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珊珊
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第5期慢性肾脏病,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由此产生的ESRD患者逐年递增.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挽救和延长ESRD患者生命的过渡方法[1].虽然肾移植是ESRD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受费用昂贵、肾脏供给、风险大以及移植后并发症等因素限制,MHD就成为ESRD患者维持生命有效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法[2-4].在美国约有93.6%的ESRD患者依靠MHD维持生命[5],欧洲46%~98%的患者选择进行MHD[6],而我国接受MHD治疗的ESRD患者高达89.5%[7],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CNRDS)显示,中国2014年血液透析患者已达到403716人[8].MHD作为一种有创的终身替代治疗方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延长了患者生命,但它不能完全代替肾脏功能[9],患者仍会出现贫血、高血压、肾性骨病、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发生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发热、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在这些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下患者极易遭受乏力、皮肤瘙痒、关节疼痛、食欲减退、水肿等症状的困扰.
作者:陈作伟;齐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1例)和试验组(54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2组护理前后血压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SBP、DBP均显著低于护理前,组间予以统计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血压水平,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作者:代永科;高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急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接诊时间、急救时间、确定治疗方案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2.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玉梅;孙宝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实习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人数为50名.按照不同的教学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实施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期末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结果:实施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的观察组护生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普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 学管理过程中选择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提升教学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急救时间、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个性化院前急诊护理,既可提高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锦连;林国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了解西药药剂在临床使用中的应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简要探讨,并制定相关预防对策.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随机抽取医院药房数据库西药处方,分析本院药剂合理应用情况.结果:药剂不合理应用的因素种类较多,总结归纳为调剂差错、处方差错和药房管理不善;经过加强管理措施后,用药合理率有明显提高.结论:了解西药药剂临床应用情况,对不合理应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做出必要的管理措施是减少药物制剂不合理应用的前提.
作者:张慧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满意度和对策的分析.方法:选取自2015年9月-2017年7月期间的500例患者,在其出院后均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其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并给予相应的对策分析.结果:随访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健康教育以及职业道德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电话随访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疾病的恢复情况并适当给予指导,而且可以了解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不足和较好的地方,给予工作人员信心的同时纠正其错误,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叶树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104例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每组各有52例患者.对基础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低分子肝素钙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
作者:张聪慧;林静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以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途径.文章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完成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输出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这一过程,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合作与交流,使师生之间的课堂地位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移.
作者:孙娇;何海涛;王澍;费瑞;陈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在诊断胆囊结石患者时的准确性,分析漏诊及误诊的原因,优化胆囊结石诊断.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06月内收治的主诉右上腹不适或胆绞痛疑为胆囊结石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并将超声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相比较.结果:(1)超声诊断显示,135例患者中有124例患者为胆囊结石患者;经手术确诊,135例患者中有127例患者为胆囊结石患者.超声诊断的误诊率为3.9%(5例),漏诊率为1.6%(2例).(2)超声诊断检测胆囊结石出现误诊、漏诊的原因比较多样,如结石位于胆囊底部、结石嵌顿于颈部胆囊肿胀发生炎性改变、周围肠道气体干扰、药物性结石等.结论:利用超声诊断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诊断虽然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也存在一定的漏诊、误诊问题,因而临床领域需要深入研究胆囊结石患者的诊断办法,优化超声诊断,以降低胆囊结石诊断的漏诊、误诊率为途径优化胆囊结石疾病的检测.
作者:刘增强 刊期: 2017年第28期
超声刀是近些年医疗中的重要手段,是通过超声原理产生的超声波来对人体组织等部分进行切割,从而发挥超声波的超强穿透力,尤其是针对肿瘤组织的切割,可以象发挥聚集太阳能利用超声空化的作用来破除病变的肿瘤组织或者其他病变区域.进而让较大能量的超声波转变为热能,提高治疗效果.由于超声刀器械类型较多,结构较为复杂,在使用中和保养中容易出现较多的问题,为了保证超声刀器械的完好,就需要加强对超声刀器械的清洗和保养,从而减少使用中的故障,提高手术成功率[1].
作者:陈少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针对需氧菌性阴道炎探讨其在临床微生态中的研究和展开治疗后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妇科科室收治患有阴道炎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展开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并探讨治疗效果.结果:80例确诊为感染了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有大约32.50%(26/80)的患者确诊为单纯性需氧菌性阴道炎;剩下67.50%(54/80)的患者确诊为混合型需氧菌性阴道炎.结论:针对需氧菌性阴道炎患者对其应该展开多种细菌检查,确诊患者感染情况后选择佳治疗方案,患者方能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结核性脓胸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式,时间段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来进行分组,单号观察组(n=30),结合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治疗和护理;双号对照组(n=30),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分别观察两组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例(6.66%),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1例(36.6%),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明显(X2=9.2541;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0.0%),比较后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2381;P<0.05).结论:结合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来对结核性脓胸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而且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赵青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技巧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63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2:63例手术中260例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7-70分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约10-55毫升,术后7天恢复工作,术后3个月回访均无异常感觉,腹部无明显手术瘢痕,2例因腹腔粘连而行三孔胆囊切除术,1例因不耐受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下难以完成手术,改行开腹手术,其余260例均顺利完成.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手术瘢痕不明显.
作者:孙伟君;魏明;董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结肠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多发消化道肿瘤,该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比较高,同时复发率也高,容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造成威胁.对于结肠癌来说,外科手术史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它的创伤比较大,恢复时间慢,在局部上的发病率也高.在手术过程中,在锐性分离结肠系膜时会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挤压,从而造成患者的肿瘤细胞转移.本文主要探究了完整节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在结肠癌上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的医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于文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对妇产科中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进行分析,寻找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本院妇产科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间接受腹部手术并引发切口感染的113例病例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接受腹部手术但未引发切口感染的113例病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资料,分析病人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发现,研究组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具有复杂多样性,外在原因包括手术原因和用药原因等,内在原因包括病人自身的年龄、体重、血红蛋白浓度等.结论:妇产科中病人接受腹部手术后引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原因具有复杂多样性,而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对病人实施相关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人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确保病人身心的健康恢复.
作者:方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用于乳腺癌围术期的作用.方法:在2015年3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出55例随机分组,55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术区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渗透有助于减轻乳腺癌患者手术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黄亚群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血液科中对接受输血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措施前后,输血总体质量合格率及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结果:在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输血总体质量合格率及输血申请单的合格率在实施之前有所提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血液科输血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输血单合格率和提高输血质量,能够有效保证用血安全和质量,保证患者能够用上健康的血液,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刘新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实行,对比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实验组在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术后禁宜事项等方面普遍优于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陈蕊;谢群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总结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疗效,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日等,结果:3例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日无显著差别.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在内科综合治疗,早期足量应用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的同时尽快通便,清理肠道,注意肠道功能的恢复,联合治疗能更快地缓解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洪明军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