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用于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贾成军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手术, 开腹胆囊手术, 胆囊结石,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本文就腹腔镜胆囊手术与开腹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对实验组患者施以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对参照组患者施以开腹胆囊手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较比开腹手术更具优势,可将腹腔镜手术作为胆囊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讨论舒适护理在外伤松动牙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的外伤牙齿松动或脱落的病人50人任意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个.分别实施普通护理和舒适护理,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病人顺应性、疼痛评分和病人满意度都比对照组高.结论 外伤松动牙固定术配合舒适护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蒙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HPV-DNA联合TCT检测藏汉族妇女宫颈病变相关性的应用及 HPV分型研究

    目的 研究我省甘孜州藏、汉族30-55岁妇女宫颈病变与HPV感染发生、亚型分布特点及差异,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的关系,分析HPV阳性人群的易感因素.方法 对甘孜地区350例藏汉族女性采用HC2 HPV-DNA联合TCT检查,同时对两项阳性者进一步做病理组织学活检.结果 350例妇女中HPV感染91例,阳性率为26.00%,其中藏族妇女阳性率(34.86%)高于汉族妇女的阳性率(17.14%)(P<0.05);初次性行为年龄、多性伴、婚外性行为、性传播疾病和吸烟是主要的易感因素.结论 HPV阳性率藏族略高,藏汉族HPV阳性谱及宫颈癌、CIN均以HPV16、18型感染为主.

    作者:郑燕;李雨璘;陈鲜;陈学;罗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在我院ICU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并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伤口感染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ICU脑出血患者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减少住院时间,改善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予以推广.

    作者:石玉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黄连提取物对神经胶质瘤C6细胞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索黄连提取物对神经胶质瘤细胞C6体外增殖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方法 采用低温提取工艺,用MTT方法检测不同剂量组的黄连提取物对体外培养不同时间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抑制作用;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黄连提取物对神经胶质瘤细胞C6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实验证明黄连提取物对神经胶质瘤细胞C6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黄连提取物具有抑制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功效.

    作者:李恒彬;贾玉琴;刘延梅;王晓雪;牛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脑膜瘤患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后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的效果

    目的 由于脑膜瘤患者头部行伽马刀治疗后易出现水肿颅内压增高等一系列症状,因此术后护理利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本文采用不同的分组来比较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的术后治疗结果,终确定佳剂量.方法 分3组,每组10名患者,患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后输入不同剂量的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血压下降和疼痛缓解明显;B组血压下降和疼痛缓解明显,但甘露醇用量是A组的2倍;C组血压略下降和疼痛缓解略不明显,A组效果优于B组和C组.结论 脑膜瘤患者头部伽马刀治疗后输入125毫升20%甘露醇15分钟输完和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滴注联合应用效果好.

    作者:陈思同;王永才;周静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诊断肺单发转移瘤的效果

    目的 临床中诊断肺单发转移瘤运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DES)检测的价值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单发转移瘤45例,所有人员均接受数字法X线摄影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测诊断,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经术后组织活检或穿刺活检证实,本组4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22例,转移瘤23例.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对比,DES技术准确率高于DR技术(x2=14.283,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DES技术诊断肺单发转移瘤准确率高,可为诊断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王光明;李振亚;杜洪涛;夏德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压疮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导致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42例压疮患者,分析压疮发生的因素,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压疮预防干预措施.结果 Branden平均分12.35±2.65分.容易发生压疮的位置为骶尾部(26例)以及左侧髋关节(15例),不可避免压疮明显高于可避免压疮,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需针对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出及时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取得较好压疮预防和治疗效果.

    作者:郑巧霞;张蓓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我院中成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诱发因素分析

    目的 对我院中成药所致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以及诱发因素进行探究,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新沂市中医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之间收治的160例使用中成药致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ADR报告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0例ADR报告中,包括静脉滴注引发的127例,占比79.37%,口服引发的32例,占比20%,局部外用引发的1例,占比0.63%,对160例ADR所涉及到的中成药的进行分类,其中涉及到的药品种类有8类33种,其中占比较多的为理血类和祛痰类,分别占比68.75%和10.62%.ADR累及多的器官是皮肤和附件,分别为69例和26例,分别占比43.13%和16.25%,严重的反应是过敏性休克1例,占比0.63%,经过处理后ADR好转.结论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发生与给药途径以及药品种类有关,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规范的使用中成药,加强对使用中成药的监护,减少发生中成药ADR事件.

    作者:赵祥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信息化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的应用

    到目前为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已经实施了好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管理也开始应用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农合的工作效率.现在探究2015年3月——2017年9月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用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的对策.由于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在今后的工作里还要予以重视,针对一些问题要不断改进或解决.

    作者:王守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机制与分型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由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做出的防御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该疾病女性患者较为多见,尤其是中年妇女,该阶段为疾病高发期.不及时就医,病情将会发展至肝硬化,随后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且该病比病毒性肝炎进展到肝硬化的病程要短,病势凶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作者:刘缘婷;许梅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采取微创经皮钢板固定的方法,对其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时间段中,本治疗组收治89例四肢骨折患者,其中44例治疗时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作为本次研究的参照组,其余45例患者在治疗时则选择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出血状况、功能锻炼所需时长进行观察,并对比疗效.结果 ①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对比,研究组患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别P<0.05;将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恢复所用时间进行对比,研究组功能锻炼所用时长明显少于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别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参照组手术治疗总疗效比值为79.5%,研究组手术治疗总疗效比值为95.6%,研究组治疗总疗效优于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 在对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优先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安全性高,利于患者后期康复.

    作者:田一星;包肇华;季一鸣;梅昕;潘俊;何文野;杨惠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联合应用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02——2017.02接收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采用多索茶碱、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症状以及肺功能的改善较为突出,建议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冯骥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治疗的安全隐患与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便后期医院能提供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通过查阅往年消化内科老年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在院治疗期间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导致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治疗中存在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用药因素;②检查器械操作因素;③诊治因素;④并发症因素.结论 临床需要加强患者用药管理,提高疾病诊断率,减轻消化内科检查时对人体损伤以及及时发现处理相关并发症,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颜为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评价

    目的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患者的中毒程度和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着直接关系,若患者的中毒症状越为严重,会提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较易合并急性胰腺炎,因此临床需加以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使死亡率显著降低.

    作者:孙逵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了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8例,然后采取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状况(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MMSE和ADL评分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精神压力,缓解抑郁及失眠状况,消除负面情绪,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肖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芬吗通片治疗月经失调的应用与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月经失调患者采取芬吗通片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月经失调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配合本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各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采取芬吗通片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记录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激素指标,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SH、LH、PRL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月经失调患者采取芬吗通片治疗,尽管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可以明显改善疗效与激素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王玉先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珊;马丽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18 F-FES在乳腺癌患者体内与病理免疫组化之间的关系

    分析研究分子影像探针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在乳腺癌患者体内与病理免疫组化之间的关系.雌激素受体(ER)特异性显像剂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对乳腺癌患者原发及转移灶ER表达情况及生物学活性可通过PET/CT有效反映.为对乳腺癌的早期的诊治与预防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本文对乳腺癌患者体内病理免疫组化与18F-FE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翔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控制对策

    目的 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后进行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控制对策,展开效果探讨.方法 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ICU收治的患者313例,将这些选中的患者与2015年同期ICU住院患者进行分组比较,2015年2月——2016年2月作为常规组,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患者作为护理控制组,其中常规组的患者进行既往的常规护理,而对护理控制组的患者则在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控制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医院感染的情况展开密切观察对比.结果 护理控制组在进行护理后出现感染的几率明显比常规组的低,且护理控制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的高,均存在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展开详细分析,并且在护理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可实现对院内感染的有效控制,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杨素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出血患者40例,临床观察和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40例上消化出血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病情稳定,上消化道出血减少,均出血停止.结论 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早日康复.

    作者:兰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