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研究

陈丽娟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 传统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主要对比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以及传统护理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急诊科室接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主要应用传统护理进行急诊抢救,观察组则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两组抢救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得出具体的比较结果.结果:在诊断、等待、治疗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患者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的成功率.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复发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的复发率,以上结果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过程,相比传统的护理模式,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显示提升疾病的抢救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以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优化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设计

    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以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途径.文章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完成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这一过程,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合作与交流,使师生之间的课堂地位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

    作者:孙娇;何海涛;王澍;费瑞;陈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IABP支持下行高危PCI术后监测与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期间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高危急诊PCI术中使用IABP的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结果:7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PCI术前或术中应用了IABP顺利完成PCI手术.结论:术后严密监测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是IABP成功实施的保证.

    作者:赵来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护理工作量测量的方法

    目的:在护理工作量测量中采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查看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资料收集和科研调查等方式,并采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对护理工作量进行了初步的统计调查.随后经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将系统中的主要调查项目及其权重确立下来,并确定获取数据的基本方式.结果:在经过一轮和二轮的资料收集、调查和专家咨询后,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中的主要调查项目定位225项,项目权重范围设置在0.1至18.0之间,以上数据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移动终端、医院信息网络系统、录入数据.结论:通过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可以准确、快速地了解护理工作量的基本情况,且数据来源可靠,权重设置科学,因此结果反馈较为准确.

    作者:张夫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管理,观察组6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蛋白、淋巴细胞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态,对提高患者肿瘤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结局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梦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19.44%)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配合治疗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52.78%),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紧张、抑郁的不良情绪,改善血液透析效果,使其依从性和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樵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我院100例普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2月到2016年10月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经过对应的护理方式后,实验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丁梅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治疗因盆腔炎导致的不孕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在盆腔炎导致的不孕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价值.方法:从中心生殖科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筛选出50例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症患者,排除其他原因致不孕症或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非单纯性输卵管阻塞患者,同时排除子宫畸形或生殖道炎症患者.随机将50例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导丝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导丝介入治疗的基础上使用SLC-006型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照组25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13例输卵管阻塞症状改善,治疗有效率52.00%,观察组25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18例输卵管阻塞症状改善,治疗有效率72.00%,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在治疗因盆腔炎导致的输卵管性不孕症中有确切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董远征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超声刀器械的清洗与保养

    超声刀是近些年医疗中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超声原理产生的超声波来对人体组织等部分进行切割,从而发挥超声波的超强穿透力,尤其是针对肿瘤组织的切割,可以象发挥聚集太阳能利用超声空化的作用来破除病变的肿瘤组织或者其他病变区域.进而让较大能量的超声波转变为热能,提高治疗效果.由于超声刀器械类型较多,结构较为复杂,在使用中和保养中容易出现较多的问题,为了保证超声刀器械的完好,就需要加强对超声刀器械的清洗和保养,从而减少使用中的故障,提高手术成功率[1].

    作者:陈少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护理情况.方法:针对4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归为观察组,将另外40例老年有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归为对照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发病年龄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时发病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多数患者为S-T段下移发病、比例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5.36±2.57(次/分钟),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81.29±2.54(次/分钟),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明显,因此日常应该注重监测护理,加强患者和家属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恶性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栾臻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14年10月17日到2016年3月17日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各34例,对比2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6个维度的分值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单纯的健康指导,可以明显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双萍;火久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将4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23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定期门诊复查(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延续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脊髓损伤患者的ADL评分、膀胱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脊髓损伤患者干预后的ADL评分情况、膀胱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是观察组更少(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积极的延续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曹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肾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肾内科患者共104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联合风险管理,将两组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率为1.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46%,x2=4.875,P=0.027.结论:在肾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风险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宗江萍;刘维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在急诊腹泻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急诊腹泻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急诊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5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x2=6.214,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腹泻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后,治疗有效率98.33%,复发率为3.33%.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疗效显著,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凤强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价值

    目的:针对胆囊结石术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观察其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疼痛护理,而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小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肝癌患者介入疗法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整合在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并实施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共7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其实施结束治疗术后的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并针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实施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介入术后因及早发现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做到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的理想效果.结论:在肝癌患者介入疗法后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凤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糖皮质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来氟米特治疗,试验组中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的疗效.结果:在治疗30d后,试验组的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估(DAS28评分)、C反应蛋白(CRP)与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6d时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治疗中引入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关节肿痛和晨僵症状,减轻其ESR和CRP,有效控制炎症.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促使医疗制度的逐步完善,我们发现医院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路和优势发挥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并没有与医院产业化发展同步.所以需要医院管理者在新形势下,提高对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度,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构建创新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强化医护人员道德思想素质建设从而为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打下基础,大限度提高医院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力.

    作者:张云岭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DNA拓扑异构酶I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DNA拓扑异构酶I的结构特性及作用机制,并对抑制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了近年来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对喜树碱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作者:孙雨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相关性的研究分析

    目的:调查研究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对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做问卷调查.结果:74例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发生阳性率是25.7%,创伤后成长得分67.8±5.4分、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35.2±2.7分;创伤后成长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无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后成长,且不排除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但创伤后成长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未见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张永东;张泮民;王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