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香琳;何梦萧;张婧瑶;孔舰;李可;王静宜;崔弘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开始在病区管理中应用6S管理模式,期间选取52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52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估6S管理模式开展前后的护理质量,并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100.0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2.31%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平均护理质量评分是(94.15±2.37)分,高于对照组的(85.36±3.26)分(P<0.05).结论:6S管理模式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张爱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平衡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中抽取64例,按随机抽签法分组,研究组(n=32)采用平衡针疗法,对照组(n=32)肌注苯海拉明治疗,就2组患者疼痛感指标以及整体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6.88%,同对照组的75.00%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研究组VAS疼痛评分是(3.86±0.72)分,低于对照组(5.57±1.38)分(P<0.05).结论:平衡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突出,能切实改善患者症状,稳定生命体征,减轻疼痛感,可借鉴.
作者:郭彬兵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银安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复方青黛丸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银安汤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监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监测未见异常.结论:银安汤能显著降低手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PASI评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志勇;白金尚;张瑜;郑晓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讨论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62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的要好,患者的血压下降也比对照组的要明显,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取中药汤剂与西药结合治疗,不但治疗的效果显著,还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水平,可以在今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李良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比老年内科护理带教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常规教学法的有效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7月到我院老年内科实习的护生按照护理带教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案例教学法)与对照组(常规教学法),对比两组护生的各项成绩对比.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科室评分以及综合成绩等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老年内科护理带教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明显提高护生的综合成绩,应全方位推广应用.
作者:程绪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总结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应用健康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找寻佳的骨质疏松症骨折健康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研究,所选患者全部为年龄在50岁到75岁之间的住院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用健康管理措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之后,关于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护理干预之前,其中研究组了解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行为获得显著的改善,治疗依从性升高,各个部位骨密度全部高于护理干预之前,疼痛程度获得显著的缓解.结论:临床中对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其开展全程健康管理措施,能够加快骨质疏松骨折的愈合速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产生骨质疏松再次骨折的几率,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10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100例进行研究讨论,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都为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以往传统的疝气修补术,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手术的时间等.结果: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要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比较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的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但可以减少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缓解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经济压力,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孙卓茂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总结白血病PICC患者接受PDCA管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白血病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PICC化疗,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导管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PDCA护理管理,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ICC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出现几率,将所得各项教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对照组患者PICC导营留置时间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产生并发症几率显著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白血病接受PICC导管患者,为其开展有效的PDCA管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改善PICC应用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建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接受我院心内科护理服务的140例患者的档案资料,以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随机将这140位心内科患者进行交义均分,即70例对照组和70例优质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心内科护理,优质组则在其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的应用.通过数据的检验统计,以比较两组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从统计分析的数据结果差异情况可知,优质护患能够积极改善心内科患者的病情,护理效果更为明显,明显好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较强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服务满意度上,优质组中满意评价42例、一般评价25例、不满意评价3例,故其总满意度为95.71%(67/70);对照组中满意评价24例、一般评价30例、不满意评价16例,故其总满意度为77.14%(54/70).检验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水平,其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在护理纠纷问题上,优质组中仅3例发生护理纠纷问题,发生率为4.29%;对照组中11例发生护理纠纷问题,发生率为15.71%,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差异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可起到非常突出作用,获得更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减少了护理纠纷问题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对改善我院心内科护理服务整体质量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凤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胃泌素17(G-17)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在我院确诊的胃镜治疗的108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1,将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2,将41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观察组3,将53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G17、CEA、CA12-5、CA72-4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上述单项指标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1患者的G-17、、CEA、CA72-4、CA12-5均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观察组1、观察组2及观察组3的G-1 7 、CEA、CA72-4 、CA-1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中胃癌Ⅱ-Ⅱ期者G-17水平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CEA、CA12-5及CA72-4水平也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G-17、CEA、CA12-5及CA72-4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6%和90.3%,均明显高于各单项指标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结论:胃泌素联合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对胃癌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英辉;侯云修;敬长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水质检测的目的和意义,水质检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以及水质检测质量控制手段的阐述,反应了质量管理工作对水质检测的重要性.
作者:曹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近年来,医院护理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不断改进质量,以提高护理品质.品管圈活动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可以解决许多的临床问题,激发护士的智力和管理热情,提高护理质量.但是,在培训、实施和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品管技能培训、咨询沟通,将品管圈理念渗透到日常护理工作中.
作者:戴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抽取我社区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46例采用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将46例采用健康教育者作为研究组,以问卷方式调查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总评分(86.48±3.1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3.74±4.92)分(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改善遵医行为,值得借鉴.
作者:邱文秀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时使用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共4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联合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X2 =4.286,P=0.038.结论:在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陷胸汤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能够进一步优化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詹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C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将100名临床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CBL教学法,一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两组进行评价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及临床实践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多教学生认为CBL教法的教学效果很好.结论:CBL教学模式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教学方法.
作者:胡伟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EP方案化疗前后血清TC、NSE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初治经病理确诊的小细胞肺癌,入选病例分为二组:1、肺癌组,分设化疗前及化疗后两组;2、正常对照组.对以上二组研究对象均收集其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TC、NSE水平.结果:1)肺癌组血清中的TC、NS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癌患者中化疗前组血清中的TC、NSE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的含量,其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肺癌患者中化疗后组血清中的TC含量高于对照组,其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组血清中的NS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相差不大,其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肺癌患者中化疗前组血清中的TC含量与化疗后组含量相差不大,其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化疗前组血清中的NSE含量与化疗后组含量相差大,其P值<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血胆固醇代谢紊乱,经EP方案化疗前后监测提示,血清NSE的高表达与小细胞肺癌疾病进展情况密切相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张志艳;解宝泉;王红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者增多,妇科术后常有脑梗塞、下肢血栓等患者产生,加强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了术后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1 资料与方法:对2000年5月至2016年患者进行两部分分类进行比较,2000年5月至2006年患者不采用特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2006年至2017年进行有效护理干预,进行观察效果如下: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间,妇科术后患者脑梗塞发生5例,下肢静脉血栓栓塞发生7例,2006年5月至2016年5月,无脑梗塞患者,下肢静脉栓塞无一例发生.
作者:李美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112例胆结石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56例患者.其中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5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21%,远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加强对其手术前、手术后的护理干预,以此来提高患者患者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在较大程度上会导致出现院内感染,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改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以及依从性,探讨手卫生依从性研究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各项因素,希望可以为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以及依从性提供参考性价值.
作者:郭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观疲劳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5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其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和进行WHO生存质量量表简表进行评价,统计评价分数,并结合结果针对疲劳和非疲劳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154例患者疲劳率为57.79%;疲劳组与非疲劳组患者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及文化程度差异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疲劳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生存质量平均均显著低于非疲劳组,P<0.05.结论: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观疲劳率较高,而生存质量评分较低,其中疲劳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低于非疲劳患者,即患者主观疲劳与生存质量具有相关性.
作者:于洋;钟和英;熊家明;罗小华;任洪宁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