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延娟
目的 探讨推拿配合中药足浴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该院9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46例.其中B组进行中药足浴熏洗治疗,A组则在中药足浴熏洗治疗基础上,联合推拿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推拿配合中药足浴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较好提升临床疗效,减少不良症状及并发症,减轻机体损伤,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王仁彬;于淑艳;韩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280例胃癌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胃癌患者胃镜检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检查率,改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效果,适合临床工作的推广与运用.
作者:王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定时给患者监测血压和血糖,饮食护理、用药护理、适量运动、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认为这些护理措施可以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及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郭向林;李春晓;林笑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了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28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了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跟骨宽度低于对照组而Bohler角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8.57%),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跟骨宽度和Bohler角,而且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孙向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血脂异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状况.方法 此研究中所研讨的80例患者均随机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挑选而出,80例患者再依据其是否合并血脂异常分两组研讨,即40例血脂异常组,40例血脂正常组,采集两组患者早晨静脉血液和第一次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酸、肌酐指数对比,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尿素指数对比,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若合并血脂异常状况,可能对其肾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对肾功能发病存在促进作用,因此,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阿依努尔·阿不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腹部B超检查结合经阴道B超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且经病理检查确定为异位妊娠的患者6例,对其经腹部B超检查结合经阴道B超检查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明确诊断,主要超声表现为盆腔积液、宫旁团块、子宫稍增大及内膜蜕膜反应、输卵管积液、宫角或宫颈处妊娠囊、异位妊娠囊一侧外壁周边可探及较丰富的半环状彩色血流束等.结论 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各有优劣,在异位妊娠的诊断中二者联合可相互取长补短,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珍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慢性乳腺炎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浆细胞性乳腺炎(PCM,n=22例)和肉芽肿性乳腺炎(GM,n=26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发病主要集中在26-35岁,两组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单纯肿块型为主;其中GM组无乳头内陷发生率高于PCM组(P<0.05);GM组药物史发生率高于PCM组(P<0.05);两组手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切开引流组术后复发率均高于局部切除术组和全乳切除术组(P<0.05).结论 慢性乳腺炎以26-35岁女性为多见,临床表现以单纯肿块型为主,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降低其术后复发率.
作者:贾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为今后治疗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1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腔镜阑尾炎切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0例在我院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等均少于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照组患者,且术后观察组放置引流管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阑尾切除术都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短,胃肠道功能恢复快,进食早,术后引流物较少,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天数.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显著治疗术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福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及防控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市发生7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医院收治的7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结果 患者临床特点包括: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分别占比59.2%、38.0%、2.8%;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增多体征.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具体表现复杂多样,对身体器官损害较为严重.临床实践中要加强疾病流行性特征分析,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进行疾病预防,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
作者:李云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针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收的患急性呼吸衰竭的200例患者,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100例,施行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共10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与病死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及PaCO2等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参考组显著更低,PaO2指标较治疗前及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实验组的病死率较参考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 针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徐文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在胃肠外科老龄危重患者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我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老龄危重患者88例,以2014.5——2016.5为病例选取时段,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予以常规护理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而予以优质护理服务的44例患者视为实验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 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胃肠外科老龄危重患者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效果满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叶礼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9)采用格列喹酮治疗,观察组(n=39)在此基础上给予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高于对照组(79.49%),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餐前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格列美脲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血糖指标,强化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耿甄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温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本组患者56名,全部患者均按照上述标准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把上述56例患者随机评分为两组,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温针灸理疗方式上加用康复护理.结果 对内风湿关节炎伴随腰腿疼患者实施灸热贴结合中西治疗,观察组患者晨僵程度、疼痛程度、患者满意程度均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研究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温针灸理疗综合护理方案,对内风湿关节伴随腰腿疼痛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改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早期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从糖尿病足部发病的相关因素、风险的识别、制定早期社区护理干预措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结论 早期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是防止糖尿病足发生的有效措施,值得社区护理推广.
作者:刘文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1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15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静脉血3ml进行血常规与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中,血常规阳性83例,阳性率为55.33%;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89例,阳性率为59.33%;血常规与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阳性121例,阳性率为80.67%.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测定其中一项的阳性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患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时,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郑秀秀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血清微量元素以及儿童骨密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来我院体检的200例儿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200例儿童实施骨密度检测,结合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低骨密度组79例及正常骨密度组121例,研究对比两组儿童的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结果 低骨密度组79例儿童和正常骨密度组121例儿童的血清钙、镁、铅、铁、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铜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铅水平和骨密度存在负相关,铁、锌、镁、钙水平和骨密度存在正相关.结论 低骨密度的发生和铁、锌、镁、钙微量元素缺乏以及铅元素过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作者: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对失眠症患者用自拟温阳安神汤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对于2013年——2016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接受治疗措施分别为西医药物治疗、联合温阳安神汤治疗,各组有患者3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并归纳两种治疗方案对失眠症的调整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病情评估后提示对照组与观察组被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6例、1例,组间总有效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两个时间段记录患者睡眠时间,提示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睡眠时间延长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表示P<0.05.结论 对失眠症患者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指导下温阳安神汤,能够明显提升对相关症状的改善作用,延长睡眠时间和保障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广;杨吕路;张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盆腔炎疾病者中,抽取70例纳入到讨论中,7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35例对照组(左氧氟沙星治疗)和35例研究组(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治疗),对比讨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4.29%比对照组8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白带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等,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盆腔炎疾病可考虑将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药物联合使用,其疗效突出,患者疼痛感得到缓解,临床应用性和推广性较高.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检查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78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检查前焦虑情绪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检查后苏醒时间,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爽;刘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柳州地区健康成年男性血清中ASO及RF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使用免疫比浊法对广西柳州1987例健康男性体检者血清中的ASO及RF进行检测.结果 血清中ASO及RF检测结果均呈偏态分布;年龄、吸烟与ASO和RF密切相关;年龄﹤25岁(235例),25≤年龄<35岁(698例),35≤年龄<45岁(560例),年龄≥45(494例)四个年龄组ASO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是≤191.6、≤245.2、≤253.0、≤188.0(IU/ml),RF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是≤11.6、≤12.9、≤13.1、≤12.3(IU/ml).结论 柳州地区ASO和RF正常参考值范围高于目前所采用的标准.
作者:刘岩;邹林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