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疾控中心档案管理质量提升策略

周彦

关键词:疾控中心, 档案管理, 特点, 策略
摘要:疾控中心属于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档案管理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本文针对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存在的电子档案缺乏规范化管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该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医疗等若干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医疗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实现医院总体竞争实力的提升,同时保证实现大范围的社会效益.本文主要研究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分析现阶段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王延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个性化冲洗法在临床子科室口腔护理中的相关应用

    目的:探究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案,对临床子科室相关领域口腔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80例相关科室需要进行口腔护理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及口腔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冲洗法在临床口腔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珊珊;范桂红;关莉莉;赵英利;吴慧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准确性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ICU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准确性的作用方法:2016年3月至9月,延续科内已有品管圈,科室同事自发组建品管圈新组织,在拟定主题后,通过把握现状、设定目标、解析存在的具体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制定相关对策与落实等一系列品质管理具体流程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ICU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准确性较活动前有显著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准确性的应用中效果明显,同时对ICU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科室的安全质量管理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张国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耳穴压豆与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配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8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9)开展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n=49)基于此加用耳穴压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8%,明显高于对照组6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SUI临床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目的:探究护患纠纷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护患纠纷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是医疗纠纷中常见的类型.结果:护理工作是医疗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士与患者接触机会多、时间长,难免会产生矛盾或冲突,若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并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护患双方产生情绪对抗,影响护士的工作和患者的健康,甚至扰乱医疗机构的工作秩序.结论:如何杜绝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和错误,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是护理人员必须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赵彩丽;喻凤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内科规培护士教学方法的选择

    目的:评价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规培护士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规陪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实验组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分析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随机提问及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90.00%学生对模拟情景教学方法满意.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规陪护士教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门诊医生

    目前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有些医生迫于压力和利益的诱惑,破坏了医生的良好形象.其次,多数医生依赖高科技检验及检查手段,而忽视了人文关怀与病人的交流沟通,缺少细致的问诊,缺乏基本的查体、物理检查,导致对病人重视不够.而部分病人,对自己所得疾病认识不足,对疾病预后期望过高,对医生不信任,导致医患之间信托关系失衡.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该文旨在探讨如何做好一名门诊医生,为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建立良好的信托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意义重大.

    作者:张永刚;高伟;王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NICU宝宝入院时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新生儿科NICU宝宝入院时对家属作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上、下午(非急诊)入住我科NICU的80例宝宝家属为研究对象,通过入NICU时(医嘱处置前专人主动及时)对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家属焦虑程度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宝宝家属焦虑程度从86.25%下降至53.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入院时及时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减少家长紧张、焦虑、绝望、自责、无助等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增加对医务人员的理解、信任,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促进医患关系的亲密与和谐.

    作者:何涛;王浩;周碧琼;唐泽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依据24h眼压峰值的青光眼个性化药物治疗观察

    目的:评价依据24h眼压峰值的青光眼个性化药物治疗观察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以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84例,根据患者的意愿、结合随机分组方法,对照组入组91例,观察组入组93例.对照组控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疾病,对于急性发作,持续高眼压对象,静脉滴注甘露醇降眼压,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进行行为指导,院外采用0.004%曲伏前列腺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急性期得到控制后,进行24h眼内压的监测,据患者的眼内压波动情况、峰值眼压、峰值眼压的时间波动幅度,制定个体化的局部降眼压药物方案.结果:观察组完成研究88例,对照组85例.3个月后观察组视野MD低于治疗前,观察组视野MD水平、矫正视力下降值高于对照组,视觉电生理检查P-VEP上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24h眼压峰值的青光眼个性化药物治疗可增进疗效.

    作者:张金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对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子内膜炎的治疗中,使用妇科千金片与常规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主要使用传统抗生素联合孕激素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要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个月月经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中,使用妇科千金片联合抗生素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子宫内膜有修复加厚作用,有效改善患者月经状况.

    作者:杜芬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草酸浓度测定研究进展

    肾结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准确测定体内草酸浓度是临床检验中判断结石成因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对食物中草酸及其盐含量的测定,对预防和治疗肾结石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天怡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原发性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是一种以增龄为基础,同时伴有骨骼肌量减少、力量下降和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退行性病征.因其严重影响老年人正常活动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并干扰疾病预后、增加失能和死亡风险,故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但其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和治疗方法尚未有统一定论.国内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很少,有待进一步推进.

    作者:蔡金鑫;王瑾;马向华;赵婷;曾珊;徐冬连;徐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炎症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头孢他啶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各30例,头孢他啶组行头孢他啶静脉滴注,2次/d,持续7d;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2次/d,持续7d;并将2组抗生素行静脉滴注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经静脉滴注干预的总好转率为93.33%,高于头孢他啶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第III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起迅速抑菌,强效杀菌作用,临床中应依据患者的基础病情控制药物剂量,以此降低药物的副反应.

    作者:陈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替格瑞洛组(35例)和氯比格雷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替格瑞洛组35例,应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氯比格雷组35例,应用阿司匹林+氯比格雷抗血小板治疗,1周后测量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出血率.结果:治疗1周后,替格瑞洛组与氯比格雷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替格瑞洛组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氯比格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替格瑞洛组与氯比格雷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86%)与(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与氯比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71%)与(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具有比氯比格雷更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够降低近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梁海雁;姚传臣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管理模式在医院体检的脑血管病高危人群中的实证研究

    目的:以脑血管病为切入点,对某综合性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对象一般情况、生理生化指标、疾病风险预测结果以及生存质量得分等数据,评价该院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1.某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运用前研究对象的生理生化指标值、脑血管病发病风险指数下降不明显.2.某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运用后研究对象的生理生化指标值、脑血管病发病风险指数明显下降.结论:1、某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模式运用全程信息化的健康信息采集、可量化的健康评估与疾病风险预测、针对疾病危险因素及发病风险进行个性化的健康干预、科学的健康跟踪对客户展开健康管理服务,可较好的运用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中.2、该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从而降低发病率.

    作者:王卫红;魏冬梅;王琳;郭颖;冯铖铖;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于门诊护士应具备素质的几点探讨

    门诊是医院前沿服务的窗口,大部分患者是通过门诊来接触医院、了解医院、熟悉医院.患者门诊就医时对医院环境、就诊的流程以及疾病的诊疗,等等的诸多一切,甚至匮乏,于此不少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更有甚者不知所措.门诊护士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单是简单分诊或为维持秩序,更多是为患者答疑解惑,健康教育,根据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各种帮助.

    作者:杨爱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加强医院饮食营养卫生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提高医院饮食营养方面的重视,防止营养比率不达标以及食品质量不合格等相关的突发事件发生.方法:加大对负责餐饮服务等相关人员的监管力度,制定增强饮食营养卫生管理的相关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近一步培养树立饮食服务人员的安全饮食的正确意识.结果:整改后,我院饮食营养卫生的管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未出现任何因饮食不卫生导致的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更得到了医患人员的一致认可.结论:管理的加强进一步改善了饮食卫生,确保了医院营养饮食的卫生与安全.

    作者:岳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及治疗初步探讨

    目的:分析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当中收治的4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主要对象,对所有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分成西医组与结合组,西医组患者接受地屈孕酮+黄体酮肌注药物保胎治疗,结合组患者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联合服用滋肾育胎丸,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发病原因较为多样,本研究中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西医组,两组患者主要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中,医生需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科学分析,并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以确保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赵乐;吴琼琼;高永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个体化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讨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依从性以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按时服药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了解病情特点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掌握雾化吸入的患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喘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动受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自身关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刺激反应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和治疗依从性,还能够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6例腹腔镜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护理措施,积累并改进护理经验,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胃肠外科住院的4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从加强心理护理、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和健康宣教、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规范的营养支持、腹腔灌洗护理等方面提出改进方案.结果:4例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患者负压冲洗引流是治疗护理关键点,采取一系列完善专业规范的护理措施,加强人文关怀,医护患三方积极寻求多途径,尽量缩短疗程,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施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