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中国声声医学工程学会

关键词:中国, 超声医学, 医学工程, 学会, 学术会议, 会议征文, 医学杂志, 代表大会, 超声诊断, 合肥市, 编委会, 安徽省, 通知, 会员
摘要: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4月中上旬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同时召开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和<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编委会.现将征文内容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年第21卷第1~12期文题索引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综合超声技术检测非瓣膜性房颤缺血性脑卒中栓子来源的研究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可能的栓子来源.方法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40例,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外周血管超声技术检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左房危险因素(左房和/或左心耳内有重度自发声学显影和血栓)、主动脉危险因素(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粥样斑块)、颈动脉危险因素(颈动脉复合型粥样斑块)和卵圆孔未闭.结果 140例患者中21例(15%)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左房、主动脉和颈动脉危险因素者分别为61.4%(86/140)、8.6%(12/140)和20.0%(28/140),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0.9%(18/86)、16.7%(2/12)和39.3%(11/28),同时存在左房和颈动脉危险因素者占14.3%(20/140),脑卒中发生率为50.0%(10/20);无危险因素者占28.6(40/140),脑卒中发生率为2.5%(1/40).存在危险因素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者(P<0.05~0.001).结论左房、主动脉、颈动脉危险因素是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栓子来源,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特别是同时存在左房和颈动脉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TEE和外周血管超声为房颤患者栓塞的进一步危险分层提供了精确方法.

    作者:张薇;张学义;郑兆通;黎莉;张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健康成人视网膜背向散射积分超声组织定征的测定

    目的探讨利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检查健康成人的视网膜背向散射积分(IBS)值,以期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眼底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健康成年人按年龄分为3组,应用HP 5500,分别测量每位受检者的鼻侧、中部及颞侧的视网膜IBS值.结果视网膜鼻侧、中部及颞侧的IBS校正值(IBS%)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的视网膜IBS%值无统计学差异;视网膜IBS%值与年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2,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健康成人视网膜的IBS%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为进一步研究各类眼底疾病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聪;夏稻子;马秀丽;李英梅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选取和录写关键词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肾上腺皮质黑腺瘤声像图表现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B超对肾上腺皮质黑腺瘤(ACB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经过B超检查的肾上腺黑腺瘤9例.结果肿瘤均经手术完整切除,并经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皮质黑腺瘤.结论超声是定位诊断肾上腺皮质黑腺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周春;龚新环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1例

    患者男,37岁.活动后心悸、胸闷伴全身乏力1年.查体:胸骨左缘3、4 肋间闻及双期连续性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舒张期哈气样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左心室高电压,Ⅱ、Ⅲ、aVF导联ST-T呈缺血样改变.X-线胸片:主动脉前方及右心缘旁可见一巨大的软组织肿块影,周边可见弧形钙化影,考虑升主动脉瘤伴瘤壁钙化.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左心室腔扩大,右房受压变小.

    作者:刘勇;张晶;郑冬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年~2004年中文期刊引文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刊近两年来的中文期刊引文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中找出该学科领域重要期刊,即核心期刊,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图书信息部门参考.

    作者:孔军;张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深切悼念戚兆清同志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编辑部;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编辑部;郭万学;段宗文;王建勋;李建国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组织同步成像定量ATP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川崎病心脏功能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同步成像定量三磷酸腺苷(ATP)负荷试验检测川崎病患儿恢复期心脏收缩功能.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同步成像法(TSI)检测ATP负荷前后18例川崎病患儿心肌各节段的收缩期运动达峰时间(T-pv),与22例正常儿童对比,比较各节段的达峰时间、顺序和TSI指数.结果川崎病组与正常组儿童左室射血分数(EF)差异无显著性(P>0.05).川崎病患儿心肌节段的T-pv比正常组延长并且有顺序异常;TSI指数中,川崎病组用药前与用药后的6个基底段T-pv大与小之差(Base-max)和标准差(Base-std)、全部12节段的T-pv大与小之差(All-max)和标准差(All-std)等均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川崎病组基底段的室间隔与侧壁达峰时间之差(S-L)、前间隔与后壁达峰时间差(S-P)在用药前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川崎病恢复期存在心肌节段达峰时间延长和同步指数增加,组织多普勒同步成像法定量心脏负荷试验对评价川崎病局域心脏功能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夏焙;邱宝明;刘力;林洲;陶宏伟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一个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室球形化重构的新指标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心室几何重构的形态学评价新指标.方法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球形指数(SI)、D2/L、(D1+D2+D3)/3L、D3-D2、D2-D1、(D2-D1)/D2及D1/2与L/4的比值(即2 D1/L),进行左室形态学评价.结果 DCM患者SI显著降低,D2/L、(D1+D2+D3)/3L、2D1/L显著升高,D2-D1亦增大,但(D2-D1)/D2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3-D2 出现负值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多个形态学指标可以较全面地评价DCM左心室几何重构,其中2D1/L可更好地反映左室心尖部球形化,为临床更全面地了解DCM左心室几何重构及心功能、拟定治疗方案、估测预后提供更多选择.

    作者:吴棘;李智贤;郭盛兰;刘福元;张棣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腺性膀胱炎的超声误诊分析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增生性、非肿瘤性的慢性炎性病变[1].其声像图酷似膀胱肿瘤.我院2002年2月~2004年2月超声诊断33例膀胱肿瘤中,后经膀胱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其中8例为腺性膀胱炎,现结合本组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淑梅;严艾琴;崔树萍;李瑛;李大伟;李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对冠心病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的评价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成像(TVI)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的临床意义,比较TVI中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应变率成像(SRI)、组织追踪成像(TTI)和组织同步成像(TSI)之间对于评价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的敏感性差异.方法对正常组健康人群及冠心病组的病例应用TVI采集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心尖左室长轴切面的后间隔、下壁、前壁及前间隔图像,获得QTVI、TSI的速度-时间曲线图,TTI的位移-时间曲线图及SRI的应变率曲线图,测量左室11个节段收缩期的峰值速度(Vp)、峰值位移(D)及大应变率(SR)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以正常组各节段各项指标为标准,冠心病组各节段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冠心病组共208个节段,QTVI、SRI、TTI、TSI对异常节段的检出比例分别为56.73%、60.58%、67.79%、50.48%.结论 TVI技术能有效地定量评价冠心病的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其中尤以TTI对评价左室壁收缩运动异常为敏感.

    作者:朱小虎;高云华;刘兰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怎样计算稿件的占版字数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06年4月中上旬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同时召开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和<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编委会.现将征文内容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作者:中国声声医学工程学会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灰阶超声造影对肝外伤活动性出血的诊断研究

    目的评价灰阶超声造影在判断肝外伤活动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全麻开腹状态下建立猪肝外伤活动性出血动物模型24处.肝脏创伤后即刻应用常规超声及灰阶超声造影观察肝实质损伤的部位、范围及活动性出血情况.结果常规超声难以显示肝外伤后所致的活动性出血.静脉注入造影剂后,灰阶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87.5%(21/24)肝损伤区内的活动性出血,活动性出血呈条状或结节状的异常增强区,其中9处异常增强区的后方可见明显声影.时间强度定量分析显示,注入造影剂后12 s、40 s、2 min 30 s时异常增强区的强度[(34.54±5.44) dB,(37.48±6.79) dB,(28.55±4.89) dB]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14.99±3.68) dB,(23.42±9.03) dB,(16.07±4.96) dB],P<0.01.结论灰阶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肝外伤后的活动性出血,有望提高肝脏外伤的超声诊断水平.

    作者:王月香;唐杰;梅兴国;安力春;林倩;李俊来;徐建宏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卵巢恶性肿瘤经阴道超声定量指标与病理微血管密度及临床分期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血管病理学特征,评价经阴道超声定量指标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VCDU)与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graphy,TR3D-CPA)检测38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肿瘤血流阻力指数(RI)与血管指数(VI).术后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确定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统计分析RI、VI与MVD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38例卵巢恶性肿瘤RI值0.44±0.13,VI值(0.08±0.052)条/cm3,MVD值(37.5±18.22)个/400倍视野.RI与MVD呈负相关(rs=-0.412,P<0.01).VI 与MVD呈正相关(rs=0.684,P<0.01).RI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降低,VI随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临床Ⅲ、Ⅳ期VI、MVD明显高于Ⅰ、Ⅱ期,RI反之(P<0.05).结论 RI与VI可于术前评价卵巢恶性肿瘤血管生成,为术前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赵玉珍;齐铮琴;冯华;杨漪;纪晓惠;薛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超声检查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Ⅱ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了解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1],寻找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004~2005年我院住院86 例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同期住院无糖尿病的患者下肢血管形态、血管壁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无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比较.结果 (1)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管腔的硬化斑块、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硬化斑块的发生率以股动脉常见,而管腔狭窄、闭塞率以累及动脉以下侧的远端动脉血管胫前动脉受累为明显[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早期诊断、预防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乔华;代全明;刘丽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患者女,30岁.曾行剖宫产术,术后每于经期便出现腹部瘢痕疼痛,且经止痛缓解.下腹壁瘢痕深部扪及约2 cm×1 cm结节,质硬,无压痛.超声检查:下腹壁瘢痕处探及约16 mm×12 mm低回声结节,壁厚,边缘欠规整,CDFI:低回声区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图1).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于腹壁瘢痕处.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王秋萍;石俊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组织多普勒对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内收缩同步性的研究

    目的用组织多普勒(TDI)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室内收缩同步性.方法对21例心衰患者和15例正常人,用标准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用TDI测量左室壁12个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s),计算它们之间大的差(Ts-max D)和标准差(Ts-s).结果心衰组的Ts-s和Ts-max D [(49.4±22.0 )ms和(158.9±72.8)ms]明显大于正常组[(29.1±8.7)ms 和(91.8±21.4 )ms,P<0.01].Ts-s和Ts-max D与LVEF有弱相关(r=-0.539和r=-0.566,P<0.05).Ts-s与 LVEDV和 LVESV有中度相关性(r=0.603和r=0.622,P< 0.01).同样,Ts-max D与LVEDV和LVESV也具有相关性(r=0.568和r=0.603,P< 0.01).结论心衰患者左室内存在收缩不同步现象,收缩不同步影响了心室的射血功能和心室的重塑.

    作者:齐雨青;朱天刚;王欣;权欣;丁茜;周倩云 刊期: 2005年第12期

  •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单纯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左室长轴收缩功能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评价单纯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意义.方法 23例单纯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与26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DTI检查.DTI测定二尖瓣环的室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前间隔、后壁处各位点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结果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各节段Vs及平均Vs(AVs)显著降低.患者组AVs与LVEF呈高度正相关,与二尖瓣口面积无显著相关.患者组侧壁、前壁、后壁Vs与AVs的相关性较好.结论患者组虽然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但其左室长轴收缩功能显著受损,其受损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程度无关.AVs可定量评价患者左室长轴收缩功能,二尖瓣环侧壁、前壁、后壁均是定量评价左室长轴收缩功能的较好节段.

    作者:宋则周;马静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