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功能正常的抗肾小球基底膜病

崔昭;赵明辉;Ajay K.Singh;王海燕

关键词:肾功能, 抗肾小球基底膜, 间断咯血, 患者, 蛋白尿, 诊治, 血尿, 男性, 发热, 病历
摘要:一、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3岁,因间断咯血4个月,血尿、蛋白尿1个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诱因间断出现痰中带血,未诊治.1个月前受凉后发热,T 38.2℃.
中华肾脏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大剂量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8周龄的雄性SHR 24只随机分为低剂量和大剂量螺内酯干预组[分别为20和100mg·kg-1·d-1螺内酯灌胃]和高血压对照组,同时设同源正常对照组京都大鼠(WKY)8只.干预8周,检测收缩压、尿蛋白、血白蛋白、钾、钠、Scr和肾组织及血浆醛固酮水平.肾组织切片分别行HE和Masson染色,以评价肾小球损伤及肾小球内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和醛固酮受体蛋白表达.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和醛固酮受体mRNA水平.结果 与高血压组大鼠相比,低剂量螺内酯干预后,尿蛋白减少(P<0.05),血白蛋白升高(P<0.05),血浆和.肾组织醛固酮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螺内酯干预后,血压没有显著改变,尿蛋白显著升高[(27.3±4.5)比(24.5±3.2)mg/d,P<0.05],血白蛋白显著减少[(20.2+4.2)比(22.7±3.5)g/L,P<0.05],血浆和肾组织醛固酮水平显著升高[肾组织(28.3±1.5)比(22.2±0.6)ng/g,P<0.05].与高血压组比较,低剂量螺内酯干预后,蛋白管型增多、管周炎性细胞浸润均减少(P<0.05);大剂量螺内酯干预后,蛋白管型、小管扩张加重,管周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P<0.05),肾小球内胶原形成亦明显增多(P<0.05).与高血压组大鼠比较,低剂量螺内酯干预后,肾组织醛固酮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改变,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大剂量螺内酯干预后,肾组织醛固酮受体及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大剂量螺内酯可以加重高血压肾脏纤维化,可能是通过上调醛固酮及其受体表达实现的.

    作者:成彩联;娄探奇;汤颖;石成钢;陈珠江;杨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足细胞上血管紧张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受体(ATR)属于细胞膜受体的一种,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重要的作用靶点,主要通过与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结合而发挥效应.目前研究发现AngⅡ的受体有AT1R和AT2R两型.

    作者:刘淑芳;范青锋;丁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大剂量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尿毒症贫血

    我们采用大剂量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尿毒症患者的贫血,了解其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李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EMT)过程中相关靶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TGF-β1刺激组和对照组NRK52E细胞总蛋白进行分离.两组间差异蛋白点用质谱和数据库搜索鉴定,并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进一步检测验证.结果 鉴定出22个差异蛋白,包括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参与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的酶类、与蛋白翻译后修饰相关蛋白、细胞因子及其他蛋白等.应用RT-PCR验证了转胶蛋白(transgelin)、ATP合成酶α亚型、苹果酸脱氢酶、丝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泛素结合酶9(Ubc9)和表皮生长因子8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与2-DE结果一致.用Western印迹验证了transgelin、ATP合成酶α亚型两种蛋白的表达差异,亦与2-DE结果一致.结论 TGF-β1刺激NRK52E细胞EMT发生过程中可诱导包括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与翻译后修饰相关蛋白、代谢酶类及细胞因子等多种蛋白表达变化.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EMT的具体分子机制及阐明肾脏疾病慢性进展的机制.

    作者:文琼;余学清;黄昭;李晓艳;骆宁;聂静;刘炜;黎明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肾脏疾病——附二例报道

    目的 在国内首次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肾脏病2例.方法 总结分析2例HIV感染合并肾脏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例号1为69岁男性,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Scr 142 μmol/L),血清HIV-1抗体阳性.肾活检光镜下可见轻度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小管空泡变性,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全部阴性.电镜下足突基本融合,轻度节段硬化,足细胞未见明显肿胀、增生,肾小管轻度空泡变性,肾间质中可见吞噬细胞.诊断为HIV感染合并肾病综合征.由于诊断初期CD4大于200/μl,未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只给予小剂量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经1年随访,CD4明显下降伴反复感染,遂停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开始HAART治疗.例号2为38岁男性,血友病甲(Ⅷ因子缺乏)患者,因输血同时感染HIV及HCV,临床以大量蛋白尿伴持续镜下血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和进展迅速的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临床拟诊肾小球病变为主,考虑HIV感染合并肾脏损害.但由于该患者双肾已缩小,且合并血友病,无法行肾活检.HAART治疗3年后已进展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接受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结论 应提高HIV感染合并肾损害的认识,必要时行肾活检对确诊病变类型及决定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作者:冯晓蓓;谢静远;沈平雁;孙洪清;张文;陈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氯化钴积聚缺氧诱导因子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进展性肾脏疾病存在慢性缺氧和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的丧失,缺氧诱导因子(HIF)是缺氧适应时恢复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个核心调节因子,其转录激活靶基因后具有刺激血管新生、红细胞生成和无氧代谢等诸多作用[1].

    作者:刘凌;袁伟杰;于建平;战晓丽;郭云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羟苯磺酸钙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观察

    我们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疗效.一、对象与方法44例CKD患者(Ⅲ~Ⅴ期)中,男17例,女27例,年龄16~87 (57.2±15.7)岁,其中CKD Ⅲ期1例,Ⅳ期22例,Ⅴ期21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

    作者:杨晓萍;张金平;程红新;刘春;刘晓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四例结核病并发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IgA肾病是我国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10~20年后20%~30%的患者会走向终末期肾病[1].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可能与黏膜免疫有关.结核菌感染是否能引起IgA肾病尚不清楚,国外有结核病并发IgA肾病的个案报道[2].

    作者:乔晞;王利华;李荣山;黄晓光;侯亚红;许巧丽;刘高虹;卫建平;吴丽然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成骨样钙化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体外培养人脐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UASMC)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桥蛋白(OPN)和骨形成蛋白2(BMP-2)等成骨样分化标志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外钙盐沉积的影响.方法 植块贴壁法原代培养人hUASMC.予以TNF-α刺激,甲O-酚酞络合酮方法测定细胞外基质钙盐沉积;Von Kossa法观察钙化染色;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BAP和OPN 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BAP、OPN和BMP-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一定浓度范围内的TNF-α可促进hUASMC增殖;增加细胞外基质钙盐沉积.TNF-α 50μg/L刺激可在第3天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BAP和OPN mRNA表达水平(BAP mRNA:1.908±0.034比1.000±0.033,OPN mRNA:3.600±0.073比1.000±0.079,均P<0.05)TNF-α 50μg/L刺激可在第5天上调血管平滑肌细胞BAP、OPN和BMP-2蛋白表达水平(BAP蛋白:3.394±0.083比1.000±0.030,OPN蛋白:1.967±0.134比1.000±0.070,BMP-2蛋白:2.745±0.289比1.000±0.208,均P<0.05).结论 一定浓度范围的TNF-α可刺激hUASMC增殖;介导细胞成骨样分化;增加细胞外基质钙盐沉积,从而参与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振勇;倪兆慧;钱家麒;戴慧莉;顾乐怡;郭永平;孙明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南京地区女性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趋势

    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CAUTI)是女性常见的感染之一.本研究对近3年来到我院就诊的南京地区女性CAUT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女性CAUTI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实用素材.

    作者:万辛;夏永祥;唐玉梅;肖雨龙;周锋;刘毅凤;曹长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转移性钙化二例

    患者1,男,40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臀部出现鸡蛋大小包块,质硬.近3月突然迅速增大,疼痛,包块中心区破溃,有白色液体流出,不能行走而入院.既往史: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10年.

    作者:黄小妹;何达;张英;张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并发高钾血症及严重心律失常一例

    患者为高龄男性,尿毒症,长期血透,因胸痛3 h入院.体查:血压77~90/40~65 mm Hg,心律波动于30~200次/min,肌钙蛋白1+,心肌酶谱有动态变化.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与心动过速交替.

    作者:李勤;唐万欣;付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肾素抑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近2/3的中风、1/2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都与高血压控制不良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调节血压及体液平衡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与器官组织结构重塑密切相关.

    作者:李青;刘必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致皮肤、肾脏损害一例

    患者,男,38岁,2003年6月出现双上下肢皮疹,瘙痒,9月出现双眼睑及双下肢水肿,伴尿泡沫增多.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咳喘、慢性咳嗽、咳痰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张淑霞;夏天;李荣;张宁;苏如松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肾功能正常的抗肾小球基底膜病

    一、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3岁,因间断咯血4个月,血尿、蛋白尿1个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诱因间断出现痰中带血,未诊治.1个月前受凉后发热,T 38.2℃.

    作者:崔昭;赵明辉;Ajay K.Singh;王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Toll样受体9在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Toll样受体9(TLR9)能特异性识别内源或外源DNA中非甲基化的CpG-DNA基序,启动炎性应答信号通路,活化自身反应性T、B细胞并诱导自身抗体、炎性分子产生,近两年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研究热点.

    作者:史晓飞;刘章锁;刘升云;高冠民;赵占正;周雅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狼疮肾炎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与肾组织病理的关系

    我们研究了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 C)水平与肾组织病理评分的关系,以期寻找一种无创、易行的方法评价LN患者肾病理变化和肾功能损害.

    作者:胡金川;颜妍;杨琪;潘涛;杨丹;周敏;李岩;马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JAK/STAT通路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凋亡与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的关系.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pcDNA3空载体、人正义、反义TIMP-1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RMC.根据是否加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刺激24 h,将细胞分为未转染组、未转染+AG490组、空载体组、空载体+AG490组、正义组、正义+AG490组、反义组和反义+AG490组.另外设正常培养条件下的RMC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RMC的凋亡率.RT-PCR检测TIMP-1、bcl-xl、cyclin D1、p27kip1和JAK2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胞质中JAK2、STAT3、STAT5及其相应磷酸化蛋白(p-JAK2、p-STAT3、p-STAT5)的表达.结果 未转染组、正义组及反义组RMC凋亡率分别为(10.59±0.96)%、(7.08±0.43)%和(21.91±0.2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未加AG490的各组RMC中,bcl-xl和cyclin D1 mRNA在正义组中表达高,反义组中低,p27kip1 mRNA在反义组中表达高.加入AG490后,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增加(P<0.01);TIMP-1、bcl-xl和cyclin D1 mRNA表达均减少;p27kip1 mRNA表达均增加.在未加AG490的各组细胞中,p-JAK2、p-STAT3和p-STAT5在正义组中表达高,反义组中低.加入AG490后上述蛋白表达均减少,且正义+AG490组高,反义+AG490组低.结论 TIMP-1表达受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后者可通过上调前者的表达抑制RMC凋亡;TIMP-1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RMC凋亡.bcl-xl、cyclin D1和p27kip1参与了上述过程.

    作者:温文斌;林洪丽;吴泰华;孙艳玲;马艳梅;夏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活检术后严重出血二例

    现报道我科肾活检术后严重出血及应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成功救治患者2例.

    作者:孔耀中;梁子介;刘笑芬;朱彬;肖观清;叶佩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人腹膜间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腹膜问皮细胞(HPM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2、TIMP-1 mRNA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同时观察TNF-α、TGF-β、IL-1单独或协同作用对HPMC的MMP-9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法测定细胞MMP-2、MMP-9、TIMP-2及TIMP-1 mRNA的表达.采用Biotrak MMP-9活性检测系统来精确定量测定MMP-9活性及MMP-9原的含量.ELISA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TNF-α(1~10 μg/L)分别刺激HPMC 4、16、24及48 h后,HPMC的MMP-9 mRNA表达显著上调,为基础的2.3~4.9倍(P<0.05),呈时间依赖性.TNF-α(1 μ/L)作用48 h后显著下调TIMP-1、TIMP-2 mRNA表达,为基础的77.2%、61.3%(P<0.05),而MMP-2mRNA表达没有显著变化.TNF-α+TGF-β1(1~10 μg/L)、TNF-α+TGF-β1+IL-1(1~10 μg/L和TNF-α(5~10 μg/L)刺激HPMC 24 h后,促其分泌MMP-9的作用为明显.同时,TNF-α明显上调Ⅰ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结论 TNF-α明显上调HPMC的MMP-9 mRNA的表达和MMP-9的活性;联合其他细胞因子后促MMP-9分泌的作用更明显.TNF-α单独或协同其他因子在腹膜纤维化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军;朱正樱;包瑾芳;郝静;姚建;袁伟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