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ABP支持下行高危PCI术后监测与护理

赵来春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期间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高危急诊PCI术中使用IABP的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结果:7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PCI术前或术中应用了IABP顺利完成PCI手术.结论:术后严密监测及实施有效的护理是IABP成功实施的保证.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血液科中对接受输血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措施前后,输血总体质量合格率及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结果: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输血总体质量合格率及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在实施之前有所提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输血单合格率和提高输血质量,能够有效保证用血安全和质量,保证患者能够用上健康的血液,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刘新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对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与产后恢复的相关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与产后恢复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阴道分娩产妇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平均分组原则分为两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干预,6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产妇产褥期各项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初产妇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且可改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母乳喂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在急诊腹泻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急诊腹泻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急诊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55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85.45%)(x2=6.214,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腹泻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旭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护理情况.方法:针对4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归为观察组,将另外40例老年有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归为对照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发病年龄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时发病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多数患者为S-T段下移发病、比例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5.36±2.57(次/分钟),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81.29±2.54(次/分钟),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明显,因此日常应该注重监测护理,加强患者和家属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恶性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栾臻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讨环境监测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为有效的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环境检测,对环境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监测的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蔡有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血清胆系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胆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与血清甲胎蛋白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50 例原发性肝癌、40 例肝硬化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胆系酶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与肝硬化的胆系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胆系酶和甲胎蛋白使原发性肝癌总检出率明显提高,同时也可提高甲胎蛋白正常的肝癌阳性检出率.

    作者:吕兴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医养护模式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当今社会,全球老龄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我国的老龄人口多,在全世界老年人口中,约占比20.00%.社会老龄化加剧,亟需培养一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健康需求.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医养护模式下,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希望可以顺应社会老龄化趋势的需要,以促进老龄化社会健康发展.

    作者:杨蕾;郭洪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后,治疗有效率98.33%,复发率为3.33%.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疗效显著,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凤强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试析胆结石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经过临床护理的治愈情况.方法:从我院曾救治的胆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23例作为护理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经医生诊断,确诊为胆结石患者,并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23例患者,经过治疗以及术前、术后的护理,86.06%得到痊愈;8.70%例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短时间内恢复健康;0.43%例患者在出院后没有服用消炎药,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胆结石是很容易治疗的疾病,如果一旦出现症状,及时进行治疗,接受护理,很快便可痊愈.

    作者:曲春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临床康复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GUSS进行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吞咽功能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作者:孙宝莉;杨恩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过程中选择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人数为50名.按照不同的教学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实施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期末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结果:实施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的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 学管理过程中选择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提升教学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相关性的研究分析

    目的:调查研究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对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做问卷调查.结果:74例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发生阳性率是25.7%,创伤后成长得分67.8±5.4分、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35.2±2.7分;创伤后成长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无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后成长,且不排除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但创伤后成长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未见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张永东;张泮民;王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简述基本公共卫生慢病管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的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以下称为慢病)患者人数越来越多,慢病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自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慢病管理(主要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作为重点也被纳入这一国家惠民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慢病管理项目服务要求中提出:为35岁以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每年一次免费体检和四次面对面随访.结合近几年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基本公卫慢病管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简单阐述一下基本公卫慢病管理项目在基层医疗机构实际实施存在的困难.

    作者:付海永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测评工具的应用进展

    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第5期慢性肾脏病,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由此产生的ESRD患者逐年递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和延长ESRD患者生命的过渡方法[1].虽然肾移植是ESRD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受费用昂贵、肾脏供给、风险大以及移植后并发症等因素限制,MHD就成为ESRD患者维持生命有效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法[2-4].在美国约有93.6%的ESRD患者依靠MHD维持生命[5],欧洲46%~98%的患者选择进行MHD[6],而我国接受MHD治疗的ESRD患者高达89.5%[7],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CNRDS)显示,中国2014年血液透析患者已达到403716人[8].MHD作为一种有创的终身替代治疗方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延长了患者生命,但它不能完全代替肾脏功能[9],患者仍会出现贫血、高血压、肾性骨病、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发生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发热、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在这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下患者极易遭受乏力、皮肤瘙痒、关节疼痛、食欲减退、水肿等症状的困扰.

    作者:陈作伟;齐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产程管理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疤痕子宫是指有过子宫手术并手术后在子宫部位留有疤痕的子宫,与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有着直接的关联性.本文主要简单阐述各家对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产程管理与护理研究.

    作者:柏顺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儿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患者资料90例,并选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90例新生儿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5例.对对照组的患者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照料患儿的基础生活以及基础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儿的常规模式基础上加以抚触护理的护理方式进行身体照料,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根据两组患儿的护理排便情况、每日奶量睡眠情况、护理前后的经皮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等等,数据对比得出有效结论.结果: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观察组患儿每日的奶量和睡眠时间都比对照组的情况更加优良,而且排便次数要多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经皮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而观察组的患儿下降情况更加明显.结论:对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抚触护理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排便奶量及身体有关物质含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抚触护理的方式帮助患儿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冀萍;杨丽娟;张瑞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阑尾炎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以围手术期应用的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6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大幅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理评价,为医院创建良好的形象,值得借鉴.

    作者:桑巧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肾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收集肾内科患者共104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联合风险管理,将两组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故发生率为1.9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46%,x2=4.875,P=0.027.结论:在肾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通过风险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宗江萍;刘维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在骨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骨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20例我科收治的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的差异,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骨肿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浅述

    近年来,临床数据显示,以脑梗死、脑出血为代表的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这类疾病普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残疾率.尽管随着近年来医药科技的长足进步,药物治疗显著的降低了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但是仍然有多数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

    作者:焦静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