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养护之道应顺应四时,培养正气

李琦;雷洁

关键词:儿童, 正气, 顺四时, 治未病, 中医保健
摘要:儿童应天地之气而生,气候的变换随时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人们应顺应四季变化对儿童进行科学保健培养正气,既可促进生长,又可未病而先防.春季防风保肝、夏季防暑护心、长夏除湿健脾、秋季防燥润肺、冬季防寒补肾.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的综合性护理干预

    目的:针对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1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生物制剂治疗,对照组55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心悸、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6%,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应用生物制剂治疗的风湿免疫病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魏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

    目的:将品管圈应用于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对策并予以实施后调查2013年1月1日~5月31日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对结果的存在问题提出改善计划并实施,再次调查2013年6月1日~10月1日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后,住院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由5.56%降至0%.结论:对住院患者开展预防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胃管非计划性拔管预防管理的质量,并切实减少患者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作者:严凤娇;胡丽茎;张蕾;吴洁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骨桥蛋白在基底动脉壁的表达分布及意义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壁上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分组:假手术(sham)组、SAH 12h组、SAH 24h组、SAH 48h组、SAH 72h组、SAH 6d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在各时点(sham组在72h时)灌杀大鼠,取基底动脉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SAH组模型大鼠基底动脉较sham组管腔狭窄,管壁增厚,直径变小,72h时变化明显,6d时重;SAH后基底动脉壁OPN表达增加,表达高峰为二次注血后72h.结论:大鼠SAH模型存在明确的CVS,SAH后OPN在基底动脉壁中的表达上调,以72h时升高为明显并与CVS开始阶段的时相相一致,提示OPN可能参与了CVS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成为临床上预测CVS发生的指标之一.

    作者:余水;余方方;周章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附108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结直肠癌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5例,横结肠切除术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例,Miles术10例,Dixon术69例.结果:全组108例,103例手术成功,5例肿瘤侵犯周围脏器及粘连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2小时,术中出血量平均5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 d,术后3例出现尿潴留症状,无出血、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全组患者随访3~36个月,3年生存率78%.结论:用腹腔镜辅助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康复快等特点,技术可行,可以达到开腹根治术的效果.

    作者:王若天;孙长河;梁振雄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来我院分娩的92例产妇,入选时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依据产妇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行母婴同室婴儿护理期间,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照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3±5.4)分,明显低于观察组(96.9±5.2)分,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产妇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统计分析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情况掌握程度,观察组产妇掌握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母婴同室对婴儿进行护理的时候,借助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提升产妇婴儿护理能力,进一步加深产妇对婴儿护理的掌握程度.

    作者:程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价值

    目的:针对胆囊结石术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观察其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疼痛护理,而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程小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患者资料80例,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模式,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照料,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反应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显示观察组的数据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病概率为7.5%,偏低于对照组的25%.且观察组的治疗中护理中满意度为92.5%,普遍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具有明显的治疗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反应情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舒适护理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该患者的身体照料,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吴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血气胸急诊治疗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并分析舒适护理对于创伤性血气胸在进行急诊治疗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到2016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86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采用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有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观察组又有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焦虑抑郁情况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指标和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配合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直肠外翻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直肠外翻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1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患者进行全面且严密的检查后,我院对直肠癌患者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腺瘤性息肉患者进行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并对患者实施预防性回肠造瘘,术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检查.结果: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完成时间为168.50±11.55min,术中出血量为86.67±4.26mL,另外两种疾病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10.50±17.95min和298.33±17.1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6.67±13.25mL和275.00±14.62mL.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48小时后拔除胃管开始进食,同时开放患者的回肠造瘘,患者在术后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7天至19天.讨论:将直肠外翻技术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手术当中,不仅能够达到切除病灶的目的,还能够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同时降低了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杩栋赫;张燕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乳腺癌合并副肿瘤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症(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s,PN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癌合并PNS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及护理措施,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乳腺癌合并PNS时首发症状可以为感觉、运动及意识状态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抗肿瘤治疗及免疫调节法可获得临床改善.结论:PNS极为罕见,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利于治疗.

    作者:赵姣姣;杨东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试论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6大变化更实用

    在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的现阶段社会中,仍有少数民众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对健康饮食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认识.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主要是以指导居民健康膳食为主,为居民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奠定基础.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应用现状,以及其更新后内容的变化情况.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现阶段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健康饮食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为此,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加以阐述;同时,分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新版核心内容.后,重点研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6大变更内容.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透析用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及血栓的处理

    血液透析通路建立首选自体血管,因其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少,而在临床得到广泛接受,但成熟时间长[1].随着医疗、透析水平的逐渐升高,接受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寿命增加,可供利用的自体血管越来越少,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永久通路之一[1],AVG一年的一期通畅率约为38%,两年约为25%[1-3],狭窄及血栓是导致其急性失功的首要并发症[4-6].本文对AVG狭窄及血栓的发生机制、病理生理学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郭晓青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试述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病案是患者在医院就诊时相关的病历档案,同时也是医生对于各类疾病诊治的详细记录,病案对于患者来说也是其进行保险、伤残鉴定、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评定等方面的法律依据,它对医院医疗科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刘旭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乳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用于乳腺癌围术期的作用.方法:在2015年3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出55例随机分组,55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术区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渗透有助于减轻乳腺癌患者手术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黄亚群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小儿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目的:对颅脑损伤的小儿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对其有效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7年02月到2015年0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小儿患者112例,随机选择6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其采取手术治疗;将余下46例患儿组成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儿住院时间均值为28.1±1.21d,痊愈率为53.03%,对照组的患者住院时间均值为35.4±2.14d,痊愈率为30.44%,两组对比P<0.05.结论:由于患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颅脑受伤后应及时进行治疗,对急性期不稳定患儿采取手术治疗,对病情稳定的患儿采取保守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绍臣;杨峰;高福安;王魁;刘明昌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管理,观察组6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蛋白、淋巴细胞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态,对提高患者肿瘤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结局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梦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观察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

    目的:观察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市妇幼保健院行口腔检查的12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龋齿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龋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采用综合口腔护理干预,不仅能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降低龋齿的发生率,且能有效提高儿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潘菲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科就诊的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运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所有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进行评估.研究105例患者的病历,统计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肿瘤位置以及典型症状,并分析患者住院时间与营养风险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05例患者中具有48.57%(51/105)的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其中56例消化系统癌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55.36%)概率高;51例出现营养风险情况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8.5±2.3)天.结论:晚期肿瘤住院患者中,消化系统癌患者更易出现营养风险情况,并且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患者往往相对于未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患者住院时间越长.

    作者:董海平;霍忠超;苏英;赵李伟;李曼曼;王文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通过试验以探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整个呼吸系统感染治疗当中的治疗疗效,通过实验结果得到试验结论,以为临床医学提供相关的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呼吸系统感染治疗.方法:选择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资料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人数均为50例.在整个试验过程当中,观察组的50例患者存在呼吸系统感染的情况,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则不存在呼吸系统感染的情况,其身体各方面相关数据一切正常.对这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检查以探究两组患者的有关身体数据差距,得出有效结论.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后,监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身体反映情况,显示出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治疗之后其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的患者各项数据水平均低于观察组.结论:对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查具有非常明显的诊断作用和医疗价值,能够对患者的身体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检测和有效评价,有助于帮助患者进行呼吸系统的感染治疗,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的方式帮助患者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以早日恢复身体健康,重获新生.

    作者:陈敏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提高老年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水平探讨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试验组应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腰背功能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腰椎压缩骨折中应用椎体成形术可有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徐德峰;贾福森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