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虎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治疗的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结果:中年人、情志失常、饮食不洁、病程3个月及以上、饮食不规律和心理状态异常为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危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出现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胃郁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热证、脾胃虚寒证、痰气交阻证、胃热阴虚证.结论:针对年龄、情志失常、病程、饮食和心理状态等胃食管反流病高危因素,采取积极应对和治疗措施,并针对中医证型采取治疗方案.
作者:袁奕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用于乳腺癌围术期的作用.方法:在2015年3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出55例随机分组,55例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且术区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渗透有助于减轻乳腺癌患者手术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黄亚群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的效果,分析健康教育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预防保健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护理方式不同的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满意率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69.09%,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中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大大增加儿童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文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60例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0例为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人文护理,通过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63.33%),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5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应用人文护理,取得满意效果,值得推广使用.常规护理辅助人文护理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文蛟;杨文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心脑血管病中应用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时间: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选取对象:我院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需治疗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予以空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身理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广泛,尤其适合血栓患者.
作者:夏晓亮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急救时间、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个性化院前急诊护理,既可提高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锦连;林国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分析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6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的66.67%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郑德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实行,对比观察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实验组在患者的恢复情况、满意度、术后禁宜事项等方面普遍优于普通护理的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陈蕊;谢群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探讨莫匹罗星软膏和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材于近四年(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褥疮患者,数量为50例,褥疮患者的治疗方法一般为在创面涂抹湿润烧伤膏,本次观察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和湿润烧伤膏同时应用治疗褥疮,对照组为一般的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使用两种药物同时对患者进行作用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明显较高(P<0.05),患者恢复健康所需时间也明显较短,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两种药物同时作用,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治疗方法简单、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广侠;丁健;李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以围手术期应用的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6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6例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大幅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理评价,为医院创建良好的形象,值得借鉴.
作者:桑巧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究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以来,选取110例分娩的产妇,将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分娩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使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的观察组产妇,产中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球对产妇分娩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提高分娩的质量,促进产妇自然分娩.
作者:左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门诊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8月-2017年4月我院门诊接治的采用静脉滴注治疗的患儿11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护理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满意度以及投诉情况发生率.结果:舒适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28%,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21%(P<0.05).舒适组患儿投诉率为1.7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投诉率10.34%(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门诊患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投诉率也显著的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丽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护理模式,分210例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老年患者为2组,103例以常规模式展开护理为一般组,107例以综合模式展开护理为综合组,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综合组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比一般组少,发作时间比一般组短,综合组ST段压低减少的次数比一般组多,且综合组98.13%表示对护理服务满意,相较于一般组的80.58%较高,P<0.05.结论:对于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老年患者,临床上可积极展开综合性护理,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有效缓解.
作者:梁爱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对比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常规与优质急诊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在院内选取了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4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优质急诊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急诊护理可以有效应用于严重创伤失血性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雪芳 刊期: 2017年第28期
儿科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其护理的理念和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其治疗效果.从患儿的情况考虑,儿童本身心智发展就不健全,加上生病期间他们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而静脉输液作为临床当中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儿科护理当中一项基础性也是较有难度的操作.患儿对于输液通常会有一定的害怕和恐惧心理,因而在儿科当中经常会见到患儿由于害怕疼痛或者是由于内心的紧张而拒绝输液.这种抗拒不仅导致护士和患儿之间不能够较好的配合进行输液,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和减少一次性输液成功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能够较好的使用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输液的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家长和护士间的纠纷.
作者:席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14年10月17日到2016年3月17日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上述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各34例,对比2组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6个维度的分值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后在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单纯的健康指导,可以明显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双萍;火久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壁上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枕大池二次注血的方法,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分组:假手术(sham)组、SAH 12h组、SAH 24h组、SAH 48h组、SAH 72h组、SAH 6d组.模型制作成功后在各时点(sham组在72h时)灌杀大鼠,取基底动脉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SAH组模型大鼠基底动脉较sham组管腔狭窄,管壁增厚,直径变小,72h时变化明显,6d时重;SAH后基底动脉壁OPN表达增加,表达高峰为二次注血后72h.结论:大鼠SAH模型存在明确的CVS,SAH后OPN在基底动脉壁中的表达上调,以72h时升高为明显并与CVS开始阶段的时相相一致,提示OPN可能参与了CVS的病理生理过程并可能成为临床上预测CVS发生的指标之一.
作者:余水;余方方;周章明 刊期: 2017年第28期
目的:了解江津区基层卫生院信息化建设现状.方法:采用电话问答对江津区基层卫生院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信息系统接受力弱,信息管理人员兼职普遍,信息共享差.结论:加强人才培养,统一规划,加大投入,整合资源.
作者:何霞 刊期: 2017年第28期
近年来,临床数据显示,以脑梗死、脑出血为代表的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这类疾病普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残疾率.尽管随着近年来医药科技的长足进步,药物治疗显著的降低了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但是仍然有多数的患者在治疗后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
作者:焦静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以下称为慢病)患者人数越来越多,慢病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自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慢病管理(主要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作为重点也被纳入这一国家惠民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慢病管理项目服务要求中提出:为35岁以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每年一次免费体检和四次面对面随访.结合近几年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基本公卫慢病管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体会,简单阐述一下基本公卫慢病管理项目在基层医疗机构实际实施存在的困难.
作者:付海永 刊期: 201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