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对医疗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影响

王洪丽

关键词:细节护理管理, 医疗事件, 护患纠纷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护理管理对医疗风险事件与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 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展开加强细节护理管理活动.统计分析管理活动期间医疗风险事件与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并将此结果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集的资料进行对比.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两个时间段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后的满意度评分为(96.7±3.3)分,实施前的护理满意评分为(82.4±8.7)分,两个时间段的护理工作满意评分差异显著(P<0.05);且实施后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统计分析两个时间段医疗事件发生例数和护患纠纷发生例数,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后均显著少于管理活动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对控制医疗事件与护患纠纷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并能够改善护理管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具有推广应用的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处置室中各类昏厥的预防与护理方法

    目的 研究分析门诊处置室中各类昏厥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门诊处置室中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电脑随机选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实施昏厥预防及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护理后患者出现各类昏厥的总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出现各类晕厥总发生率为11.7%,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晕厥总发生率的2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的7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门诊处置室中各类昏厥患者,可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者出现不良体征时,需要及时给与治疗和护理,通过综合护理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各类昏厥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季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接受医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66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使用以往的护理方式.结果 实验组病人心绞痛发病的几率以及每次发病所保持的时间以及平均的住院时长都明显的比对照组好.结论 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病人在医治期间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焦虑状况,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李宏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人文护理分析

    目的 探析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人文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院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共120例,在尊重患者个人意愿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人文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的纠纷率及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应用人文护理,可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亚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呼吸内科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呼吸内科诊断以及治疗方法,为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呼吸内科诊治的80例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2组(各有40例),将常规治疗方法用于参照组患者,将常规治疗加纤支镜相关检查治疗用于实验组患者,统计2组患者的总有效数据和并发症总计数据.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数据(97.50%)和参照组患者(82.50%)相对比,检验出p<0.05的结果,显著差异性存在,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计数据(2.50%)和参照组患者(15.00%)相对比,检验出p<0.05的结果,显著差异性存在.结论 在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纤支镜相关检查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提升治疗总有效数据,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静;王黎黎;孔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诊断肺单发转移瘤的效果

    目的 临床中诊断肺单发转移瘤运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DES)检测的价值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单发转移瘤45例,所有人员均接受数字法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测诊断,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经术后组织活检或穿刺活检证实,本组4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22例,转移瘤23例.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对比,DES技术准确率高于DR技术(x2=14.283,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DES技术诊断肺单发转移瘤准确率高,可为诊断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王光明;李振亚;杜洪涛;夏德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46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指导判断预后.方法 根据PBC、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指南,选出临床诊断为PBC的无合并症患者60例(设为PBC组),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6例(设为PBC合并病组),分析肝功能、免疫学指标等临床特征.结果 ①PBC合并病组患者AST、ALT水平高于PB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P、GGT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PBC合并病组IgG水平高于PBC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腾;刘凤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中保心内科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接诊的680例冠心病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按治疗办法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给予心血管病常规药物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倍他乐克、硝苯地平等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B组只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倍他乐克、硝苯地平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A、B两组的血脂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上的区别.结果 A、B两组在治疗前的血脂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异;A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治疗后明显比B组要低.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18%,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2.35%,A组明显比B组高,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满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研究

    目的 研究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之间接收的1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以新生儿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通过护理,非常满意的有88例,一般满意的有27例,不满意的有5例,新生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5.8%,5例不满意的患者之中,有2例新生儿出现发热的问题,家长担心,1例新生儿存在睡眠上的困难,2例新生儿由于护理人员工作上的问题使得护理实践有所耽误,护理工作出错率为1.7%.结论 新生儿的身体各项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免疫力与抵抗力都比较低,他们作为比较特殊的护理对象,需要尤其注重护理工作的科学、细致的开展,大程度对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对新生儿的安全进行有效的保护.

    作者:曹腾幻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方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32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观察组,32例患者应用传统开腹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64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3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老年直肠癌患者起到了突出作用,减少了不良反应,降低了对胃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建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产后抑郁症患者出现抑郁的原因、心理状态并提出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56例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后抑郁症发生原因及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改善,与护理前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达到了97.56%.结论 生理内分泌的变化,性格、遗传、环境、心理因素等是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孕期指导,家庭的关心、积极心理干预、药物的治疗等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玉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9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35例患者由于感染性疾病住院,其中,感染部位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共有24例(68.6%);其次为深静脉导管感染,3例(8.6%);依次为肠道感染,2例(5.7%);胆道感染2例(5.7%);败血症1例(2.9%),带状疤疹1例(2.9%).培养结果显示病原菌分布状况如下:阳性11例,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有3例,鲍曼不动杆菌有2例,铜绿假单胞菌有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有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大肠埃希氏菌各有1例.和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的年龄、CRP等指标较高;感染组患者的Hb、Alb指标较非感染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透析时间、尿素氮清除指数、血肌酐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临床特点是年龄较大,贫血且CRP水平高,有低蛋白血症等.

    作者:张静;边丽;高玉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手术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临床手术室护理对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剖宫术产妇100例纳入本次研究,将参与研究的产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产妇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50例);对照组患者产妇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50例).观察两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手术护理质量结果比较.结论研究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后其临床护理效果、术后感染发生率以及手术护理质量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两组产妇护理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临床上对剖宫术产妇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后,产妇术后恢复明显得到提高,且临床产妇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临床手术室优质护理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金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浅谈肘部筋膜炎患者的中医诊疗

    目的 探讨肘部筋膜炎患者的中医诊疗.方法 对患者采用手法治疗、练功法、药物疗法及封闭、针灸综合治疗.结果 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患者的康复率明显提高.结论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保守治疗效果非常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春生;赵培良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探讨

    目的 本文将对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11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治疗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对照组采用甲状腺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3.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可比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采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汤帆;孙胜;曹传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 症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胆总管结石患者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入院行ERCP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干预之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参数,包括患者满意程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生存质量等.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总满意度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15%明显低于对照组36.83%.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ERCP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提高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亓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血清芳香酯酶(ArE/PON1)活性改变与妊娠期脂代谢紊乱的特点及 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在妊娠期妇女中,血清芳香脂酶活性的变化特点以及其与妊娠期脂质代谢紊乱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间妇科门诊检测显示血脂异常的妊娠期妇女作为观察组,同期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芳香脂酶活性以及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其亚类作为分析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血清芳香脂酶活性为.23±0.026U/ml大于观察组的0.12±0.031U/ml.结论 血清芳香脂酶活性与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呈正相关,而与血清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含量呈负相关.

    作者:董淑晓;石国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术室护士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及体会.方法 通过对746例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与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过手术室护士术前术中术后的充分准备、密切配合及精心护理,使手术能顺利完成,大大降低了并发症,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 对746例患者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通过对其精心的护理,密切的配合,能够提高手术治疗率,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

    作者:田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以护士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模式的建立与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以护士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模式的建立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神经疾病中心收治的96例神经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围术期护理,实验组采用以护士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模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日及其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为术后15-32h,平均住院日为13.05d;患者满意度为93.5%;术后生活自理能力得分为49.02±34.10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护士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快速康复模式,规范了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流程,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梁廷荣;解超芳;陈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40例,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愈率为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治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既起到治标又能够治本,疗效目前相对可靠,显著减少患者复发人次,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崔崇富;彭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关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与早期快速 功能康复锻炼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方法与早期康复锻炼的意义.方法 对8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并同时进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结果 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患肢切口愈合好,经三个月以上随访,患肢均恢复功能,生活可自理.结论 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行早期康锻炼及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使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段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