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军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外科伤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对1350例对照组患者的外科伤口感染与1260例实验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伤口感染51例,感染率为3.8%,实验组伤口感染6例,感染率为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规范无菌操作,加强手术室管理和术后伤口护理,可有效降低外科伤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冬娣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小儿腰穿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腰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本组患者后腰背部探讨原因,并针对所得疼痛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本次研究90例腰穿患儿中,共计19例发生后腰背部疼痛情况,发生率为21.11%.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患儿心理因素、体位情况、依从性高低、脑脊髓压力、穿针进行情况等.结论:在对实施腰穿术治疗的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时,结合已知导致患儿后腰背部疼痛具体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能有效减少患儿疼痛发生率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琴;孔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整合在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并实施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共7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其实施结束治疗术后的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并针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实施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介入术后因及早发现问题,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做到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的理想效果.结论:在肝癌患者介入疗法后针对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凤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并做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分别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进行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然后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能从不同途径中协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重塑与改善其心功能.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适当减少用药量,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儿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患者资料90例,并选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90例新生儿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5例.对对照组的患者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照料患儿的基础生活以及基础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儿的常规模式基础上加以抚触护理的护理方式进行身体照料,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根据两组患儿的护理排便情况、每日奶量睡眠情况、护理前后的经皮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等等,数据对比得出有效结论.结果: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观察组患儿每日的奶量和睡眠时间都比对照组的情况更加优良,而且排便次数要多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经皮黄疸指数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明显下降,而观察组的患儿下降情况更加明显.结论:对新生儿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抚触护理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患儿的排便奶量及身体有关物质含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抚触护理的方式帮助患儿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冀萍;杨丽娟;张瑞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并总结其护理情况.方法:针对40例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归为观察组,将另外40例老年有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归为对照组.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情况,可见观察组患者发病年龄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时发病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多数患者为S-T段下移发病、比例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65.36±2.57(次/分钟),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心率为81.29±2.54(次/分钟),两组比较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明显,因此日常应该注重监测护理,加强患者和家属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恶性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栾臻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针对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1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生物制剂治疗,对照组55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心悸、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6%,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应用生物制剂治疗的风湿免疫病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魏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来氟米特治疗,试验组中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后的疗效.结果:在治疗30d后,试验组的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估(DAS28评分)、C反应蛋白(CRP)与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6d时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治疗中引入与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关节肿痛和晨僵症状,减轻其ESR和CRP,有效控制炎症.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针药并用治疗缺乳120例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两年期间至我院住院收治的产后缺乳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下乳涌泉汤进行临床常规的药物治疗,而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同对照组相同中药汤药治疗的前提下,联用针灸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49,81.6%)相对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56,93.3%)低了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患者出现呕吐、失眠、恶心等不良情况进行记录可知,观察组的出现不良症状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产妇缺乳不仅临床治疗的安全系数高,而且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接诊时间、急救时间、确定治疗方案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2.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玉梅;孙宝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需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3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15例,观察组全部患者均行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其所接受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各项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情况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加以推广.
作者:张继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本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在疫苗接种中采用预防性护理对减少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的160例接种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种者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种者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接种者不良反应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程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接种者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种者不良反应程度优于对照组接种者(P<0.05).结论:对乙肝疫苗接种者在接种过程中采用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还能够减轻疫苗接种过程中不良反应程度,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马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管理,观察组6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清蛋白、淋巴细胞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态,对提高患者肿瘤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结局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梦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中以中职为主的护理专业人员培养机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在新时期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加,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和办学规模不断增加,高职高专逐步发展成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基地.但是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中还存在些许问题.例如许多高校教过于关注学生职业技能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教学工作,忽略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等.因此研究护理专业教育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对于提升高职高专护理人员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江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对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护理中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62例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患者的护理中引入快速康复理念更利于患者提高恢复速度,并可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因而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辉;周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对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并总结其对策.方法:选取276例2014年4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对上述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是否出现助产士护理风险分为参照组(未发生风险事件的205例)和风险组(发生风险事件的产妇71例),对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参照组和风险组产妇在对分娩知识的的了解程度、助产士自身素质、护理管理因素以及助产士职业因素等方面对比,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娩知识的的了解程度、助产士自身素质、护理管理因素以及助产士职业因素等方面为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的常见因素,因此要对上述风险因素进行正确认识,并给予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防范,对护理风险进行有效避免或降低,真正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田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阿维菌素中毒的抢救.方法:对1例重度阿维菌素中毒救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普通病房后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结论:阿维菌素目前尚无解毒药,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李晶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心脏手术围术期患儿,分为究组与对照组,分别实施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5±1.6)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8±3.3)天(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3.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0%和8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缩短其住院时间,提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李林玲;杨艳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63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2:63例手术中260例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7-70分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约10-55毫升,术后7天恢复工作,术后3个月回访均无异常感觉,腹部无明显手术瘢痕,2例因腹腔粘连而行三孔胆囊切除术,1例因不耐受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下难以完成手术,改行开腹手术,其余260例均顺利完成.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手术瘢痕不明显.
作者:孙伟君;魏明;董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索.方法:抽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之间68例我院秋冬季腹泻患儿,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全部68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并且分别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和常规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结束一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痊愈与有效例数共为31例,占比91.17%,对照组患儿痊愈与有效例数共为24例,占比70.58%,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喜炎平注射液应用于对小儿秋冬季腹泻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春利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