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测评工具的应用进展

陈作伟;齐艳

关键词:
摘要: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第5期慢性肾脏病,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由此产生的ESRD患者逐年递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和延长ESRD患者生命的过渡方法[1].虽然肾移植是ESRD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受费用昂贵、肾脏供给、风险大以及移植后并发症等因素限制,MHD就成为ESRD患者维持生命有效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法[2-4].在美国约有93.6%的ESRD患者依靠MHD维持生命[5],欧洲46%~98%的患者选择进行MHD[6],而我国接受MHD治疗的ESRD患者高达89.5%[7],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CNRDS)显示,中国2014年血液透析患者已达到403716人[8].MHD作为一种有创的终身替代治疗方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延长了患者生命,但它不能完全代替肾脏功能[9],患者仍会出现贫血、高血压、肾性骨病、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发生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发热、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在这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下患者极易遭受乏力、皮肤瘙痒、关节疼痛、食欲减退、水肿等症状的困扰.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进展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引起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是一种致残率极高的骨关节疾病.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主要文献对各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

    作者:王全灵;胡春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并做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进行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然后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能从不同途径中协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重塑与改善其心功能.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适当减少用药量,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5月-2017 年 5月胆囊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 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恢复指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恢复指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加速康复外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作者:侯瑞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梗死患者118例(所属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各59例,对比2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的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患者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4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75;P=0.031);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15.26±1.89)天明显低于对照组(17.28±2.14)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446,P=0.000).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姚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试析胆结石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经过临床护理的治愈情况.方法:从我院曾救治的胆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23例作为护理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经医生诊断,确诊为胆结石患者,并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23例患者,经过治疗以及术前、术后的护理,86.06%得到痊愈;8.70%例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短时间内恢复健康;0.43%例患者在出院后没有服用消炎药,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胆结石是很容易治疗的疾病,如果一旦出现症状,及时进行治疗,接受护理,很快便可痊愈.

    作者:曲春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37例口服降糖药引起过敏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引起过敏反应的一般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口服降糖药所致过敏反应的文献,根据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对其详细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所致过敏反应的男女比例相当,一般为老年人,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者处理不当可致死亡.结论:医师开具口服降糖药前应详询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后,医务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另外有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时更应小心谨慎.

    作者:刘孟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个体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模式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80例小儿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个小组并为其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2.5%(29/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在呕吐、发热等症状的缓解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迅速康复.

    作者:王金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初探风险因素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风险因素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190例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护理,进而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风险管理护理服务后,其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且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矛盾问题,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对患者加强风险管理护理,可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进而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因而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朴桂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浅述

    近年来,临床数据显示,以脑梗死、脑出血为代表的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这类疾病普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残疾率.尽管随着近年来医药科技的长足进步,药物治疗显著的降低了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但是仍然有多数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

    作者:焦静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预防性护理对减少疫苗接种过程不良反应的效果

    目的:本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在疫苗接种中采用预防性护理对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160例接种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种者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种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接种者不良反应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接种者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种者不良反应程度优于对照组接种者(P<0.05).结论:对乙肝疫苗接种者在接种过程中采用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还能够减轻疫苗接种过程中不良反应程度,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马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规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常规与优质急诊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在院内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4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优质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急诊护理可以有效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雪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分阶段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内瘘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将2013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做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分阶段护理;记录二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如心理状态等的变化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干预效果和心理状况改善效果都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幅度也明显低于另一组,结果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选择常规护理+分阶段护理的效果显著,经此护理方式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的84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以抽签的方式随分为两组,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其并发症和Harri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护理组的Harri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润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儿童变应性鼻炎102例舌下脱敏疗法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究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脱敏疗法治疗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我院确诊为粉尘螨阳性的儿童变应性鼻炎患儿10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舌下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的各症状、以及视觉模拟评分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后患儿的鼻痒、流涕、喷嚏、鼻塞、体征评分、用药评分、症状总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优于患者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变应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对患儿采取舌下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强患儿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杨天文;李柳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基层乡镇医院临床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探究基层乡镇医院临床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对其进行综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的依从性以及血压状况.结果:护理前的依从性明显比护理后的高;护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护理前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层乡镇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控制血压,改善生活习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孙雪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综合性护理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综合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有效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PaO2指标69.3±1.4mmHg,PaCO2指标44.3±1.2mmHg,总有效率92.6%,住院时间7.6±1.5d;对照组患儿PaO2指标60.4±1.6mmHg,PaCO2指标54.5±1.7mmHg,总有效率70.4%,住院时间10.8±1.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崔翡翡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互联网在外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在当前互联网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和网络资源给外科学教学方面也带来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我院开展对互联网和网络技术以及资源等在外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便于更好的利用互联网资源,有效的提高外科学的教学成果.

    作者:张兵钱;唐全;凌斌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小儿养护之道应顺应四时,培养正气

    儿童应天地之气而生,气候的变换随时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人们应顺应四季变化对儿童进行科学保健培养正气,既可促进生长,又可未病而先防.春季防风保肝、夏季防暑护心、长夏除湿健脾、秋季防燥润肺、冬季防寒补肾.

    作者:李琦;雷洁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共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干预组患儿每天睡眠时间和喂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能够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加快早产儿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宋蕾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