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临床疗效观察

王东兴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高血脂症,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高脂血症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汀口服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TC、TG、LDL -C 下降程度及HDL-C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性提高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逐渐走向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传统手术室护士只在手术室配合为主的工作方法,开展术前访视,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我院手术室从2005年开始首先对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的择期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通过积累经验逐渐过渡到所有择期手术病人。通过仔细阅读病历,全面了解病人一般情况,让患者及亲属了解手术治疗的基本情况,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手术室环境。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手术治疗给其带来的思想顾虑和心理恐惧,指导患者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等;另一方面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改善了医患关系,增强了患者治病信心。通过深入到病房对病人进行术前访视,促进了护患和谐之情。它不仅使手术室护士能全面掌握术前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制定具体化护理措施,有的放矢地进行个体化护理,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以便持续改进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而且更有利于手术室护士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改变。

    作者:周天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地塞米松组以地塞米松辅治,甲泼尼龙组以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排尿复常时间、肌力改善2级时间、下地行走时间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甲泼尼龙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甲泼尼龙组排尿复常时间、肌力改善2级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明显短于地塞米松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万慧娟;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式选择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合理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微小癌38例的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据甲状腺微小癌的年龄、性别、病灶位置、数量、侵及程度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结论合理的手术方式,即完整切除肿瘤,达到根治,又提高术后生存率,降低转移复发率,不必要的预防清扫,减低病人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彦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和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调取我院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2月份到2015年4月份收治的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其中常规治疗患者40例列为对照组,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40例列为试验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对骨科创伤以及感染创面进行治疗,安全性高,能够缩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刘俊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丛林驻训战士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野外驻训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在短期内,我科收治的两例野外驻训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战士为护理研究对象,分析传播途径,评估传染风险。按接触类传染病进行标准隔离和防护。密切监测病情和心理变化并适时处理。结果两例患者均有野外驻训期间被蜱虫叮咬史,为本病传播途径。采集、运送和检测血液等标本时未发生医护人员感染。经补液、控制体温、抗病毒及预防感染等治疗和专科护理,高热、全身酸痛等症状逐渐消退。经积极的心理疏导,患者焦虑明显缓解。总病程13-15天。结论护理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战士应按接触类传染病进行标准防护;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和使之配合治疗。

    作者:汪文洋;童姝睿;胡玲;王丹丹;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接收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均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C-反映蛋白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 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丽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与MRI诊断分级研究

    近年来,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其中为常见的是前交叉韧带损伤,本次研究就是通过关节镜与MRI诊断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进行诊断分级,对临床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提供一定的依据,详细情况如下。

    作者:杨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科常规综合治疗及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阿司匹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74.4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均较治疗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临床症状及恢复神经功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放射线存在的危害及防护

    现如今,放射线已经在医疗诊断环节中得到广泛地应用,虽然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诊断病情,但是放射线在应用过程当中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文章主要阐述了医疗放射线存在的一些危害,并且提出了防护放射线危害的措施,通过采取距离保护、屏蔽保护、检查设备以及污染控制等措施,尽可能减少放射线对医护人员以及病人的危害。

    作者:郭荣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嗓音定量分析

    目的: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比较声带息肉手术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嗓音差异。方法①采用德国 XION公司DiVAS嗓音声学分析软件对37例确诊为声带息肉患者的术前、后及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基频微扰(Jit er)、振幅微扰(Shimmer)、低音强(SPLmin)、(高基频)F0max、基频(F0)、长声音持续时间(MPT)、嗓音障碍指数(DSI)。②声带息肉组术前、术后、正常对照组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本研究声带息肉组术前 SPLmin、Jit er、Shimmer 值较正常对照组高,F0、F0max、MPT、DSI值比正常对照组低;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的SPLmin、Jit er、Shimmer较术前均降低,F0、F0max、MPT、DSI值较术前均升高。②声带息肉术前组 F0、F0max、MPT、DSI、Jit er较正常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Lmin、Shimmer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计算机嗓音声学分析可行定量评估声带息肉术后转归情况。

    作者:曾晓;王斌全;刘瑛;曹常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尉犁县第二中学学生健康体检状况综合分析报告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既是自身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作者:洪且木·阿布力孜;袁龙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保健食品广告诉求策略的思考

    广告诉求是指用什么样的广告内容和表现方式对消费者进行说服,它主要解决的是“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广告诉求的基础是消费者的心理需要。理性诉求是广告诉求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以商品功能利益或相关属性为主要诉求点。情感诉求是广告诉求的另一种基本方式,它与理性诉求并成为广告诉求的两大基本方式。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本文结合目前保健食品广告实际情况讨论分析保健食品广告诉求的选择,探讨如何更准确地抓住保健食品的广告诉求,以提高保健食品广告创意的水平。

    作者:富晓楠;张颖;张硕;王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药师参与头孢呋辛钠皮试液配制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钠皮试液配制方法改进后的效果。方法头孢呋辛皮试液配制过程中第一步溶媒量有6ml 增加到12ml,第二部抽取量有0.2ml 增加到0.4ml,终皮试液浓度为500ug/ml。结果头孢呋辛在第一步缩短了配制时间,皮试液是完全澄清的液体。结论改进后的配制方法考虑到溶质与溶媒量的比例,减小了终皮试液浓度的误差。

    作者:孙改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6例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目的:对新生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自2014年4月———2015年8月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腹泻新生儿13例,入院后24小时内进行轮状病毒抗原主动筛查,其中检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例。有腹泻患儿住院期间对其他患儿也进行轮状病毒抗原主动筛查,有10例第一次轮状病毒抗原主动筛查结果阴性,第二次轮状病毒抗原主动筛查结果阳性,系院内感染所致。对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单独病室隔离,严格落实隔离措施。结果实施院感预防措施前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5%,严格落实院感预防措施后无院感发生。结论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和空气传播,通过早期主动筛查,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轮状病毒在新生儿病室内传播,减少院感发生率。

    作者:王江燕;施源;黄利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以及近年来存在临床用药出现的问题。方法将临床用药出现若干问题加归纳总结。结论使广大临床医药人员工作者加强用药知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冯贺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干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接收的胸腔积液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2组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日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强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血管疾病对戒烟的影响作用及观察护理

    目的:研究不同心血管疾病对吸烟患者戒烟的影响作用程度及机制,探讨戒烟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的吸烟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00例,观察从住院至出院后一年时间的戒烟状况。结果戒烟成功者1050例,其中心梗患者483例,心绞痛患者336例,高血压患者231例。组间比较:心梗组戒烟情况优于心绞痛组,心绞痛组优于高血压组,P均<0.01。结论心血管疾病种类对戒烟的影响程度有明显的不同,戒烟的程度与其心血管疾病严重程度及危急程度成正相关,其机理可能与疾病对机体及心理的影响程度和时间有关。据此推理,做好戒烟要重视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重视心理教育、采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方法至关重要。

    作者:王令冶;耿秀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强医院思想建设创建和谐平安医院

    思想政治在我国的各方面工作中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发展的基础,更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前进的方向标。而在医院的各项工作中,思想政治建设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确保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有序、稳定发展,更保证了患者的就医安全。因此,本文着重从医院工作出发,论述医院思想建设的规章制度、发展机制、工作方法等方面,并结合创建平安医院的主题,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整体工作中的重要性。

    作者:张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Colles骨折传统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门诊治疗的346例col es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一次复位成功335例,两次复位成功11例,95%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结论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是较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吕书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在治疗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小剂量甘露醇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大剂量甘露醇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采用甘露醇治疗后都具有明显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扩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可有效治疗脑出血疾病,而小剂量使用能更有利于抑制血肿扩大。

    作者:吕栋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