿有轻松舒适的感觉,患儿依从性较好,适合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飞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测量头颈部肿瘤在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我院6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中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进行射野片的拍摄,把射野片与计划系统里数字重建射野图像的误差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左右方向摆位的误差为(﹣0.64±1.43)mm,外扩边界为2.29mm;头脚方向摆位的误差为(﹣043±1.51)mm,外扩边界为1.89mm;腹背方向摆位的误差为(﹣0.35±1.64)mm,外扩边界为2.01mm。结论进行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头脚与腹背方向需2mm,左右方向需2.5mm,摆位误差随治疗时间推进无规律性变化。
作者:李金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高脂血症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汀口服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TC、TG、LDL -C 下降程度及HDL-C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性提高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 Auto CPAP无创呼吸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已确诊的90例 OSAS 病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进行一般治疗同时以Auto CPAP进行治疗,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并观察患者打鼾、喘憋及胸闷的缓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次数、低血氧饱和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打鼾、喘憋及胸闷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Auto CPAP 无创呼吸机对 OSAS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李大鹏;卢冠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针灸、理疗联合保留灌肠方式对慢性盆腔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照,随机将其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理疗及中药灌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针灸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对2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6.00%,对照组为24.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理疗、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灸的方式对慢性盆腔炎进行治疗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建辉;郝佳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以尽量降低围产期母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45%,初产妇4例,经产妇9例,多胎妊娠2例,妊高症2例;2例产前发病,11例产后发病。结果其中1例患者因就诊晚抢救无效死亡。产前发病均采取剖宫产术。围产儿均存活。结论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特殊类型扩张型心肌病,起初症状不典型,我们应尽早发现,尽早诊治,可以有效提高母儿生存率。
作者:尤小燕;王雅莉;张少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对我院心胸外科施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50例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50例患者的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胸手术,无一例并发术后感染。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更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是早期肺癌和肺良性疾病需行肺叶切除者理想的手术方式,并通过围术期护理,使患者获得佳手术治疗效果,增加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闫海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针对目前无陪病房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安全管理应用到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采用安全管理护理干预模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素养,真正做到人性化护理,为新生儿创造一个安全、优质的护理环境。
作者:高晶;解婷;黄应源;张心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因素。结果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90.5%,影响手术是护理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是患者术前对手术的恐惧及术后疼痛。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注重心理护理,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
作者:林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影响气管插管患者肉芽肿形成因素的分析,来降低该事件的发生概率。方法通过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加强人工气道管理,正确吸痰,采取防止返流和误吸措施之后,研究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此组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继续进行机械通气的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护理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气管插管的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后,可降低对黏膜的损坏,保证机械通气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各50例。观察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1秒率(FEV1/FVC)后均有效改善,但改善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对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明兰;李琳;张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给予急诊胆结石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其心理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间收治的102例急诊胆结石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疼痛分级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诊胆结石患者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率和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霁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5.0%、7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与满意度分别为97.5%、92.5%,观察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与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毛俊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心理干预在职业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接收的700例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通过心理干预,患者职业病症状消失的显效率69.71%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显效率60.2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7.15%;观察组患者无效率2.86%,对照组患者无效率12.85%。结论针对患者的职业进行心理干预护理,改善职业病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青芳;李俊玲;冯姗姗;胡晓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体会。方法 选取62例入住我科的AE-COPD合并RF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综合循证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干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临床治疗的效果,终保证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颖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