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手术感染的影响

金刚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 剖宫术, 感染,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手术室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剖宫术产妇10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参与研究的产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产妇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产妇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50例).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手术护理质量结果比较.结论研究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后其临床护理效果、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手术护理质量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两组产妇护理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临床上对剖宫术产妇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后,产妇术后恢复明显得到提高,且临床产妇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临床手术室优质护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红核妇洁洗液在会阴侧切伤口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对产妇用红核妇洁洗液对其会阴侧切伤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产科收治采取会阴侧切的自然分娩初产妇为分析对象,从该群体中选取80例,均在2017年间,数字编序,硬币法将其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消毒处理)和观察组(红核妇洁洗液消毒处理).通过对比以归纳红核妇洁洗液在会阴侧切伤口的作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各项临床数据如会阴切口冲洗次数、冲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耐受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组间数据并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及阴道菌群失调率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为自然分娩初产妇用红核妇洁洗液对会阴侧切伤口消毒冲洗,在控制切口感染及菌群平衡方面有明显优越性,对产妇产后恢复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保障,值得推广.

    作者:郝海燕;赵晓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性心梗PCI不同治疗时间术后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析在不同时间阶段下用PCI手术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心功能受影响情况.方法 纳入2014年至2016年本院收治急性心梗并确认用PCI手术治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PCI手术治疗时间差异为准分为A组、B组、C组,n=30,对患者资料归纳后了解不同治疗时间下PCI手术后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末内径(ED)、射血分数(EF)]变化.结果 在急性心梗患者手术完成后对其随访平均1个月,分别在术后3天、15天和30天等时间段进行超声检查,术后3天各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5天和30天A组与B、C组患者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心梗患者在确认用PCI手术治疗,其术后等待时间越少则心功能恢复质量相对更为突出,从中远期角度考虑,等待时间越少则疗效更好.

    作者:张崇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牵屈复位半管形石膏固定治疗老年Colles骨折

    目的 探讨牵屈复位半管形石膏固定治疗老年Col es骨折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择2016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老年Coles骨折患者120例,对治疗后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恢复以及功能练习进行为期10个月的跟踪回访.结果 骨折均愈合,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皮肤压疮等并发症.治疗12周后根据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标准进行评估.结论 采用牵屈复位半管形石膏固定治疗老年Col es骨折,其操作简单,患者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其效果明显,可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价值.

    作者:杜良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Tei指数、二尖瓣瓣环位移和E/A比值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左 心功能的探讨

    目的 探究Tei指数、二尖瓣瓣环位移和E/A比值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左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设为研究组,并将同期接收的40例正常妊娠孕妇设为对照组,采用脉冲多普勒对其左室Tei指数、E/A比值予以检测,并用M-型超声测量胎儿的二尖瓣瓣环位移.结果 研究组Tei指数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而二尖瓣瓣环位移、E/A比值则相比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通过检测Tei指数、二尖瓣瓣环位移、E/A比值,能够对胎儿的左心功能状况进行有效判断,从而更好的指导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聂秀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对西药房工作效率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将西药房开的1600张处方药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中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未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的800张处方药作为对照组,而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完善了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的800张处方药作为研究组,进而对两组工作效率进行相应的比较.结果 两组药方经过比较后发现,研究组的取药时间和药品盘点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时间,并且研究组的账目符合率98.6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并且研究组的给药差错率0.0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给药差错率2.25%,两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药房做好了完善药品管理与发放制度方面的工作之后,其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药品发放错误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拥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彬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7例)行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FMA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74%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58.12±10.33)分、(31.37±7.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周丽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 对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配合工作进行探讨.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资料,对其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环节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40例患者,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疼痛完全消失29例,占72.50%.明显缓解9例,占22.50%.2例患者有所改善,占5.00%.从中可见,本次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使得患者术后疼痛得到缓解,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霞;陈睿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一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报告

    2017年3月14日我中心接到预防接种门诊报告,有一患儿接种白破和流脑A+C疫苗后出现过敏性紫癜.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检测,姑苏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该病例无法排除与疫苗接种有关.

    作者:于文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两种剂量地佐辛结合地塞米松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剂量地佐辛结合地塞米松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择2017年3月——9月5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5例):对照组和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前0.5h,对照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地塞米松10mg,研究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mg/kg+地塞米松10mg,记录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两组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5min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比较两组术后1h、3h、5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观察两组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MAP比较,拔管前、拔管后5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即刻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h、3h、5h VAS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恶心呕吐程度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0.5h静脉注射地佐辛0.2mg/kg+地塞米松10mg,不影响LC患者的苏醒质量,降低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减轻术后疼痛,不增加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陆建军;薛瑞萍;乐伟;宋文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效果 及安全性

    目的 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不同分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疝外科收治的2016年8月——2017年8月1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TNM分期0-Ⅰ期8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A组)41例,开腹手术治疗(开腹A组)39例;TNM分期Ⅱ-Ⅲ期8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B组)41例,开腹手术治疗(开腹B组)39例.分析不同分期患者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 腹腔镜A组患者手术时间(126±13)min,出血量(81±12)ml,开腹A组患者手术时间(142±25)min,出血量(136±37)ml,腹腔镜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B组患者出血量(116±19)ml,开腹A组患者出血量(206±27)ml,腹腔镜B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0-Ⅲ期结肠癌及0-Ⅰ期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Ⅱ-Ⅲ期直肠癌患者的中转开腹率仍然较高,手术安全性存在风险.

    作者:孙艳华;李明;徐建立;孙清森;李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老年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寻求佳护理措施.方法 将11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2周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从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运动养生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5个方面进行辩证施护干预.干预后随访3个月,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评价2组患者便秘情况.结果 通过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改善功能性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在功能性便秘应用中疗效显著,且具有简单、方便、廉价、易操作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晓玲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0名修复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的患者平均分为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组(A组)与金属铸造桩核组(B组)两组,A组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治疗,B组采用金属铸造桩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坏齿修复率和1年后咀嚼功能改善有效率.结果 A组坏齿修复成功率92.0%,坏齿修复成功率76.0%;A组1年后咀嚼功能改善有效率90.0%,B组1年咀嚼功能改善有效率70.0%.结论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治疗上颌前牙残根残冠相比于金属铸造桩核,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疗效更好,坏齿修复率和咀嚼功能改善有效率均更高.

    作者:窦淑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品管圈对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品管圈对精神科患者的跌倒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对住院患者跌倒发的原因进行现场调查与开会分析,制定品管圈的干预目标,并实施相应的措施.结果 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住院患者未发生跌倒,明显低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纠纷,同时提高团队的专业能力.

    作者:何月姐;吴林莉;沈明芳;汪昌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近视儿童应用不同睫状肌麻痹药物后残余调节量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测量眼残余调节(RA)量,评估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及硫酸阿托品眼膏在近视儿童中的睫状肌麻痹效果.方法 60例近视儿童,年龄6-12岁,受试者点用三种药物后测量RA量,统计分析比较三种药物的调节麻痹效果.结果 复方托吡卡胺与盐酸环喷托酯及硫酸阿托品点眼后的RA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盐酸环喷托酯及硫酸阿托品点眼后的RA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12岁以下的近视儿童,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的麻痹睫状肌及放松调节作用有限,应灵活结合其他放松调节的方法获取终的配镜处方.盐酸环喷托酯可替代阿托品对近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检查.

    作者:孟欢;金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项目教学法在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为深化护理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在高职《中医护理学》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使学生将来适应护理岗位的技能需求,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作者:鞠兴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泻儿康合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泻儿康合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方法 用常水煎煮对中药材进行提取浓缩,通过薄层色谱法方法对葛根、黄芩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以对药品质量加以控制,同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有效率为98.6%,肠炎腹泻治疗有效率为94.7%,菌痢治疗有效率为62.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泻儿康合剂浆处方合理且制备工艺相对简单,质量稳定易控制,具有确切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国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痛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88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相关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尿酸值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尿酸值下降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关于痛风知识了解度更高,P<0.05.结论 对于门诊痛风病患,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血尿酸水平,提升健康知识知晓率,有助于维护病患和护士的关系,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邬婴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乳腺癌患者PICC尖端定位中的研究进展

    针对乳腺癌患者血管选择的特殊性,就PICC尖端实时定位的方法,腔内心电图技术的原理,国内外应用进展,腔内心电图的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腔内心电图技术在乳腺癌患者PICC尖端定位中的临床应用提高指导和借鉴,以使该项技术在乳腺癌患者中得到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霞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了经尿道前列腺增生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8例,然后采取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了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池兰花;金善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干预对宫颈糜烂患者疾病知晓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开展宫颈糜烂护理工作期间,观察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后,对患者疾病知晓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07月门诊就诊的111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宫颈糜烂患者分组;对照组(56例):选择常规口头健康教育方法对宫颈糜烂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55例):选择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宫颈糜烂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终就两组宫颈糜烂患者的疾病知晓率以及病情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宫颈糜烂患者疾病知晓率(75.00%)展开对比,观察组宫颈糜烂患者(96.36%)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宫颈糜烂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76.79%)展开对比,观察组宫颈糜烂患者(98.18%)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 临床开展宫颈糜烂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可以使得宫颈糜烂患者对于宫颈保健系列常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进而使得自身不良生活习惯得以纠正,对于宫颈糜烂疾病康复发挥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金春花;金银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