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兰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10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100例进行研究讨论,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都为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以往传统的疝气修补术,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手术的时间等.结果: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要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比较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的患者,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但可以减少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还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缓解患者的住院费用和经济压力,可以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孙卓茂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阶段性疼痛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我院收冶的7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阶段性疼痛护理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疼痛感知水平及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感知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而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展开阶段性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值得重视.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抢救车在急诊科的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抢救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病人能否及时迅速地得到医治,与抢救车的使用和管理是否得当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医院急诊科抢救车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加强对抢救车的管理,从而提高抢救效率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作者:旦增卓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对照组(阿司匹林),2周的治疗心绞痛程度观察,发生心血管事件(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主要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供肾肾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4年1-2014年12月期间实施的56例肾移植患者,分为观察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和参照组(传统尸体肾移植),56例患者应用三联抗排斥用药对策,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跟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较低,统计学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术后增强对并发症的护理是度过围手术期的主要环节,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提升医患之间的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史罗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施以结肠水疗期间配合施以护理干预的价值所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4月收治的92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分组通过数字奇偶法完成;对照组:结肠水疗期间配合施以一般护理;观察组:结肠水疗期间配合施以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患者的扑翼样震颤情况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精神状态表现同对照组合并症患者比较,体现出的优势极为明显(P<0.05);观察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扑翼样震颤情况同对照组合并症患者比较,体现出的优势极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施以结肠水疗期间配合施以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精神状态以及患者扑翼样震颤情况可以有效改善,从而优化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乐;付雪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本文根据全人教育理论,分析我国目前眼视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眼视光人才培养策略.通过融入全人教育教学理念,打造新型眼视光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医学专业才能和人文综合素养,使眼视光专业学生成长为视野开阔、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才,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
作者:穆晓颖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探讨中央气道肿瘤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graphy,MSCT)横断位图像及各种后处理图像上的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搜集36例经病理证实的中央气道原发肿瘤,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34-88岁,病例共含有恶性肿瘤27例,良性肿瘤9例,在MSCT扫描获取薄层图像后,利用后处理工作站,使用MPR、VB勾勒病变部位、肿块形态、累及范围、病灶内有无脂肪密度并记录.本组研究分良性肿瘤组及恶性肿瘤组,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系统进行资料录入、整理,随后就中央气道肿瘤发病年龄、形态、长度、有无脂肪密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显著性意义.结果:中央气道肿瘤病灶形态、长度、管壁增厚与否及形态、脂肪密度对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价值.结论:MSCT对中央气道肿瘤发现、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志强;丁重阳;张业清;李天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银安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复方青黛丸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银安汤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进行安全性监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监测未见异常.结论:银安汤能显著降低手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PASI评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
作者:张志勇;白金尚;张瑜;郑晓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国外的研究者对自然分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改进,探讨了多种自由体位及分娩法,倡导无医疗干预的分娩,胎儿自然娩出的生理过程.控制胎头娩出速度的方法更符合分娩的生理过程,能保证胎儿沿产道缓慢下降,逐渐扩张会阴周围组织,从而达到安全分娩的目的,减少会阴裂伤的发生[1].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在第二产程鼓励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但在宫口开全后协助产妇取左侧卧位分娩.现将分娩体位干预对产程影响的内容作如下综述.
作者:陈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中药外敷如保留灌肠疗法在肝硬化腹水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我科10年内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163例为样本,征询患者意见,采取常规西药治疔和中药外敷加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分别对应对照组和观察组.终,112例患者选择中药外敷加保留灌肠治疗,51例患者选择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进行保肝、利尿、支持治疗,使用甘草酸二胺、速尿片、安体疏通片等,观察组在常规肝硬化腹水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连水散进行外敷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共163例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优.观察组112例患者中显效57,有效44例,无效14,总疗效率90.20%;对照组51例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总疗效率68.63%.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敷加保留灌肠疗法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值得继续深入研究并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静;王亮亮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在手足口病高峰期采取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且提出合理预防措施.方法:依据奇偶法的形式将此次调查研究样本的选自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集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访视的424例发生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12)与实验组(n=212),将家长未按照医嘱护理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家庭中家长严格按照访观医生要求进行护理患儿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手足口病患儿护理管理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足口病患儿临床预防护理效果、家庭规范化护理满意度评分之间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将规范化护理以及有效预防措施应用于手足口病高峰期效果显著,可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栗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8例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4例)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7 %(5/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1.2%(14/3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诱导期血液透析病人中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利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今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是社会创新能力和实践实施的主要人才.特别是医学本科生是推动我国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主导者,迫切需要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本人结合自己作为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成员,通过创新课题实践后的体会,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尹香琳;何梦萧;张婧瑶;孔舰;李可;王静宜;崔弘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日至2017年9月10日期间收治的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患者70例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对比患者粘固前、粘固后2周以及粘固后4周咀嚼效率和分齿固定力和患者修复前、修复后牙齿的美观性、舒适度以及语言清晰度评分.结果:患者粘固后2周以及粘固后4周咀嚼效率和分齿固定力明显高于粘固前,且患者修复前牙齿的美观性、舒适度以及语言清晰度评分明显低于修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守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诊断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医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诊断的患者44例、共60个椎间盘,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对4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行CT和MRI诊断检查,对两种不同诊断方式下的诊断结果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检出率(88.89%)要明显高于MRI(66.67%);MRI对于腰椎间盘脱出检出率(100%)要明显高于CT(42.86%).CT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检出优势明显,MRI对于腰椎间盘脱出检出优势明显,两种检查方法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总的检出率,CT为78.33%,MRI为73.33%,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均有良好效用,CT对于突出的检出率更高;MRI对于脱出的检出率更高.结论:两种诊断检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均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梁振;刘吉华;刘晓榕;张侃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总结高龄产妇围产期的特点,分析心理状态给予相应护理,以保证围产期的安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5例高龄初产妇,年龄35-45岁,平均37.6岁,结合产妇及家属的文化水平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合结果制定护理计划.结果:45例高龄产妇不同程度存在恐惧、犹豫等心理状态.年龄和文化程度不同,产生的焦虑、恐惧比例和程度不同,为保障顺利生产,护理工作应个体化进行.结论:对高龄产妇群体,根据其特殊性,在围产期进行个体化、系统化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马玉香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和其它相关科研做参考.方法:选取我单位201 5年10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110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者,观察组5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治疗.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探究健康教育的应用.观察指标为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患者对治疗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半年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包括生活习惯知识、运动知识、治疗方法知识等)掌握程度评分为(70.67±8.10)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2.59±6.04)分,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的为40例,占总数的72.73%;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包括生活习惯知识、运动知识、治疗方法知识等)掌握程度评分为(85.49±4.1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3.03±3.26)分,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的为50例,占总数的90.90%.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在上述观察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上采取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治疗有显著的疗效,适合广泛应用和研究.
作者:杨萌;杨虹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积累相关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13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率和排卵率,并且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整体临床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谭玉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减影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经由双源CT检查的头颈部CT血管成像病患,对双能减影后的图像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分析其辐射剂量.由两名放射学专家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双能减影后图像的信噪比、对比度及噪声等参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50例病患中,对头颈部CT血管成像显示效果良好,由48例病患可锐利清晰显示细微血管,其中2例病患能清晰显示细微血管,但边缘不锐利.50例病患的辐射剂量远远低干常规螺旋CT血管成像扫描.结论:双源CT双能减影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良好显示头颈部动脉血管,提供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景昊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