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

王开宇

关键词:新医改, 医院档案, 改进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做出相应改革,不断改进管理工作。但是目前医院档案管理管理工作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和经费不足,严重影响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为此,必须完善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分析管理的缺失,才能有利于改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探索与研究

    中风是人体颅内血管中形成血栓,阻碍了血液运行而出现的相关症状。中医和现代医学治疗中风的机理是一致的,都是抑制血栓的形成、溶解已形成的血栓,终目的是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作者:张连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接诊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对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了强化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实验,以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情绪、食欲、治愈信心以及康复时间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恢复时间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立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并分析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接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中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重症不良反应发生,偶有一过性恶心、胀气或便秘等轻度不良反应发生,均可自行恢复,且不影响治疗效率。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清除幽门螺杆菌,提高恢复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彩;李建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本文详细地探讨了在手术室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有利于提升手术室护理工作。方法选自于我院2015年1月———2015年8月需要手术患者共96例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析,随机对患者进行了分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加上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每组各48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的依从性、术后感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两组统计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手术的依从性、术后感染、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创建和谐的护理环境。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梁立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雨花台区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经验与体会

    目的:通过慢病规范化管理提高社区群众健康水平。方法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和2013版)的要求,针对慢性病社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逐步规范了对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提升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结论通过实现社区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居民的健康保健和自我防病治病意识,能体现政府对百姓的关怀,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作者:徐翠林;曹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究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对这60例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通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对患儿的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发现全身性的特发性关节炎患儿为15例,可以采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进行治疗,其中8例有效,3例部分有效,另外4例无效,对于无效或部分效应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少关节型特发性关节炎10例,给予NSAIDs进行治疗,多关节型共有14例,给予NSAIDs合并 MTX治疗。附着点炎症关节炎21例,采用NSAIDs合并柳氮磺砒啶给予治疗,对于出现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则要加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以上几种分型均以MTX 维持治疗。结论在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出现多的是与附着点炎症相关的关节炎,其次是全身性关节炎,在对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儿的临床分型给予针对性治疗,另外,在小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MTX 有着明显地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应用。

    作者:约日古力·穆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的体会

    目的:本文着重地探讨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为临床工作中的医务人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法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胆囊炎患者68例,根据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全部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的患者则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在麻醉效果和手术时间、麻醉药的安全性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比较。结果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其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后患者苏醒时间和手术时间均少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静脉麻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静脉麻醉具有安全可靠,起效快,镇痛效果佳,后遗效应少的特点,应在胆囊切除术中大力推广。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88例依据随机双盲原则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参照组44例患者单纯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氮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 HAMD 评分、TESS评分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HAMD评分及TES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采取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能确定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宁夔;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首次脑卒中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0例。参照组患者在康复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康复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知识知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优于参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首次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期间,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刘敬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临床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80例,随机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地塞米松组以地塞米松辅治,甲泼尼龙组以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排尿复常时间、肌力改善2级时间、下地行走时间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甲泼尼龙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甲泼尼龙组排尿复常时间、肌力改善2级时间、下地行走时间明显短于地塞米松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万慧娟;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诊救治方法救治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救治方法救治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急诊救治方法,科学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81.2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系统性急诊救治方法有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超;任孝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

    目的:分析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500例新生儿,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给予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初筛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初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的耳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有利于及早发现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有利于及早给予存在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治疗。

    作者:魏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B超技术在妇女妇科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 B超检查技术在妇科疾病普查方面的应用情况与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来我院检查的520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共检查出各类疾病114例,检出率为21.9%。其中子宫肌瘤成为发病率高的疾病。检出有疾病的妇女全部得到及时治疗。结论 B超有助于发现与治疗早期妇科疾病,而定期开展妇女B超普查可以有效诊断妇科疾病,确诊后,经过治疗可以减少妇科恶性疾病的发生机率。

    作者:孔小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研究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未出现感染患者11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病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感染药敏试验,分析感染因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下呼吸道是心内科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合并症、抗菌药物预防和侵入性操作均是导致心血管内科患者出现感染症状的因素。结论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应采取科学的综合治疗措施,根据感染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陶超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母亲孕期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影响

    目的:分析母亲孕期的相关因素对学龄前儿童龋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市城区内的7所幼儿园中的500名3-7岁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204名患有龋齿的儿童作为研究组,将296名未患龋齿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并同时调查500名儿童的母亲在孕期和围产期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调查母亲在孕期及围产期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母亲在孕期患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母亲主动吸烟或被动吸烟、早产以及牙龈炎都对学龄前儿童患龋齿有一定影响(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比两组儿童的不同体征和生活方式,结果显示,母亲在孕期补充蛋白质和钙剂对学龄前儿童龋齿有保护因素,而母亲在孕期主动或被动吸烟、患龋齿或根尖周炎是影响儿童患龋齿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亲孕期或围产期的相关因素是影响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的不良原因,母亲在孕期应加强自身营养,对口腔进行保健,在生活上预防龋齿的发生,保护儿童乳牙,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崔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老年高血压晨峰血压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此60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我院接受治疗的晨峰血压正常者5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选患者的血浆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和动态血压指数,并分析各炎症因子和晨峰血压状况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包含 MIF、MCP -1、TNF -α、hs -CRP 各项指数,两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晨峰血压除与体重、年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传统因素有关之外,还与血浆 TNF-α、MCP-1、hs-CRP、MIF等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刘清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阑尾炎并存肠结核麦克尔憩室穿孔1例临床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而肠结核是结核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外科所见的肠结核多为因病变引起肠狭窄、炎性肿块和肠穿孔而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本例患者急性阑尾炎合并肠结核肠狭窄伴发麦克尔憩室穿孔,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诊治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徐景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以及管理措施

    目的:探究西药药剂合理应用和对应管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西药药剂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对应西药药剂合理应用管理措施。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药剂科西药药剂处方200张为对照组,另随机抽取本院应用对应管理措施后(2012年2月———2015年10月)西药药剂处方200张为观察组。对比起实际用药情况。结果对照组药方中合理用药率为70.0%,观察组药方合理用药率为95.0%,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药药剂应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医院声誉,要注重西药合理应用问题,对相关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建立健全的西药用药制度,提升临床西药药剂的合理用药水准。

    作者:刘风珍;孙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评价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降脂与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约日古丽·居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预防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预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接收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均取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不予以激素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激素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宫腔镜手术治疗时间、平均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无感染或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妊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术后妊娠效率,疗效确切,同时对患者术后行激素治疗,可有效预防病情复发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赵春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