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琳
目的:研究并分析产后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产妇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8例.对参照组产妇实施产后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产妇实施促进乳汁分泌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中出现乳房胀痛的产妇数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产妇进行哺乳的时间相比于参照组,明显提前,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后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肿胀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许佩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前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照料患者,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前骨质疏松患者资料81例,对这81例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身体有关数据,并对其年龄、体质身体指数、膝关节活动状态等等一系列方面进行详细调查,以探究置换前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参与调查的81例患者当中显示骨密度正常的患者有25 例(31%),而骨量减低和骨质疏松的患者分别为 35 例(43%)、21 例(26%).另外,试验结果显示出患者全髋骨密度与年龄、体质量指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230,0.225.患者患骨质疏松的程度与其年龄成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成正相关.结论:与节炎全膝关节置换前骨质疏松患者有关的疾病相关因素因素为:全髋骨密度、年龄、体质量指数等等.在日常防治和后续治疗的时候可以考虑从这些因子着手,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
作者:屈广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第5期慢性肾脏病,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由此产生的ESRD患者逐年递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和延长ESRD患者生命的过渡方法[1].虽然肾移植是ESRD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受费用昂贵、肾脏供给、风险大以及移植后并发症等因素限制,MHD就成为ESRD患者维持生命有效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法[2-4].在美国约有93.6%的ESRD患者依靠MHD维持生命[5],欧洲46%~98%的患者选择进行MHD[6],而我国接受MHD治疗的ESRD患者高达89.5%[7],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CNRDS)显示,中国2014年血液透析患者已达到403716人[8].MHD作为一种有创的终身替代治疗方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延长了患者生命,但它不能完全代替肾脏功能[9],患者仍会出现贫血、高血压、肾性骨病、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发生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发热、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在这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下患者极易遭受乏力、皮肤瘙痒、关节疼痛、食欲减退、水肿等症状的困扰.
作者:陈作伟;齐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疤痕子宫是指有过子宫手术并手术后在子宫部位留有疤痕的子宫,与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有着直接的关联性.本文主要简单阐述各家对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阴道分娩的产程管理与护理研究.
作者:柏顺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在骨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20例我科收治的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焦虑抑郁评分的差异,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骨肿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14年10月17日到2016年3月17日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各34例,对比2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6个维度的分值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单纯的健康指导,可以明显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双萍;火久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术在急诊救治过程中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06月-2017年06月内收治的100例心搏骤停急诊救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的抢救时间将之分为实验组(5min内接受急救的患者;77例)和对照组(5min后接受急救的患者;23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1)100例患者中有77例患者心肺复苏急救成功,占总人数的77.0%;(2)实验组的77例患者中急救成功63例,占该组总人数的81.8%;对照组的23例患者中急救成功14例,占该组总人数的60.9%.5min内接受急救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5min后接受急救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呼吸恢复、血压恢复)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肺复苏术在急诊救治心搏骤停患者中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急救时间越早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越高,因而在落实急诊救治患者抢救时,既要科学、合理的运用心肺复苏术,还要重视急救时间.
作者:纪文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本文就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108例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4例,参照组患者在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床上活动时间、床下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更短,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也更高,均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中,在患者的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将其作为骨科手术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案.
作者:于建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总结1例急性间质性肺炎合并双侧气胸病人的抢救与护理.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期间重点应做好以下几点护理:观察有无副作用,防止继发感染,加强皮肤管理等.经过精心护理,此患者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高了终末期生活质量.
作者:王维凤;李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为了更好地实施实验室质量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提升检验工作效率,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社会公正性[1],增强卫生检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及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要求,对检验采集的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全部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效进行质量控制,提高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对促进卫生检测工作开展,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作者:徐常永 刊期: 2017年第28期
探讨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要点.对8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探查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80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例并发出血,经全面观察、及时抢救护理,均痊愈出院.1例因术后呕吐致鼻胆管脱落,6例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后均治愈,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在术前、术中、术后都有很多影响因素,而有效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效率及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耿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婴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来我院分娩的92例产妇,入选时间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依据产妇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实行母婴同室婴儿护理期间,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照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3±5.4)分,明显低于观察组(96.9±5.2)分,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产妇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统计分析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情况掌握程度,观察组产妇掌握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母婴同室对婴儿进行护理的时候,借助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提升产妇婴儿护理能力,进一步加深产妇对婴儿护理的掌握程度.
作者:程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总结改良腹股沟下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护理.方法:通过150例精索静脉曲张病人的手术配合,包括物品和器械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和显微镜的操作、优质服务、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结果:无一例因术前准备不充分或术中配合不当而影响手术进展.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和显微镜的操作、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谢怡;彭秀银;郑三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在康复医疗机构开展志愿者活动,提高康复治疗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将2015级康复治疗专业40名学生随机分为常规活动组与志愿者专业活动组开展活动,1年后应用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评价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活动前后沟通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活动前后,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沟通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共同参与和传递有效信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机构志愿者活动对学生语言交流技巧、人际关系建立、情绪控制等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都是有利的,特别是在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共同参与和传递有效信息方面的能力提高较明显.
作者:段懿;刘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肿瘤科病人采取舒适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择于我院肿瘤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治疗的7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心理改善状态显著,明显优于一般组,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43%,一般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6.6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病人予以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加快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提升护理满意度,且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费日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分析导乐分娩联合镇痛分娩临床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将80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则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导乐分娩联合分娩镇痛临床护理措施,比较二者效果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数据表明,试验组产妇的总产程、剖宫产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有所降低,而护士满意度、自然分娩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结论:导乐分娩联合分娩镇痛的临床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实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樊承华;马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引起过敏反应的一般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口服降糖药所致过敏反应的文献,根据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对其详细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所致过敏反应的男女比例相当,一般为老年人,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者处理不当可致死亡.结论:医师开具口服降糖药前应详询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后,医务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另外有其他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时更应小心谨慎.
作者:刘孟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6年 5月-2017 年 5月胆囊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 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恢复指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恢复指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加速康复外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作者:侯瑞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主要对比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以及传统护理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急诊科室接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主要应用传统护理进行急诊抢救,观察组则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两组抢救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得出具体的比较结果.结果:在诊断、等待、治疗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患者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的成功率.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复发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的复发率,以上结果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过程,相比传统的护理模式,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显示提升疾病的抢救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在小儿手足口病防治中应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儿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常规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以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以及治愈时间均明显早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防治中应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可取得良好效果,可以使患儿皮疹症状尽快消退,缩短治愈时间,提升临床效率,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爽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