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7例口服降糖药引起过敏反应的文献分析

刘孟雪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皮疹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引起过敏反应的一般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口服降糖药所致过敏反应的文献,根据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对其详细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所致过敏反应的男女比例相当,一般为老年人,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者处理不当可致死亡.结论:医师开具口服降糖药前应详询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后,医务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另外有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时更应小心谨慎.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抗结核药物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数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胸腔穿刺引流处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抗结核药物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胸水吸收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胸膜增厚厚度小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FVC及FEV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阅;韩子静;刘浪涛;郑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浅谈如何对ICU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通过方法将我院ICU2016年-2017年收治老年骨科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优质护理[2].探讨和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发生非计划性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患者发生压疮、跌倒、坠床、液体外渗、烫伤、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我院ICU收治老年骨科患者的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老年骨科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荣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在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实施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6.00%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0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8.00%,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实施优质护理,能整体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瑞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19.44%)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配合治疗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52.78%),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紧张、抑郁的不良情绪,改善血液透析效果,使其依从性和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樵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讨环境监测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为有效的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环境检测,对环境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监测的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蔡有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中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中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未实施健康教育的854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的876例患者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对传染病基本知识掌握度和本院传染病防控措施的满意度.结果:整理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经过系统地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患者传染病患病率降低为1.1%,效果显著,P<0.05.同时,患者对传染病基础知识及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由70.4%提高至93.9%,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在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中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提升患者对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该方案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琴;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方位关怀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优良率分别为93.10%和72.41%,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患儿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品管圈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对品管圈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产科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品管圈实施后)收治的112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设为研究组.另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品管圈实施前)我院产科所收治的10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9%,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6.67%,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提升风险管理质量,进一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产妇、新生儿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孙美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臭氧大自血治疗失眠临床护理

    失眠是引发精神及躯体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40-50岁中年人占多数.采取臭氧大自血疗法进行治疗,2-3天1次,10次1个疗程.采用综合方法实施整体护理,25名失眠患者痊愈.

    作者:申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试述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

    病案是患者在医院就诊时相关的病历档案,同时也是医生对于各类疾病诊治的详细记录,病案对于患者来说也是其进行保险、伤残鉴定、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事故评定等方面的法律依据,它对医院医疗科研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医院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刘旭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性激素对肛周脓肿发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肛周脓肿是外科常见的肛周感染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多为非特异性脓肿.其的发病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性激素、细菌感染、炎症因子等,下面我们从性激素的角度对这类非特异性脓肿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范新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儿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护理的理念和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其治疗效果.从患儿的情况考虑,儿童本身心智发展就不健全,加上生病期间他们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而静脉输液作为临床当中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儿科护理当中一项基础性也是较有难度的操作.患儿对于输液通常会有一定的害怕和恐惧心理,因而在儿科当中经常会见到患儿由于害怕疼痛或者是由于内心的紧张而拒绝输液.这种抗拒不仅导致护士和患儿之间不能够较好的配合进行输液,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和减少一次性输液成功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能够较好的使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输液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家长和护士间的纠纷.

    作者:席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炙甘草汤加减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的66.67%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郑德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结核性脓胸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评价

    目的:探究结核性脓胸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式,时间段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来进行分组,单号观察组(n=30),结合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治疗和护理;双号对照组(n=30),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分别观察两组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例(6.66%),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1例(36.6%),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明显(X2=9.2541;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0.0%),比较后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2381;P<0.05).结论:结合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来对结核性脓胸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而且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赵青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37例口服降糖药引起过敏反应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引起过敏反应的一般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口服降糖药所致过敏反应的文献,根据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对其详细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所致过敏反应的男女比例相当,一般为老年人,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者处理不当可致死亡.结论:医师开具口服降糖药前应详询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后,医务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另外有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时更应小心谨慎.

    作者:刘孟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50例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失眠现在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处于工作、生活奋斗中的青中年人,从临床表现来看,失眠主要是指以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再入睡困难为主的疾病.如果失眠情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治疗,将直接影响人体身心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如何选择合适、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失眠的手段成为临床医生的主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50例.

    作者:王娟;齐锡友;谢春荣;董致郅;李祥舒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比较

    结肠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多发消化道肿瘤,该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比较高,同时复发率也高,容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造成威胁.对于结肠癌来说,外科手术史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它的创伤比较大,恢复时间慢,在局部上的发病率也高.在手术过程中,在锐性分离结肠系膜时会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挤压,从而造成患者的肿瘤细胞转移.本文主要探究了完整节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在结肠癌上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的医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于文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讨需氧菌性阴道炎临床微生态研究及治疗效果

    目的:针对需氧菌性阴道炎探讨其在临床微生态中的研究和展开治疗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妇科科室收治患有阴道炎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展开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并探讨治疗效果.结果:80例确诊为感染了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有大约32.50%(26/80)的患者确诊为单纯性需氧菌性阴道炎;剩下67.50%(54/80)的患者确诊为混合型需氧菌性阴道炎.结论:针对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对其应该展开多种细菌检查,确诊患者感染情况后选择佳治疗方案,患者方能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是继肿瘤之后的第三类非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每3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截肢,糖尿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临床观察,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都控制良好,出院后因种种原因,血糖常常居高不下,导致反复住院.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对患者要做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让他们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的自觉性和能力,减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作者:陈玉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5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急救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时间为(62.63±4.28)min,对照组的急救时间为(142.06±4.15)min,两组比较,数据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98.22%、82.14%,数据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护理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尽快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期,建议临床对急诊外科的患者应用前瞻性护理模式.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