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军;张新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刊近两年来的中文期刊引文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找出该学科领域重要期刊,即核心期刊,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图书信息部门参考.
作者:孔军;张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血管病理学特征,评价经阴道超声定量指标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VCDU)与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graphy,TR3D-CPA)检测38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肿瘤血流阻力指数(RI)与血管指数(VI).术后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确定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统计分析RI、VI与MVD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38例卵巢恶性肿瘤RI值0.44±0.13,VI值(0.08±0.052)条/cm3,MVD值(37.5±18.22)个/400倍视野.RI与MVD呈负相关(rs=-0.412,P<0.01).VI 与MVD呈正相关(rs=0.684,P<0.01).RI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VI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临床Ⅲ、Ⅳ期VI、MVD明显高于Ⅰ、Ⅱ期,RI反之(P<0.05).结论 RI与VI可于术前评价卵巢恶性肿瘤血管生成,为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赵玉珍;齐铮琴;冯华;杨漪;纪晓惠;薛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膀胱炎(AC)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将32例AC自然充盈膀胱后的左右径、上下径、前后径,膀胱壁厚度、膀胱壁光滑度及膀胱内透声状态与63例正常组所测膀胱对应各值比较.结果炎症组与正常对照组膀胱左右径、上下径及前后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膀胱壁厚度炎症组(0.446±0.036)cm,对照组(0.224±0.036)cm,两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尿频症状明显同时伴有血尿者,膀胱壁增厚的几率增加.结论膀胱壁增厚(以黏膜层为著),尿液透声差或透声欠佳是AC的主要超声征像.
作者:夏耀林;廖平川;何凌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同步成像定量三磷酸腺苷(ATP)负荷试验检测川崎病患儿恢复期心脏收缩功能.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同步成像法(TSI)检测ATP负荷前后18例川崎病患儿心肌各节段的收缩期运动达峰时间(T-pv),与22例正常儿童对比,比较各节段的达峰时间、顺序和TSI指数.结果川崎病组与正常组儿童左室射血分数(EF)差异无显著性(P>0.05).川崎病患儿心肌节段的T-pv比正常组延长并且有顺序异常;TSI指数中,川崎病组用药前与用药后的6个基底段T-pv大与小之差(Base-max)和标准差(Base-std)、全部12节段的T-pv大与小之差(All-max)和标准差(All-std)等均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川崎病组基底段的室间隔与侧壁达峰时间之差(S-L)、前间隔与后壁达峰时间差(S-P)在用药前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崎病恢复期存在心肌节段达峰时间延长和同步指数增加,组织多普勒同步成像法定量心脏负荷试验对评价川崎病局域心脏功能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夏焙;邱宝明;刘力;林洲;陶宏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成像(TVI)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的临床意义,比较TVI中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应变率成像(SRI)、组织追踪成像(TTI)和组织同步成像(TSI)之间对于评价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的敏感性差异.方法对正常组健康人群及冠心病组的病例应用TVI采集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心尖左室长轴切面的后间隔、下壁、前壁及前间隔图像,获得QTVI、TSI的速度-时间曲线图,TTI的位移-时间曲线图及SRI的应变率曲线图,测量左室11个节段收缩期的峰值速度(Vp)、峰值位移(D)及大应变率(SR)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以正常组各节段各项指标为标准,冠心病组各节段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冠心病组共208个节段,QTVI、SRI、TTI、TSI对异常节段的检出比例分别为56.73%、60.58%、67.79%、50.48%.结论 TVI技术能有效地定量评价冠心病的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其中尤以TTI对评价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为敏感.
作者:朱小虎;高云华;刘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B超对肾上腺皮质黑腺瘤(ACB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经过B超检查的肾上腺黑腺瘤9例.结果肿瘤均经手术完整切除,并经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皮质黑腺瘤.结论超声是定位诊断肾上腺皮质黑腺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春;龚新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增生性、非肿瘤性的慢性炎性病变[1].其声像图酷似膀胱肿瘤.我院2002年2月~2004年2月超声诊断33例膀胱肿瘤中,后经膀胱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其中8例为腺性膀胱炎,现结合本组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淑梅;严艾琴;崔树萍;李瑛;李大伟;李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4月中上旬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同时召开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和<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编委会.现将征文内容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作者:中国声声医学工程学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女,30岁.曾行剖宫产术,术后每于经期便出现腹部瘢痕疼痛,且经止痛缓解.下腹壁瘢痕深部扪及约2 cm×1 cm结节,质硬,无压痛.超声检查:下腹壁瘢痕处探及约16 mm×12 mm低回声结节,壁厚,边缘欠规整,CDFI:低回声区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图1).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于腹壁瘢痕处.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王秋萍;石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利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检查健康成人的视网膜背向散射积分(IBS)值,以期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眼底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健康成年人按年龄分为3组,应用HP 5500,分别测量每位受检者的鼻侧、中部及颞侧的视网膜IBS值.结果视网膜鼻侧、中部及颞侧的IBS校正值(IBS%)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的视网膜IBS%值无统计学差异;视网膜IBS%值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2,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康成人视网膜的IBS%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为进一步研究各类眼底疾病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聪;夏稻子;马秀丽;李英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超声表现,评价超声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8例GIST的超声表现和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良性和交界性间质瘤19例,恶性间质瘤39例.超声检查漏诊8例,检出50例,其中27例诊断为GIST.在GIST的超声表现中,恶性病变的大小、内部回声、轮廓有无分叶与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别(P<0.01),而肿瘤边缘与边界、彩色血流丰富程度在良、恶性病变间无明显差别(P>0.01).结论经腹超声有助于GIST的检出.肿瘤较大、回声不均、分叶生长是提示恶性间质瘤的重要超声征象.
作者:李洪林;郝玉芝;陈宇;朱利;牛丽娟;黄苏里;王勇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灰阶超声造影在判断肝外伤活动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全麻开腹状态下建立猪肝外伤活动性出血动物模型24处.肝脏创伤后即刻应用常规超声及灰阶超声造影观察肝实质损伤的部位、范围及活动性出血情况.结果常规超声难以显示肝外伤后所致的活动性出血.静脉注入造影剂后,灰阶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87.5%(21/24)肝损伤区内的活动性出血,活动性出血呈条状或结节状的异常增强区,其中9处异常增强区的后方可见明显声影.时间强度定量分析显示,注入造影剂后12 s、40 s、2 min 30 s时异常增强区的强度[(34.54±5.44) dB,(37.48±6.79) dB,(28.55±4.89) dB]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14.99±3.68) dB,(23.42±9.03) dB,(16.07±4.96) dB],P<0.01.结论灰阶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肝外伤后的活动性出血,有望提高肝脏外伤的超声诊断水平.
作者:王月香;唐杰;梅兴国;安力春;林倩;李俊来;徐建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彩色室壁运动舒张指数(colour kinesis diastolic index,ICK)定量分析正常比格犬左室造影(left ventricular occupation,LVO)后节段舒张功能.方法 6条正常雄性比格犬行LVO叠加彩色室壁运动动态显示(color kinesis,CK)检查,应用ICK定量分析节段室壁的舒张功能.结果经静脉注射造影剂LVO条件下比格犬心内膜缘清晰程度明显改善,获得良好CK成像;ICK能够定量分析节段舒张功能.结论行LVO叠加CK检查,并进行ICK定量分析,即使是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欠佳者,同样可以获得每个室壁节段的舒张功能指数.
作者:程蕾蕾;舒先红;邓萍;姚瑞明;葛均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孕妇24岁.孕1产0,孕32周.宫高40 cm,腹围113 cm.超声所见:胎儿头位,双顶径86 mm,股骨径62 mm.胎儿脐孔前方见39 mm×43 mm×41 mm的强回声圆形包块,表面规则.CDFI:见脐带血管附着包块表面(图1).胎儿双手腕关节内屈不能伸直,各指关节僵直(图2).右小腿纵切面上同时显示小腿和脚掌(图3).右耳大小:6 mm×4 mm.胎儿脐带横断面仅见2个管腔.脐带局部增粗,呈多囊状结构(图4).
作者:肖丽华;金雪鸿;章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CEUS)新技术诊断肝细胞性肝癌(HCC),与对比增强CT(CECT)比较其增强表现,评估CE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8个HCC病灶接受了CEUS和CECT检查.CEUS造影剂为声诺维,对比脉冲序列(CPS)成像技术.CECT 造影剂为优维显,常规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98个(100%)病灶在CEUS和CECT动脉期均显示增强,表现为高增强分别为98个(100%)和94个(95.9%,P=0.121),CECT 4个(4.1%)病灶表现为等增强.在门脉期,CEUS和CECT显示病灶消退至低增强分别为82个(83.7%)和83个(84.7%),P=0.845.CEUS和CECT显示肿瘤周边薄环状增强的病灶数目分别为30个(30.6%)和31个(31.6%,P=0.877),显示瘤内血管的病灶数目分别为94个(95.9%)和36个(36.7%,P=0.000).结论 HCC的CEUS增强表现与CECT一致,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HCC定性诊断手段.
作者:刘广健;吕明德;徐辉雄;谢晓燕;徐作峰;郑艳玲;梁瑾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三血管观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超声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89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和80例正常胎儿的三血管观,分析各种胎儿心脏病三血管观的异常变化.结果正常胎儿三血管观显示率为97.5%,心脏病胎儿显示率为91.0%;正常三血管观图像表现为从左至右依次为肺动脉、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内径依次递减;89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47例显示三血管观异常,分为4种类型:(1)血管内径异常(19例);(2)血管前后方位排列异常(6例);(3)血管左右方位排列异常(10例);(4)血管数量异常(12例).结论三血管观检查方法简便可靠,可以提高胎儿心脏病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周启昌;曹丹鸣;章鸣;彭清海;孙巍;谭宜;王小艳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孕妇,32岁.孕23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双顶径6.2 cm,股骨长径3.6 cm,脊柱排列整齐,胎心搏动规律,胎盘位于左侧壁;胎儿脑室扩张,内径约1.4 cm,可见悬浮脉络丛,双侧足底、胫腓骨分别可在同一切面显示.超声诊断:单胎存活,胎儿畸形(脑积水、双侧马蹄内翻足,见图1).后经引产、尸检证实.
作者:常立功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