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玲;杨艳波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患者资料80例,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模式,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照料,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反应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显示观察组的数据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病概率为7.5%,偏低于对照组的25%.且观察组的治疗中护理中满意度为92.5%,普遍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具有明显的治疗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反应情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舒适护理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该患者的身体照料,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吴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针对风湿免疫病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110例风湿免疫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生物制剂治疗,对照组55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55例,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心悸、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6%,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应用生物制剂治疗的风湿免疫病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魏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肺癌具有很高的骨转移倾向,在初次诊断时即有较高的骨转移率,所以肺癌患者早期筛查骨转移对肺癌的分期、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临床常用的骨转移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转移瘤早期即有较高的检出率,辅以X线平片、CT、MRI等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笔者就肺癌骨转移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综合,为临床早期诊断骨转移瘤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郭倩;文鑫;黄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膝半月板受损之后,采用关节镜和MRI进行诊断的异同以及二者的不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膝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案例资料80例,分别在关节镜以及MRI的辅助下进行受损级别的确定,对比两种手段所显示出来的结果差异.结果:MRI信号显示,80例膝半月板受损患者当中,有一级损伤患者23例,二级损伤患者34例,三级损伤患者23例;关节镜观察结果显示,一级损伤患者有24例,二级损伤患者30例,三级损伤患者26例.可见MRI信号测试的准确性为91.2%,敏感性为90%.结论:在诊断膝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受损程度时,采用MRI技术对于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以及定位患者的损伤类别、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方案上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一手段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
作者:郎岩;孙金锋;霍丙胜;师彦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共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干预组患儿每天睡眠时间和喂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护理中,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能够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长,加快早产儿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宋蕾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术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06月-2017年06月内收治的100例心搏骤停急诊救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的抢救时间将之分为实验组(5min内接受急救的患者;77例)和对照组(5min后接受急救的患者;23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1)100例患者中有77例患者心肺复苏急救成功,占总人数的77.0%;(2)实验组的77例患者中急救成功63例,占该组总人数的81.8%;对照组的23例患者中急救成功14例,占该组总人数的60.9%.5min内接受急救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5min后接受急救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血压恢复)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肺复苏术在急诊救治心搏骤停患者中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急救时间越早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越高,因而在落实急诊救治患者抢救时,既要科学、合理的运用心肺复苏术,还要重视急救时间.
作者:纪文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经过临床护理的治愈情况.方法:从我院曾救治的胆结石患者中随机抽取23例作为护理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经医生诊断,确诊为胆结石患者,并经过患者及家属同意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结果:23例患者,经过治疗以及术前、术后的护理,86.06%得到痊愈;8.70%例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短时间内恢复健康;0.43%例患者在出院后没有服用消炎药,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胆结石是很容易治疗的疾病,如果一旦出现症状,及时进行治疗,接受护理,很快便可痊愈.
作者:曲春静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产妇的人性化护理方法,观察其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84例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设常规护理组与人性化护理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42例.对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人性化护理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人性化护理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可以提高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并降低其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刘芳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壁上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分组:假手术(sham)组、SAH 12h组、SAH 24h组、SAH 48h组、SAH 72h组、SAH 6d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在各时点(sham组在72h时)灌杀大鼠,取基底动脉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SAH组模型大鼠基底动脉较sham组管腔狭窄,管壁增厚,直径变小,72h时变化明显,6d时重;SAH后基底动脉壁OPN表达增加,表达高峰为二次注血后72h.结论:大鼠SAH模型存在明确的CVS,SAH后OPN在基底动脉壁中的表达上调,以72h时升高为明显并与CVS开始阶段的时相相一致,提示OPN可能参与了CVS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成为临床上预测CVS发生的指标之一.
作者:余水;余方方;周章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为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热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优良率为91.89%相比于对照组的78.38%,观察组优良率明显更高,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30%相比于对照组的83.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得改善,治愈率得到了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所起到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20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并且未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护人员只对其进行短期的回访,来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观察组同样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但该组患者参与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加为微信好友,要求患者把自己的情况及时向家庭医生团队报告,并根据患者的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经过一年后,我们对于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检查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对于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以及并发症都有着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满足P 小于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十分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建议对糖尿病康复期的患者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作者:滕荷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医疗认知行为问卷调查.方法:收取本社区50例既往曾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直至2017年5月,使用本社区自制问卷对50例患者进行调查,了解其对高尿酸血症认知情况,同时对痛风患者认知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其中5例痛风患者对痛风康复知识以及高尿酸血症知识知晓、2例患者对社区康复知识知晓、3例患者家属对痛风康复知识以及高尿酸血症知识知晓、1例患者家属对社区康复知识知晓、同时90%的患者家属和患者想要了解疾病社区康复知识.结论:通过加强痛风知识教育,能增强痛风患者自我监查意识,减少误治和误诊情况,改善和提高痛风患者预后.
作者:陈曦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小儿康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49例.参照组,给予肠安颗粒治疗,治疗组,联合小儿康颗粒与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临床疗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46/49),参照组为81.6%(40/49),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康颗粒与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凤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产后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产妇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8例.对参照组产妇实施产后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产妇实施促进乳汁分泌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中出现乳房胀痛的产妇数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产妇进行哺乳的时间相比于参照组,明显提前,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后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肿胀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许佩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也被称为快通道外科(Fast track Surgery FTS)或快速康复外科,指为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术后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再入院风险,同时降低住院费用.它的目标主要靠麻醉、微创手术、以及围手术期护理3个环节来实现.现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从术前健康宣教、术前禁食禁饮、术前皮肤准备、术中及术后预防低体温、引流管及导尿管的护理、术后早期进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出院管理八个方面论述了骨科围手术期护理新理念.
作者:陈海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中药灌肠治疗的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2017 年1 月进入我院妇科治疗的59 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29 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实施护理后有效率为 96.67%,护理满意度为 9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接受中药灌肠方案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保证灌肠效果,安全、有效.
作者:孙慧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的64例阴道分娩产妇做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有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对照组的产后出血率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加强对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的出血率,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娟;张翠荣 刊期: 2017年第28期
按照《贵州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规范(试行)》要求,黔西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于2016年9月22日下午组织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王诗帅接种二价脊灰疫苗(bOPV)后发生死亡的事件进行调查核实,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余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76例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量他汀类药物间断治疗,他汀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维持量他汀类药物长期不间断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脂水平;再住院率及治疗费用性价比.结果:他汀类组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他汀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血脂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他汀类组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他汀类组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再住院率及治疗日均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小剂量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且显著降低患者再住院次数及治疗人均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综合性价比高,值得在社区治疗中推广.
作者:王敏;张慧媛;刘海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综合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有效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PaO2指标69.3±1.4mmHg,PaCO2指标44.3±1.2mmHg,总有效率92.6%,住院时间7.6±1.5d;对照组患儿PaO2指标60.4±1.6mmHg,PaCO2指标54.5±1.7mmHg,总有效率70.4%,住院时间10.8±1.3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崔翡翡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