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检测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徐常永

关键词:卫生检测, 信息化管理, 意义作用
摘要:为了更好地实施实验室质量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管理,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提升检验工作效率,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社会公正性[1],增强卫生检测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及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要求,对检验采集的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全部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效进行质量控制,提高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对促进卫生检测工作开展,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等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为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发热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优良率为91.89%相比于对照组的78.38%,观察组优良率明显更高,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30%相比于对照组的83.7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热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得改善,治愈率得到了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的应用疗效,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患者资料80例,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均为40例.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模式,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照料,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反应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显示观察组的数据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病概率为7.5%,偏低于对照组的25%.且观察组的治疗中护理中满意度为92.5%,普遍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在冷循环微波治疗肝癌护理中具有明显的治疗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反应情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因此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舒适护理的护理干预模式进行该患者的身体照料,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吴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血液科中对接受输血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措施前后,输血总体质量合格率及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结果: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输血总体质量合格率及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在实施之前有所提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输血单合格率和提高输血质量,能够有效保证用血安全和质量,保证患者能够用上健康的血液,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刘新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通过防止性措施预防和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2014年7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术前积极控制全身疾病,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运动,并逐步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常规应用抗凝及扩容改善循环对症治疗,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果:实验组术后下肢DVT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h、12h、24hTEG的R和K高于对照组,而CI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和治疗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贺丽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青年隐源性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患有隐源性脑卒中并且合并了卵圆孔未闭症状的青年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心得.方法:随机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确诊为隐源性脑卒中并且合并了卵圆孔未闭症状的患者当中择取50名青年患者,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n=25),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在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方式上加以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终护理效果并做以总结.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实验组的患者在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治疗依从性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于患有隐源性脑卒中并且合并了卵圆孔未闭症状的青年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以及负面心理,令患者更加满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进行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桂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预见性临床护理在AMI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8~2017.8治疗的105例AMI患者,比较护理前后AMI患者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护理后AMI患者的尿量增加、血压及LVEF明显升高.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改善AMI护理效果.

    作者:孔馨慧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直肠外翻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直肠外翻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1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患者进行全面且严密的检查后,我院对直肠癌患者进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腺瘤性息肉患者进行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并对患者实施预防性回肠造瘘,术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检查.结果: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完成时间为168.50±11.55min,术中出血量为86.67±4.26mL,另外两种疾病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10.50±17.95min和298.33±17.1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6.67±13.25mL和275.00±14.62mL.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48小时后拔除胃管开始进食,同时开放患者的回肠造瘘,患者在术后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7天至19天.讨论:将直肠外翻技术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手术当中,不仅能够达到切除病灶的目的,还能够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同时降低了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杩栋赫;张燕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过程中选择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人数为50名.按照不同的教学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实施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期末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结果:实施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的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 学管理过程中选择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提升教学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采用护士分层级的管理模式.分析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中任选护理人员100名,对照组的护理人员50名,以常规方式进行管理(即轮岗制和轮班制);另50例护理人员在常规管理的方式上辅以分层级管理模式,为观察组.针对管理间差异加以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中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P<0.05).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级的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高,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拥有较大的推行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余鲜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血气胸急诊治疗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并分析舒适护理对于创伤性血气胸在进行急诊治疗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到2016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86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采用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有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观察组又有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焦虑抑郁情况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指标和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配合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乳腺癌合并副肿瘤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症(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s,PN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癌合并PNS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及护理措施,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乳腺癌合并PNS时首发症状可以为感觉、运动及意识状态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抗肿瘤治疗及免疫调节法可获得临床改善.结论:PNS极为罕见,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利于治疗.

    作者:赵姣姣;杨东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研究

    目的:主要对比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以及传统护理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急诊科室接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为38例,对照组主要应用传统护理进行急诊抢救,观察组则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两组抢救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得出具体的比较结果.结果:在诊断、等待、治疗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上,观察组患者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的成功率.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心肌梗死复发率为7.89%,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的复发率,以上结果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过程,相比传统的护理模式,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显示提升疾病的抢救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隔姜灸治疗胃脘痛23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研究标准例的32例胃脘痛患者给予隔姜灸治疗.结果:经隔姜灸治疗后,患者的胃脘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隔姜灸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黎明;李萍尚;国菊;杨生玲;石明艳;白永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负担测评工具的应用进展

    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第5期慢性肾脏病,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由此产生的ESRD患者逐年递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和延长ESRD患者生命的过渡方法[1].虽然肾移植是ESRD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受费用昂贵、肾脏供给、风险大以及移植后并发症等因素限制,MHD就成为ESRD患者维持生命有效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法[2-4].在美国约有93.6%的ESRD患者依靠MHD维持生命[5],欧洲46%~98%的患者选择进行MHD[6],而我国接受MHD治疗的ESRD患者高达89.5%[7],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CNRDS)显示,中国2014年血液透析患者已达到403716人[8].MHD作为一种有创的终身替代治疗方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延长了患者生命,但它不能完全代替肾脏功能[9],患者仍会出现贫血、高血压、肾性骨病、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发生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发热、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在这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下患者极易遭受乏力、皮肤瘙痒、关节疼痛、食欲减退、水肿等症状的困扰.

    作者:陈作伟;齐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各科选出86例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操作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金秀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新生儿常规护理及窒息后护理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常规护理及窒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足月分娩新生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Apgar评分将其分为正常新生儿(m=85)和轻度新生儿窒息(n=35,Apgar评分在4-7分范围内),正常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窒息新生儿予以科学有效的窒息抢救,实施强化临床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5例轻度窒息新生儿经过及时有效的窒息抢救和强化护理,仅3例在复苏后出现并发新生儿肺炎的情况,经过针对性护理后恢复正常,无死亡病例,所有新生儿均顺利健康出院.结论:及时有效的窒息抢救治疗和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病死率,促使其健康成长,保障其生命安全.

    作者:李凤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ABO溶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儿.两组患儿均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数据及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总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两组患儿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新生儿ABO溶血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的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珊珊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简述基本公共卫生慢病管项目在实施中存在的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以下称为慢病)患者人数越来越多,慢病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自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慢病管理(主要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作为重点也被纳入这一国家惠民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慢病管理项目服务要求中提出:为35岁以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每年一次免费体检和四次面对面随访.结合近几年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基本公卫慢病管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简单阐述一下基本公卫慢病管理项目在基层医疗机构实际实施存在的困难.

    作者:付海永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制定护理对策.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以及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抑郁和生理疼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马晓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实习护生护理差错的早期干预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护生向护理工作岗位过渡走向社会的必经阶段.然而,由于学生自身及带教老师等因素,均给临床带教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如何克服这些不利因素,使护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实习中得到强化与升华,保证临床带教质量,是带教工作的主要责任和目标,也是护理管理者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我们科室在进行早期干预在预防护理差错中取得显著成效,现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就临床护理带教管理谈谈自己的体会.

    作者:王敏;马丽;韩思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