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宇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黄疸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46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23例)与实验组(n=23例),将予以常规护理患儿作为参照组,将予以综合性护理患儿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经不同护理后两组黄疸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黄疸患儿护理有效率、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退黄时间等指标与参照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中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李德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保证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在数量、质量及性能上的的完好性,提高抢救工作效率.方法:从统一设计抢救车示意图,建立统一规范的急救药品标识系统,采用封存式管理以及专人负责等角度入手制定管理策略.结果:能够有效节省护士交接班的时间,增强管理规范性,提高抢救工作效率.结论:抢救车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提升抢救工作效率,确保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服务.
作者:卢柳;杜纪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儿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护理的理念和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其治疗效果.从患儿的情况考虑,儿童本身心智发展就不健全,加上生病期间他们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而静脉输液作为临床当中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儿科护理当中一项基础性也是较有难度的操作.患儿对于输液通常会有一定的害怕和恐惧心理,因而在儿科当中经常会见到患儿由于害怕疼痛或者是由于内心的紧张而拒绝输液.这种抗拒不仅导致护士和患儿之间不能够较好的配合进行输液,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和减少一次性输液成功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能够较好的使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输液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家长和护士间的纠纷.
作者:席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本文介绍了DNA拓扑异构酶I的结构特性及作用机制,并对抑制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了近年来DNA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对喜树碱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作者:孙雨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例初次献血者(2016年2月17日到2017年2月17日期间),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不实施强化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强化心理干预),各100例,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初次献血人员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9.00%,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结论:对初次献血者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献血反应,使献血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值得研究.
作者:刘海红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n=32)和护理组(n=33),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25%,护理组为96.97%,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方式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间,对患者治疗起到促进作用,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谷瑞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各种疾病使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70例使用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护理要点,并提出观察要点.结果:70例患者中,1例发生误吸,后经治疗、护理后好转,3例出现腹泻,减慢营养液使用速度及对症处理后好转,66例使用过程中未诉不适.结论:正确的护理及有效的观察对肠内营养的使用至关重要,可加速病人的康复.
作者:赵利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研究标准例的32例胃脘痛患者给予隔姜灸治疗.结果:经隔姜灸治疗后,患者的胃脘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隔姜灸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且价格低廉,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黎明;李萍尚;国菊;杨生玲;石明艳;白永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维权意识逐渐加强,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儿科病房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纠纷更易发生.因此,在儿科病房如何进行护理管理,减少护理纠纷就显得尤为重要.1 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1.1服务态度在护理活动中,因服务态度引发的护理纠纷为多见.临床护理工作由于工作繁锁、任务重,护理人员在接待患儿及家属过程中,有时会表现得漫不经心,解答问题不及时、不仔细、语言不严谨,使患儿及家属产生反感,引发护理纠纷.
作者:庞丽平;宋婕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56例,其中观察组给予前瞻性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急救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时间为(62.63±4.28)min,对照组的急救时间为(142.06±4.15)min,两组比较,数据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98.22%、82.14%,数据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护理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尽快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期,建议临床对急诊外科的患者应用前瞻性护理模式.
作者:王淑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评价并分析舒适护理对于创伤性血气胸在进行急诊治疗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到2016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86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采用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有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观察组又有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焦虑抑郁情况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指标和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配合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主要是因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疾病.是继肿瘤之后的第三类非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披露:全球每10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每30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截肢,糖尿病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临床观察,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血糖都控制良好,出院后因种种原因,血糖常常居高不下,导致反复住院.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对患者要做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让他们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的自觉性和能力,减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作者:陈玉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分阶段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内瘘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将2013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做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分阶段护理;记录二组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如心理状态等的变化情况,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干预效果和心理状况改善效果都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幅度也明显低于另一组,结果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选择常规护理+分阶段护理的效果显著,经此护理方式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产后护理干预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产妇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8例.对参照组产妇实施产后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产妇实施促进乳汁分泌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中出现乳房胀痛的产妇数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产妇进行哺乳的时间相比于参照组,明显提前,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实验组患者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后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肿胀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许佩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和传统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抢救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结合临床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观察两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后的病情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观察后,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间、住院费用、发病抢救时间、抢救后卧床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统一判定标准(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符合统计学统一判定标准(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够为患者赢得佳的抢救时间,大大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可以优化患者的康复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急诊护理措施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在临床治疗领域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吕亚丽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结肠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多发消化道肿瘤,该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比较高,同时复发率也高,容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造成威胁.对于结肠癌来说,外科手术史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它的创伤比较大,恢复时间慢,在局部上的发病率也高.在手术过程中,在锐性分离结肠系膜时会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挤压,从而造成患者的肿瘤细胞转移.本文主要探究了完整节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在结肠癌上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的医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于文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急救时间、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个性化院前急诊护理,既可提高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锦连;林国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通过对在肾内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更为科学完善的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带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与就诊体验.方法:在某专科医院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总计160例,通过对于患者病历的查看,然后具体对每个患者的病因与病情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为基础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后对患者的状态进行观测.结果:通过对所选病例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其主要病因包括:因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失衡(共计60例,占样本总量的37.5%),因肾脏流动异常造成的肾脏功能不全(共计56例,占样本容量的35.00%);这些患者在肾内科临床就诊的效果为: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共计42例,占样本容量的26.25%),有一定的效果(共计82例,占样本容量的51.25%),没有效果(共计36例,占样本容量的22.50%).结论:引起其病变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糖引起的代谢失衡以及因肾脏流动异常造成的肾脏功能不全,如果对于患者的病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更好的切入病症要害,就可以有效提升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郝翩翩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的64例阴道分娩产妇做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有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对照组的产后出血率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加强对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的出血率,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娟;张翠荣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调查研究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对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做问卷调查.结果:74例乳腺癌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发生阳性率是25.7%,创伤后成长得分67.8±5.4分、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35.2±2.7分;创伤后成长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无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治疗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后成长,且不排除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但创伤后成长和创伤后应激障碍并未见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张永东;张泮民;王越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