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如何对ICU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

王荣华

关键词:老年, 骨科患者, 优质护理
摘要:通过方法将我院ICU2016年-2017年收治老年骨科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整体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给优质护理[2].探讨和比较两组老年患者发生非计划性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患者发生压疮、跌倒、坠床、液体外渗、烫伤、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我院ICU收治老年骨科患者的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老年骨科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对比探讨

    目的:观察并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AMI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后者在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并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AMI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可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明博;郑柠;刘瑾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脏手术围术期患儿,分为究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5±1.6)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8±3.3)天(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3.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和8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缩短其住院时间,提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李林玲;杨艳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加速康复理念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的应用进展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也被称为快通道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或快速康复外科,指为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术后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再入院风险,同时降低住院费用.它的目标主要靠麻醉、微创手术、以及围手术期护理3个环节来实现.现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从术前健康宣教、术前禁食禁饮、术前皮肤准备、术中及术后预防低体温、引流管及导尿管的护理、术后早期进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出院管理八个方面论述了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新理念.

    作者:陈海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并做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进行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然后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能从不同途径中协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重塑与改善其心功能.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适当减少用药量,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科就诊的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运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所有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进行评估.研究105例患者的病历,统计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肿瘤位置以及典型症状,并分析患者住院时间与营养风险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05例患者中具有48.57%(51/105)的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其中56例消化系统癌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55.36%)概率高;51例出现营养风险情况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8.5±2.3)天.结论:晚期肿瘤住院患者中,消化系统癌患者更易出现营养风险情况,并且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患者往往相对于未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患者住院时间越长.

    作者:董海平;霍忠超;苏英;赵李伟;李曼曼;王文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护理情况.方法:针对4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归为观察组,将另外40例老年有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归为对照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发病年龄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时发病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多数患者为S-T段下移发病、比例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5.36±2.57(次/分钟),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81.29±2.54(次/分钟),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明显,因此日常应该注重监测护理,加强患者和家属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恶性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栾臻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50例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失眠现在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尤其多见于处于工作、生活奋斗中的青中年人,从临床表现来看,失眠主要是指以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再入睡困难为主的疾病.如果失眠情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治疗,将直接影响人体身心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如何选择合适、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失眠的手段成为临床医生的主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不寐50例.

    作者:王娟;齐锡友;谢春荣;董致郅;李祥舒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相关性的研究分析

    目的:调查研究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对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做问卷调查.结果:74例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发生阳性率是25.7%,创伤后成长得分67.8±5.4分、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35.2±2.7分;创伤后成长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无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后成长,且不排除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但创伤后成长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未见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张永东;张泮民;王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IL-37在炎症相关疾病中的新进展

    IL-37是IL1家族成员,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对近期IL-37及其在相关疾病中的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在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实施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6.00%明显高于研究组的6.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8.0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8.00%,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实施优质护理,能整体提升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瑞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讨环境监测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为有效的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环境检测,对环境的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本文通过分析环境监测的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蔡有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血液透析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个体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19.44%)明显低于对照组(75.00%),配合治疗率(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52.78%),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紧张、抑郁的不良情绪,改善血液透析效果,使其依从性和满意度得到提高.

    作者:樵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透析用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狭窄及血栓的处理

    血液透析通路建立首选自体血管,因其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少,而在临床得到广泛接受,但成熟时间长[1].随着医疗、透析水平的逐渐升高,接受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的寿命增加,可供利用的自体血管越来越少,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永久通路之一[1],AVG一年的一期通畅率约为38%,两年约为25%[1-3],狭窄及血栓是导致其急性失功的首要并发症[4-6].本文对AVG狭窄及血栓的发生机制、病理生理学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郭晓青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价值评估

    目的: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例初次献血者(2016年2月17日到2017年2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不实施强化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强化心理干预),各100例,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初次献血人员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9.00%,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对初次献血者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献血反应,使献血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值得研究.

    作者:刘海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后,治疗有效率98.33%,复发率为3.33%.结论: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疗效显著,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凤强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小儿腰穿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小儿腰穿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腰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本组患者后腰背部探讨原因,并针对所得疼痛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本次研究90例腰穿患儿中,共计19例发生后腰背部疼痛情况,发生率为21.11%.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患儿心理因素、体位情况、依从性高低、脑脊髓压力、穿针进行情况等.结论:在对实施腰穿术治疗的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时,结合已知导致患儿后腰背部疼痛具体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能有效减少患儿疼痛发生率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琴;孔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产妇的人性化护理方法,观察其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84例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常规护理组与人性化护理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2例.对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人性化护理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人性化护理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以提高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并降低其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刘芳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生殖中心宫腔镜检查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生殖中心宫腔镜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自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共108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82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宫腔镜检查手术,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完善护理配合可提高宫腔镜在辅助生殖技术检查手术中的安全性.

    作者:王雪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初探风险因素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风险因素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190例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护理,进而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风险管理护理服务后,其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且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矛盾问题,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对患者加强风险管理护理,可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进而达到提高护理水平的目的,因而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朴桂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的64例阴道分娩产妇做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有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对照组的产后出血率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加强对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的出血率,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娟;张翠荣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