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速康复理念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的应用进展

陈海艳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 骨科,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也被称为快通道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或快速康复外科,指为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术后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再入院风险,同时降低住院费用.它的目标主要靠麻醉、微创手术、以及围手术期护理3个环节来实现.现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从术前健康宣教、术前禁食禁饮、术前皮肤准备、术中及术后预防低体温、引流管及导尿管的护理、术后早期进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出院管理八个方面论述了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新理念.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血栓通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l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0.5g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血栓通静滴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20ug静脉滴注,总疗程为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侯丽婷;于松梅;侯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102例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探讨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20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并且未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护人员只对其进行短期的回访,来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观察组同样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但该组患者参与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加为微信好友,要求患者把自己的情况及时向家庭医生团队报告,并根据患者的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经过一年后,我们对于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检查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以及并发症都有着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满足P 小于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十分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建议对糖尿病康复期的患者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作者:滕荷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科重症监护室患儿5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方位关怀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情况、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优良率分别为93.10%和72.41%,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应用全方位关怀式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患儿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金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一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护理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以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病因为ATP7B基因突变使其表达产物P型铜转运ArIP酶功能缺陷而使胆汁排铜减少,导致肝脏及脑等组织中铜沉积而产生毒性损伤[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一般将WD分脑型、肝型和混合型.脑型以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为主,是临床中为常见的类型,此病病情发展缓慢,治疗以驱铜、阻止铜的吸收为主,是目前对症治疗有效的遗传病之一.其疗效与开始治疗的时间、饮食控制、是否坚持长期服药密切相关[2],故加强对WD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钱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对于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为了能够研究优质护理对于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感的影响.方法:选取院内94例患者,按照时间将其划分为两个小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优质护理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感情况,分析优质护理对于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结论:优质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方法,无论是在24小时候的疼痛感还是72小时之后的疼痛感,都要优于常规护理方法.因此,应当加强优质护理方法的推广.

    作者:周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分析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单纯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流产联合刮宫与单纯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冕宁县巨龙中心卫生院收治的120例终止早孕妇女,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药物流产终止早孕,研究组患者予以药物流产联合刮宫终止早孕,并比较不同组完全流产率、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在完全流产率方面,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流产相比,药物流产联合刮宫对终止早孕具有较好的效果,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作者:何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14年10月17日到2016年3月17日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各34例,对比2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6个维度的分值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单纯的健康指导,可以明显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双萍;火久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针药并用治疗缺乳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针药并用治疗缺乳120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两年期间至我院住院收治的产后缺乳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下乳涌泉汤进行临床常规的药物治疗,而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同对照组相同中药汤药治疗的前提下,联用针灸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49,81.6%)相对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56,93.3%)低了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患者出现呕吐、失眠、恶心等不良情况进行记录可知,观察组的出现不良症状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产妇缺乳不仅临床治疗的安全系数高,而且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需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3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15例,观察组全部患者均行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其所接受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作者:张继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理干预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儿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护理的理念和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其治疗效果.从患儿的情况考虑,儿童本身心智发展就不健全,加上生病期间他们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而静脉输液作为临床当中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儿科护理当中一项基础性也是较有难度的操作.患儿对于输液通常会有一定的害怕和恐惧心理,因而在儿科当中经常会见到患儿由于害怕疼痛或者是由于内心的紧张而拒绝输液.这种抗拒不仅导致护士和患儿之间不能够较好的配合进行输液,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和减少一次性输液成功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能够较好的使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输液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家长和护士间的纠纷.

    作者:席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2015年2月到2016年10月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n=5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做好饮食和并发症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对应的护理方式后,对照组患者中,10例不满意.实验组中,3例不满意.可得,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8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丁蕾蕾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干预在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中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在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中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未实施健康教育的854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的876例患者为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对传染病基本知识掌握度和本院传染病防控措施的满意度.结果:整理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经过系统地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患者传染病患病率降低为1.1%,效果显著,P<0.05.同时,患者对传染病基础知识及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由70.4%提高至93.9%,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在结核、艾滋病及乙肝传染病中预防控制的应用效果显著,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提升患者对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该方案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琴;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常规和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常规与优质急诊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在院内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4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优质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急诊护理可以有效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雪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及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了解西药药剂在临床使用中的应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简要探讨,并制定相关预防对策.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随机抽取医院药房数据库西药处方,分析本院药剂合理应用情况.结果:药剂不合理应用的因素种类较多,总结归纳为调剂差错、处方差错和药房管理不善;经过加强管理措施后,用药合理率有明显提高.结论:了解西药药剂临床应用情况,对不合理应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做出必要的管理措施是减少药物制剂不合理应用的前提.

    作者:张慧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接诊时间、急救时间、确定治疗方案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2.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玉梅;孙宝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银川地区不同职业人群健康体检代谢相关性疾病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职业人群健康体检代谢相关指标及代谢性疾病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在宁夏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银川市某区1435例市民为调查对象,分析不同职业人群中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BMI等代谢性疾病指标检出情况.结果:不同职业相比,高血压检出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相比,超重及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相比,超重及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检出率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性疾病在我区在职人员中普遍存在,尽早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慢病风险和发病率意义重大.

    作者:赵茜;孟岚;董建伟;张宏;吕永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浅述

    近年来,临床数据显示,以脑梗死、脑出血为代表的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这类疾病普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残疾率.尽管随着近年来医药科技的长足进步,药物治疗显著的降低了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但是仍然有多数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

    作者:焦静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个体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模式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80例小儿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个小组并为其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分别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2.5%(29/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在呕吐、发热等症状的缓解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迅速康复.

    作者:王金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以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4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7.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75;P=0.031);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15.26±1.89)天明显低于对照组(17.28±2.14)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446,P=0.000).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应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作者:姚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医养护模式下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当今社会,全球老龄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我国的老龄人口多,在全世界老年人口中,约占比20.00%.社会老龄化加剧,亟需培养一批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以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健康需求.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医养护模式下,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希望可以顺应社会老龄化趋势的需要,以促进老龄化社会健康发展.

    作者:杨蕾;郭洪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