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陈洁

关键词:业务人员, 亚健康,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在2015年8月———2015年11月随机选取2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被调查医务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护理方式。结果导致医务人员发生亚健康的原因主要包含饮食不够科学、不良的生活习惯、没有正确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等。结论改善亚健康业务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进行适当的训练,保持充足的睡眠,能够改善医务人员亚健康的状态,防止亚健康进一步转变成疾病,提高医务人员的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65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解析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上肢或下肢神经传导和 F 波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5例患者共检查神经396条,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各198条,运动神经异常51条,感觉神经异常82条,感觉神经受累多于运动神经(P<0.05)。198条运动神经中潜伏期异常的有30条,波幅异常的有34条,波幅异常率与潜伏期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98条感觉神经中波幅异常的有65条,传导速度异常的有59条,波幅异常率与传导速度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上肢与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下肢多于上肢(P<0.05)。运动神经异常率与 F 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觉神经异常率和F波异常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神经传导和 F波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

    作者:刘振丽;王宝军;崇奕;韩春风;贺佳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中药足浴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中药足浴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足浴,对照组在治疗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疗程三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护理干预中药足浴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何慧;苏成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X线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分析

    目的:使用 X线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110例肺结核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使用X线扫描检查,对照组使用CT技术进行扫描检查,对比扫描检查的结果。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使用 X 线扫描检查,其中45例患者确诊,10例患者未确诊,确诊率81.82%。对照组55例患者使用CT扫描检查,其中36例患者确诊,19例患者未确诊,确诊率65.46%。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X线诊断肺结核能提高扫描检查的诊断率,诊断准确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智照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的42例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42例患者中66处骨折,根据患者骨折情况,采用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以及外固定支架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66处骨折中,有47处骨折全部愈合,占69.70%;有13处骨折畸形愈合,占19.70%;其余6处骨折未愈合,占9.09%。结论四肢创伤开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是骨科中的严重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28例心血管急症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临床上心血管急症的临床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28例心血管急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采取随机实验法,将128例心血管急症的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的针对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的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的促进临床上心血管急症患者的恢复效果,在临床上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任翠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孕产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分析孕产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在本院建立母子健康档案并进行孕期检查的初产妇150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孕妇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强化教育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坚持率。结果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坚持率为68%(51/7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坚持率为96%(72/75),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坚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强化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指导有助于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提升母乳喂养的坚持率。

    作者:刘爱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滋肾通关丸合八味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6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滋肾通关丸合八味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40例,治疗均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滋肾通关丸合八味肾气丸,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30天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滋肾通关丸合八味肾气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肖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Ascus681例临床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宫颈门诊681例 Ascus,同时结合其阴道镜检查结果、HPA分型检测结果和病理结果做分析。结果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681例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203例,发生率为29.81%,其中高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89例,发生率为13.07%,阴道镜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341例,占50.07%,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相符93例,两者符合率为27.17%,阴道镜下诊断为高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75例,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相符24例,两者符合率为32.0%。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可有效检出ASCUS中的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适合于基础医院对 ASCUS 患者的分流管理,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燕虹;梁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胎儿心脏畸形快速超声筛查法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目的:探讨胎儿心脏畸形快速超声筛查法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择600例20-25周孕妇,以胎儿四腔心、三血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切面为标准切面,快速筛查胎儿心脏结构是否异常。以引产病理解剖结果、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复查或随访结果与胎儿心脏快速超声筛查结果相对比。结果在600例胎儿中发现9例心脏结构异常,其中产前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符合7例,漏诊2例,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1.5%,超声诊断符合率99.7%,漏诊率0.3%。结论选择标准切面进行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快速筛查,对检出胎儿心脏畸形及降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漏诊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基层医院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冯金全;张梅玉;徐华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在医院护理人员单身宿舍管理中的运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在许多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分析,阐述了以人为本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医院护理人员单身宿舍管理中的运用。

    作者:韩春;豆艳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致命伤的法医学检验及伤后行为能力分析

    在因损伤而导致死亡的命案或非正常死亡事件中,明确致命伤、确定死因、推断案件性质等等是法医通常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检案实践中,有时会见到人体重要组织器官如颅脑、心脏、大血管等在遭受了致命性损伤后,仍作出某些有意识的行为,所以,充分认识、正确分析致命伤后的行为能力,有助于分析和重建损伤发生的过程,为解决现场中的疑点和判明案件性质提供依据。

    作者:郑雷;陈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0例骨髓穿刺血凝块在临床中的分析

    目的:分析骨髓穿刺血凝块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进行骨髓穿刺血液凝块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骨髓穿刺,分析各种疾病穿刺血凝块标本结果。结果[1]急性白血病共12例,骨髓增生程度为极度活跃,骨髓组织的正常结构消失,大量的幼稚细胞浸润,呈散在、弥漫或团块结节状分布。细胞染色质细致,部分可见核仁血凝块切片中肥大细胞显著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骨髓增生极度减低,粒、红二系显著减少,大部分以脂肪组织所构成,巨核细胞减少,肥大细胞增多,并有少部分有明显间质水肿。浆细胞骨髓瘤1例,均示浆细胞增多,可见到有核的骨髓瘤细胞,呈灶性、结节状或大片状浸润。其他7例无特殊变化。结论骨髓穿刺血凝块取材简便易行,不增加病人病人痛苦。针对只能取材骨髓涂片而不能行骨髓活检的情况,可应用骨髓穿刺血凝块弥补不足。

    作者:艾一玖;李玉芹;林艳茹;李福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护理,比较分析2组临床护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5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5%,对照组为5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护理在甘露醇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俊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试析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新误区

    护理工作在病人的诊疗与康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眼科门诊的护理工作中却存在诸多的新误区值得研究者关注。因此,本文拟在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新误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眼科护理工作的分类,从护理实践与护理理论研究两个层面上详细解析了这些误区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作者:杨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诊治要点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exercise-induced rhabdomyolysis,ERM),是肌细胞超负荷收缩所致的横纹肌细胞溶解,内容物入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表现。 ERM 的早期症状特异性不强,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因此 ERM早期明确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慧慧;康继;许先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全程助产护理模式对糖尿病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78例糖尿病产妇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自愿选择的原则将产妇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用常规护理与接生方法,研究组进行全程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 FPG、2hPG、HbAIe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分娩质量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产妇行全程助产护理模式护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还可以降低产妇分娩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芬秀;娄棣;赵凤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ICCO在CRRT危重患者容量管理的应用与护理

    为了提高对 CRRT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 PICCO应用于此类患者的容量管理中,以正确测量 PICCO 数值和预防并发症为主要目的。本文主要采用的是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CRRT危重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PICCO进行指导治疗,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监测和处理,因此,探究和分析PICCO在 CRRT危重患者容量管理的应用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研究价值。

    作者:郭艳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治方法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病毒性脑炎患儿138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后进行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治疗组的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炎琥宁,治疗疗程均为3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炎琥宁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不良反应率更低,临床价值显著,应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朱长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佳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佳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贫血均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改善,其中3例患者发生感染(包括1例口腔感染和2例皮肤感染),2例患者发生出血(均为皮下组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结论结合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再生障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人。研究组和对照组随机为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0.7%、4.7%。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够减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慧;赵东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