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柠檬酸锂调节尿柠檬酸浓度和防治肾结石形成作用研究

张向波;王志平;李晓鸣

关键词:柠檬酸锂, 调节, 酸浓度, 防治作用, 肾结石, 形成作用,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浓度的影响, 转运子, 依赖性, 二羧酸, 体内, 排泄, 大鼠
摘要:Li+可抑制体内柠檬酸的Na+依赖性二羧酸转运子转运,从而增加尿柠檬酸排泄,防治肾结石.我们拟探讨柠檬酸锂对大鼠尿柠檬酸浓度的影响及肾结石防治作用.
中华肾脏病杂志相关文献
  • 抗核抗体独特型多肽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样肾炎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狼疮肾炎(LN)是育龄妇女的好发病之一,LN的治疗仍是临床的一大难题.目前国际上已有人尝试用主动免疫治疗LN[1].抗核抗体独特型多肽具有SNF1小鼠抗一dsDNA抗体的独特型,其结构与此抗体重链可变区的一组多肽片段相似[2].为探讨独特型多肽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我们在以往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狼疮样肾炎小鼠体重、尿蛋白定量、肾脏组织学变化和血清IL-6水平的变化[3].

    作者:姜枫;薄玉红;毕增祺;李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提高对慢性肾脏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认识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概念是2002年K/DOQI正式提出的,很快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因为CKD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治疗费用高、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高以及早死等特点,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作者:陈香美;谢院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263例成人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南方地区原发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性(FSGS)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情况及探讨FSGS临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1988年7月至2005年7月经我院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FSGS的263例成人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1)原发性FSGS占同期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02%,占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6.33%,其构成比近年有逐渐升高的趋势.青壮年为成人FSGS的主要患病人群,临床以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为特征,以NS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有133例,占50.6%.(2)主要病理特征:48.4%患者肾小球硬化比率≥25%,肾小球硬化并伴有肾小管间质病变者占88.6%,其中伴严重肾小管间质病变占25.2%.(3)肾小球硬化程度及小管间质病变程度与Ccr呈负相关(P<0.01),并与Scr水平呈正相关(P<0.05).肾小球硬化程度与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是FSGS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原发性FSGS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就诊时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已损害明显,并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延缓FSGS的进展仍是广大肾脏病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

    作者:潘碧霞;姜宗培;常洁;张海燕;余学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肿瘤溶解综合征一例

    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是由于肿瘤细胞大量溶解,快速释放胞内物质,超过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能力,引起以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肾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现报道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

    作者:秦伟;谭淳予;付平;胡章学;李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灌注诱导nephrin表达改变与足细胞凋亡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灌注对大鼠足细胞裂隙膜分子nephrin表达及足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探讨AngⅡ引起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AngⅡ灌注组(400 ng·kg-1·min-1)、生理盐水灌注组和正常对照组,测定28 d内大鼠血压及尿蛋白.分别于14、28 d处死动物取肾,观察组织学改变,并用免疫荧光、免疫电镜检测nephrin分布.RT-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足细胞凋亡.结果 (1)AngⅡ灌注组大鼠血压升高,14 d达峰值并维持该水平至28 d;AngⅡ灌注7 d即出现蛋白尿,并持续增加.(2)AngⅡ灌注14 d时,足细胞裂隙膜变窄;灌注28 d时,足突增宽及节段性融合,部分足细胞有凋亡小体形成,少数肾小球出现节段性硬化.TUNEL法检测发现足细胞凋亡[(2.7±1.6)个/肾小球切面],凋亡数与蛋白尿量呈正相关(r=0.86,P<0.01).(3)AngⅡ灌注14 d时,肾皮质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nephrin由正常的沿毛细血管袢线状分布向粗颗粒、团块状分布模式转变.AngⅡ灌注28 d时,肾皮质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P<0.05),且nephrin蛋白表达与足细胞凋亡数呈负相关(r=-0.63,P<0.01).结论 AngⅡ灌注诱导的nephrin表达及分布改变可能导致了足细胞凋亡及肾小球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贾俊亚;朱吉莉;丁国华;陈铖;梁伟;杨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来氟米特对Ⅳ型及Ⅴ型狼疮肾炎的诱导维持治疗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诱导和维持治疗Ⅳ型及Ⅴ型狼疮肾炎(L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1个月内经病理证实的Ⅳ型及V型狼疮肾炎患者,在使用激素的基础上随机入组分别使用来氟米特(口服30 mg/d,LEF组)或环磷酰胺(静1 g/月,CTX组).6个月后,维持方案为LEF组续用LEF 20 mg/d,CTX组续用CTX 1 g/3月,两组泼尼松均使用5~10 mg/d.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共40例患者进入试验,其中LEF组19例,CTX组21例;LEF组17例、CTX组18例完成了诱导期治疗.LEF组诱导治疗总有效率达88.2%,完全缓解率为52.9%;CXT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2%,完全缓解率为44.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缓解的患者中,LEF组有7例进入维持期治疗,随访时间(18.6±6.5)月,未出现蛋白尿复发,其中3例进行了重复肾活检,结果显示肾脏病理类型均由重转轻,活动性指数下降,但慢性指数有所上升.CTX组有11例进入维持期治疗,随访时间(25.1±9.6)月,其中有3例在随访中蛋白尿复发.LEF组发生不良反应14例次,主要是感染,以带状疱疹多见.环磷酰胺组发生不良反应18例次,主要为感染和月经不调,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诱导及维持治疗Ⅳ型及V型LN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曹励欧;倪兆慧;钱家麒;林爱武;张伟明;方炜;朱铭力;王琴;牟姗;严玉澄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滤过预充操作方法的改进

    本血液透析室自2004年在费森尤斯4008B血透机上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替代抗感染腔技术,既降低血液透析滤过(HDF)的耗材成本,又避免病毒交叉感染,现将操作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作者:陈婉玲;刘筱萍;陈惠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糖基化终产物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对肾间质成纤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及抗氧化剂的干预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AGE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SA)作用于NRK-49F细胞24 h,普通培养基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对照.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细胞以观察抗氧化剂的干预作用.AlamarBlue还原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测定细胞DNA损伤.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GE作用后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DNA迁移距离(彗星尾长)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2者呈剂量依赖关系.各浓度BSA作用后对细胞增殖活力无明显影响;彗星尾长无明显变化.与相同浓度BSA相比,400、800 mg/L AGE分别使AlamarBlue还原率下降14%和15%(P<0.05);200、400、800 mg/L AGE组彗星尾长分别为BSA组的1.45、2.12、2.71倍(P<0.05).与未用NAC预处理组相比,NAC预处理可使AlamarBlue还原率上升[(45.15±0.93)%比(38.40±0.81)%,P<0.05];彗星尾长变短[(10.02±4.54)μm比(13.48±5.32)μm,P<0.05].结论 AGE可导致肾间质成纤维细胞DNA损伤,使用抗氧化剂可有效减轻AGE导致的DNA损伤.细胞内氧化应激增强可能是AGE引起肾间质成纤维细胞DNA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雪竹;严海东;王俊;刘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右旋糖酐铁治疗24例长期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

    不安腿综合征(RLS)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在长期接受透析治疗中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不自主运动,休息时加重和失眠.我们通过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一次性大剂量静脉使用右旋糖酐铁治疗RLS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王彤;涂阳科;闫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肾脏病患者尿液中三种分子的检测及其与肾小球新月体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检测肾脏病患者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壁层上皮细胞标志物β-catenin和角蛋白(CK)19分子的方法,并分析这些分子水平与肾小球新月体病变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正常人和肾脏病患者肾活检当日和部分患者肾活检后1个月晨尿中的MCP-1、β-catenin和CK19分子水平进行检测.将其结果与患者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肾组织中细胞性新月体指数和纤维性新月体指数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肾脏病患者尿MCP-1、β-catenin和CK19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细胞新月体组患者尿MCP-1、β-catenin水平较无新月体组显著升高[(MCP-1水平M(范围)247.54(22.17~2335.18)ng/mmol Cr比113.55(1.75~1057.77)ng/mmol Cr;尿β-catenin水平M(范围)219.40(0.93~3827.50)ng/mmol Cr比82.30(4.03~1632.58)ng/mmol Cr P均<0.01].上述3种分子水平和细胞新月体指数呈正相关(r=0.75、0.21、0.63,P均<0.01).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后,尿MCP-1、CK1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M分别减少45%、57%,P<0.01). 结论 应用ELISA方法可以检测肾脏病患者尿MCP-1、β-catenin和CK19的水平,且尿液中上述分子水平与肾组织细胞性新月体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王君;丁洁;管娜;范青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柠檬酸锂调节尿柠檬酸浓度和防治肾结石形成作用研究

    Li+可抑制体内柠檬酸的Na+依赖性二羧酸转运子转运,从而增加尿柠檬酸排泄,防治肾结石.我们拟探讨柠檬酸锂对大鼠尿柠檬酸浓度的影响及肾结石防治作用.

    作者:张向波;王志平;李晓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局限于肾脏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和膜性肾病一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的新月体肾炎,多为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我院近日收治了1例RA合并局限于肾脏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和膜性肾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冬妍;李航;文煜冰;李雪梅;李学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五种血液净化单次治疗对肾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效果比较

    我们比较目前常用的常规间歇性血液透析(IHD)、IHD串联血液吸附器(IHD+YTS-200、IHD+HA-330)、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日间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5种治疗模式单次治疗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磷的清除效果.

    作者:李洪;曾丽花;吴红兰;卢飞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寒冷季节时透析低血压与血透B液准备的关系

    我们发现在室温低于5℃的寒冷季节,透析低血压较常见,估计与血透B粉自然溶解不充分有关.于是进行加温溶解,并与自然溶解相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罗国鸿;班遵浦;袁万霞;龚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超负荷运动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病理及疗效分析

    由超负荷运动所引起的急性肾衰竭(ARF)国内文献报道较少.近5年来我科共收治11例运动后引起ARF的患者,现对其发病情况、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梁兰青;冯维;阿孜古丽;刘阳;列才华;王建平;鲁维维;黄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对NRK一52E细胞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能通过核因子(NF)-κB途径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加重炎症反应,促进肾脏纤维化[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p38MAPK)在肾小管间质炎症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探讨p38MAPK在AngⅡ激活NRK-52E细胞参与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高苹;水华;贾汝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多囊蛋白1氨基段融合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其降解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多囊蛋白-1氨基段(PC-1NF)融合蛋白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RMC)Ⅳ型胶原及其降解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PC-1NF融合蛋白对RMC Ⅳ型胶原和细胞外基质(ECM)降解调控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MMP-2、TIMP-1)表达的作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含量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融合蛋白对细胞核因子c-jun和c-fos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对蛋白激酶C(PKC)-α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 4 mg/L PC-1NF融合蛋白作用48 h后,RMCⅣ型胶原mRNA从(103±16)降至(82±11)拷贝/106 GAPD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上清液中的IV型胶原含量也明显降低;MMP2 mRNA从(1150±90)升至(2770±170)拷贝/106 GAPD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IMP-1 mRNA从(5530±480)降至(3040±370)拷贝/106 GAPDH,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AB染色显示,融合蛋白作用后,RMC的c-jun和c-fos表达受到明显抑制.RMC经不同浓度PC-1NF融合蛋白作用48 h后,随着融合蛋白浓度升高,PKC-α的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PC-1NF融合蛋白可通过上调促进ECM降解的MMP-2和抑制ECM降解的TIMP-1之间的比值而促进Ⅳ型胶原降解;还可能通过PKC-α信号转导通路,抑制c-jun和c-fos表达,从而抑制RMC的增殖和ECM的合成.

    作者:关天俊;梅长林;王文靖;付莉莉;赵海丹;蔡厚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白介素18基因多态性和中国人群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易感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提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肾组织IL-18与肾组织损伤程度呈正相关[1].我们尚未检索到有关IL-18基因多态性与PGN易感相关性的报道.IL-18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2.2-22.3,这一区域可能是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失调性疾病易感基因位点[2,3].为此,我们观察了PGN患者及正常中国人群的IL-18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表型频数及基因型分布并进行比较.

    作者:刘亚普;肖林生;于敏;陈珊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庆大霉素封管预防透析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庆大霉素和肝素混合液封管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菌血症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本中心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新置Cuff-tunneled导管的43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庆大霉素(4 g/L)-肝素(45 g/L)混合液和肝素液(对照组45 g/L)封管,比较两组透析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微炎症和安全性指标.结果 试验组(23例)导管平均使用日为114.13±34.39(31~200)d;对照组(20例)为(127.40±32.85)(40~196)d,累积导管使用日分别为2625 d及2548 d.对照组发生2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CRB),试验组无1例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血清庆大霉素谷浓度和峰浓度2周时分别为(0.23±0.12)mg/L和(0.53±0.29)mg/L,12周时为(0.26±0.15)mg/L和(0.67±0.32)mg/L,2周和12周的谷浓度和峰浓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血CRP和IL-6呈降低趋势,试验组16周和基线时的CRP比较有显著性下降(P<0.05),而对照组两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残肾功能在随访期间均有下降,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周时庆大霉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检验阳性率,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3.6%及2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便培养均未发现其他耐药菌株或真菌.结论 庆大霉素4 g/L-肝素45 g/L的混合液是一种安全、方便、有良好抗凝效果的封管液,对透析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欧阳凌霞;张萍;何强;袁静;黄洪锋;李恒;吕蓉;陈江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并发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凯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DM)并发肾病综合征(NS)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磨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