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
目的:通过对我院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数量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找出其原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提升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管理和改进.方法:统计我院在2013年-2014年中检验科收集到的不合格的标本数量并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进行分类并进行整理,根据统计的结果找出不合格标本发生率较高的科室,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结果:不合格标本集中发生在生化室和临检室,这是由于其接收和检测到的标本数量比较多.而不合格标本的主要原因为溶血、脂血、标本凝固,在2013年的比例分别为36%、18%和10%,在2014年的比例分别为31%、17%、9%,其余不合格的标本原因均未达到9%.结论:分析医学检验科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对于提升标本的合格率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其能够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作者:李春岩;唐晓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评价分析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科就诊的105例晚期肿瘤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运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所有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进行评估.研究105例患者的病历,统计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肿瘤位置以及典型症状,并分析患者住院时间与营养风险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并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05例患者中具有48.57%(51/105)的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其中56例消化系统癌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情况(55.36%)概率高;51例出现营养风险情况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8.5±2.3)天.结论:晚期肿瘤住院患者中,消化系统癌患者更易出现营养风险情况,并且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患者往往相对于未出现营养风险情况的患者住院时间越长.
作者:董海平;霍忠超;苏英;赵李伟;李曼曼;王文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急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的方法.方法:加强心理护理、全身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工作.结果:30例患者耳部及全身症状明显好转,全身反应轻.结论:加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减轻副作用,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邱裕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评价并分析舒适护理对于创伤性血气胸在进行急诊治疗当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到2016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86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采用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有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观察组又有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焦虑抑郁情况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指标和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配合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王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结肠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多发消化道肿瘤,该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比较高,同时复发率也高,容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造成威胁.对于结肠癌来说,外科手术史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它的创伤比较大,恢复时间慢,在局部上的发病率也高.在手术过程中,在锐性分离结肠系膜时会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挤压,从而造成患者的肿瘤细胞转移.本文主要探究了完整节肠系膜切除术和传统根治术在结肠癌上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的医学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于文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结核性脓胸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式,时间段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来进行分组,单号观察组(n=30),结合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治疗和护理;双号对照组(n=30),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分别观察两组中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例(6.66%),对照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有11例(36.6%),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明显(X2=9.2541;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6.6%)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0.0%),比较后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2381;P<0.05).结论:结合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来对结核性脓胸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而且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赵青云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与产后恢复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阴道分娩产妇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平均分组原则分为两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干预,6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SES)评分、产妇产褥期各项知识掌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阴道分娩初产妇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且可改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母乳喂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17年第28期
儿童应天地之气而生,气候的变换随时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人们应顺应四季变化对儿童进行科学保健培养正气,既可促进生长,又可未病而先防.春季防风保肝、夏季防暑护心、长夏除湿健脾、秋季防燥润肺、冬季防寒补肾.
作者:李琦;雷洁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壁上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分组:假手术(sham)组、SAH 12h组、SAH 24h组、SAH 48h组、SAH 72h组、SAH 6d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在各时点(sham组在72h时)灌杀大鼠,取基底动脉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SAH组模型大鼠基底动脉较sham组管腔狭窄,管壁增厚,直径变小,72h时变化明显,6d时重;SAH后基底动脉壁OPN表达增加,表达高峰为二次注血后72h.结论:大鼠SAH模型存在明确的CVS,SAH后OPN在基底动脉壁中的表达上调,以72h时升高为明显并与CVS开始阶段的时相相一致,提示OPN可能参与了CVS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成为临床上预测CVS发生的指标之一.
作者:余水;余方方;周章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当归素有“女科之圣药”、“血家圣药”之美誉而家喻户晓,被广泛用于临床或民间.几千年前的《本经》中载有“当归,味甘,温……生川谷.”李时珍称其“为女人要药”.《傅青主女科》中,当归的处方频率高达83.3%[1].纵观本草著作,其功效不外乎“补血调经,活血止痛、和中通便等.当归被历代医家推崇,从“十个中医,九个当归”不难看出它的临床处方相当普遍.而现代研究发现当归有降血糖、降血压、延缓衰老、解除痉挛、抗心绞痛等作用.故试结合相关文献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其研究进展.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通过试验以探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验在整个呼吸系统感染治疗当中的治疗疗效,通过实验结果得到试验结论,以为临床医学提供相关的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呼吸系统感染治疗.方法:选择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资料100例,将这100例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人数均为50例.在整个试验过程当中,观察组的50例患者存在呼吸系统感染的情况,而对照组的50例患者则不存在呼吸系统感染的情况,其身体各方面相关数据一切正常.对这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检查以探究两组患者的有关身体数据差距,得出有效结论.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后,监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身体反映情况,显示出观察组的50例患者在治疗之后其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的患者各项数据水平均低于观察组.结论:对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查具有非常明显的诊断作用和医疗价值,能够对患者的身体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检测和有效评价,有助于帮助患者进行呼吸系统的感染治疗,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检测的方式帮助患者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以早日恢复身体健康,重获新生.
作者:陈敏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参考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降压药治疗,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达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达标概率为87.50%,参考组患者血压达标概率为52.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考组,差距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有效提升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血压控制到平稳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曲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心脑血管病中应用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时间: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对象:我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需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予以空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身理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广泛,尤其适合血栓患者.
作者:夏晓亮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护理模式,分210例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老年患者为2组,103例以常规模式展开护理为一般组,107例以综合模式展开护理为综合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综合组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比一般组少,发作时间比一般组短,综合组ST段压低减少的次数比一般组多,且综合组98.13%表示对护理服务满意,相较于一般组的80.58%较高,P<0.05.结论:对于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老年患者,临床上可积极展开综合性护理,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有效缓解.
作者:梁爱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血液灌注联合治疗河豚鱼中毒的全程治疗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血液透析、血液灌注联合治疗9例河豚鱼中毒患者入院后建立静脉通道、护送检查、洗胃、吸氧治疗等基础护理、行血液透析、血液灌注联合治疗时的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经2日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以及必要的全程护理干预,9名病人症状减轻或消失给予出院.结论:河豚鱼中毒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注联合治疗时给予必要的全程治疗护理,便于尽快确诊,快速清除毒物,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治疗时间,提升抢救效率,确保病患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同时,给予必要的健康宣教也属于河豚鱼中毒抢救成功与有效预防的关键.
作者:陈蓉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了解江津区基层卫生院信息化建设现状.方法:采用电话问答对江津区基层卫生院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信息系统接受力弱,信息管理人员兼职普遍,信息共享差.结论:加强人才培养,统一规划,加大投入,整合资源.
作者:何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小儿腰穿术后腰背部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腰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本组患者后腰背部探讨原因,并针对所得疼痛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本次研究90例腰穿患儿中,共计19例发生后腰背部疼痛情况,发生率为21.11%.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患儿心理因素、体位情况、依从性高低、脑脊髓压力、穿针进行情况等.结论:在对实施腰穿术治疗的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时,结合已知导致患儿后腰背部疼痛具体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能有效减少患儿疼痛发生率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琴;孔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门诊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8月-2017年4月我院门诊接治的采用静脉滴注治疗的患儿11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护理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满意度以及投诉情况发生率.结果:舒适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28%,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21%(P<0.05).舒适组患儿投诉率为1.7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投诉率10.34%(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门诊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投诉率也显著的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丽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通过防止性措施预防和减少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2014年7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术前积极控制全身疾病,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运动,并逐步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常规应用抗凝及扩容改善循环对症治疗,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果:实验组术后下肢DVT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2h、12h、24hTEG的R和K高于对照组,而CI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及舒适度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和治疗性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贺丽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梗死患者118例(所属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各59例,对比2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的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患者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