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刘晓燕

关键词: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围手术期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服务,通过干预后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指数、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上均明显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当归的研究进展

    当归素有“女科之圣药”、“血家圣药”之美誉而家喻户晓,被广泛用于临床或民间.几千年前的《本经》中载有“当归,味甘,温……生川谷.”李时珍称其“为女人要药”.《傅青主女科》中,当归的处方频率高达83.3%[1].纵观本草著作,其功效不外乎“补血调经,活血止痛、和中通便等.当归被历代医家推崇,从“十个中医,九个当归”不难看出它的临床处方相当普遍.而现代研究发现当归有降血糖、降血压、延缓衰老、解除痉挛、抗心绞痛等作用.故试结合相关文献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其研究进展.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14年10月17日到2016年3月17日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各34例,对比2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6个维度的分值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单纯的健康指导,可以明显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双萍;火久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的维吾尔医医院宣传工作

    医院新闻宣传是医院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发展及社会影响,因其缺乏专业的宣传人员,仅靠院报出版编辑及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医院宣传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网站等自媒体平台已广泛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医院的宣传工作也将面临新的压力及挑战.作为全疆大的维吾尔医院,如何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新媒体手段强化医院的宣传工作,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作者:依力夏提·阿林木;玉苏甫·买提努尔;阿迪力江·吐尔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研究

    目的:主要对比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以及传统护理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急诊科室接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主要应用传统护理进行急诊抢救,观察组则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两组抢救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得出具体的比较结果.结果:在诊断、等待、治疗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患者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的成功率.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复发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的复发率,以上结果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过程,相比传统的护理模式,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显示提升疾病的抢救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精神科封闭病房流感暴发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观察与探究精神科封闭病房流感暴发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本院精神科在2017年7月4日至7月16日时间段内出现流感暴发,予以及时治疗、护理并加强预防,分析精神科流感暴发患者的效果.结果:实施对应的处理对策后,从第三天开始,精神科流感暴发患者体温逐渐的恢复正常且逐一解除隔离,到2017年7月16日为止,所有精神科流感暴发患者都得以解除隔离.结论:加强精神科封闭病房流感暴发的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可避免流感暴发.

    作者:周家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试析胆结石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经过临床护理的治愈情况.方法:从我院曾救治的胆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23例作为护理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经医生诊断,确诊为胆结石患者,并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23例患者,经过治疗以及术前、术后的护理,86.06%得到痊愈;8.70%例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短时间内恢复健康;0.43%例患者在出院后没有服用消炎药,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胆结石是很容易治疗的疾病,如果一旦出现症状,及时进行治疗,接受护理,很快便可痊愈.

    作者:曲春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测评工具的应用进展

    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第5期慢性肾脏病,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由此产生的ESRD患者逐年递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和延长ESRD患者生命的过渡方法[1].虽然肾移植是ESRD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受费用昂贵、肾脏供给、风险大以及移植后并发症等因素限制,MHD就成为ESRD患者维持生命有效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法[2-4].在美国约有93.6%的ESRD患者依靠MHD维持生命[5],欧洲46%~98%的患者选择进行MHD[6],而我国接受MHD治疗的ESRD患者高达89.5%[7],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CNRDS)显示,中国2014年血液透析患者已达到403716人[8].MHD作为一种有创的终身替代治疗方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延长了患者生命,但它不能完全代替肾脏功能[9],患者仍会出现贫血、高血压、肾性骨病、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发生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发热、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在这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下患者极易遭受乏力、皮肤瘙痒、关节疼痛、食欲减退、水肿等症状的困扰.

    作者:陈作伟;齐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

    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后调查2013年1月1日~5月31日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对结果的存在问题提出改善计划并实施,再次调查2013年6月1日~10月1日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后,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由5.56%降至0%.结论:对住院患者开展预防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胃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管理的质量,并切实减少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严凤娇;胡丽茎;张蕾;吴洁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银川地区不同职业人群健康体检代谢相关性疾病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职业人群健康体检代谢相关指标及代谢性疾病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在宁夏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银川市某区1435例市民为调查对象,分析不同职业人群中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BMI等代谢性疾病指标检出情况.结果:不同职业相比,高血压检出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相比,超重及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相比,超重及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检出率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性疾病在我区在职人员中普遍存在,尽早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慢病风险和发病率意义重大.

    作者:赵茜;孟岚;董建伟;张宏;吕永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治疗的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结果:中年人、情志失常、饮食不洁、病程3个月及以上、饮食不规律和心理状态异常为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危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热证、脾胃虚寒证、痰气交阻证、胃热阴虚证.结论:针对年龄、情志失常、病程、饮食和心理状态等胃食管反流病高危因素,采取积极应对和治疗措施,并针对中医证型采取治疗方案.

    作者:袁奕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臭氧大自血治疗失眠临床护理

    失眠是引发精神及躯体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40-50岁中年人占多数.采取臭氧大自血疗法进行治疗,2-3天1次,10次1个疗程.采用综合方法实施整体护理,25名失眠患者痊愈.

    作者:申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102例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探讨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20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并且未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护人员只对其进行短期的回访,来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观察组同样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但该组患者参与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加为微信好友,要求患者把自己的情况及时向家庭医生团队报告,并根据患者的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经过一年后,我们对于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检查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以及并发症都有着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满足P 小于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十分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建议对糖尿病康复期的患者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作者:滕荷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为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热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优良率为91.89%相比于对照组的78.38%,观察组优良率明显更高,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30%相比于对照组的83.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得改善,治愈率得到了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青年隐源性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患有隐源性脑卒中并且合并了卵圆孔未闭症状的青年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心得.方法:随机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隐源性脑卒中并且合并了卵圆孔未闭症状的患者当中择取50名青年患者,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25),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在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方式上加以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终护理效果并做以总结.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治疗依从性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患有隐源性脑卒中并且合并了卵圆孔未闭症状的青年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以及负面心理,令患者更加满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桂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新进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全身骨骼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常见骨科疾病,POP多发于老年人群、绝经女性,容易引发脆性骨折、四肢骨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目前,POP的临床治疗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POP的流行病学特征、危害、诊断方法及标准、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相关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旨在为POP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王春凯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1例急性间质性肺炎合并双侧气胸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总结1例急性间质性肺炎合并双侧气胸病人的抢救与护理.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期间重点应做好以下几点护理:观察有无副作用,防止继发感染,加强皮肤管理等.经过精心护理,此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高了终末期生活质量.

    作者:王维凤;李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提高老年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水平探讨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试验组应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腰背功能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腰椎压缩骨折中应用椎体成形术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德峰;贾福森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试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瘁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瘁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期间就诊的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的主要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早期护理干预则为观察组的主要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2周及4周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瘁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有积极影响,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实习护生护理差错的早期干预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走向社会的必经阶段.然而,由于学生自身及带教老师等因素,均给临床带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使护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实习中得到强化与升华,保证临床带教质量,是带教工作的主要责任和目标,也是护理管理者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我们科室在进行早期干预在预防护理差错中取得显著成效,现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临床护理带教管理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王敏;马丽;韩思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护理作用探讨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黄疸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46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23例)与实验组(n=23例),将予以常规护理患儿作为参照组,将予以综合性护理患儿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经不同护理后两组黄疸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黄疸患儿护理有效率、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退黄时间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中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李德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