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探讨

张贵林;吕婵;徐彤;贺新艳

关键词:优质护理, 老年脑梗塞,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并观察对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对照组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明显,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对老年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过程中采取手术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不如观察组.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管理,可使得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证,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张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

    目的 分析研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性,为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的8例人员纳入到此研究对照组中,同时再将2014年5月至2016年6期间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8例人员纳入到研究组中,分析对照组管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并制定相应改善措施,在研究组中实施,调查两组工作人员对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和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 从了解高危药品安全用药意识上、不了解药物特性、高危药品管理规章了解、药瓶用药安全了解等方面评分上来看,研究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西药房高危药品相应有效管理,对其应用有规范作用,明显降低了用药安全性问题,确保使用药品的安全性.

    作者:陈林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措施后对预防医院感染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手术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手术室患者实施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手术愈合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邵金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针对胫骨远端骨骺骨折患者施行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支架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患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行闭合手法复位与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治疗;治疗组共50例,行闭合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支架联合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及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较参考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结论 胫骨远端骨骺骨折患者施行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支架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蒋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进行手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气道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进行手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气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PaO2、PaC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其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非计划拔管等不良时间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手术后实施具有针对性气道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其PaO2、PaCO2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康伟;宋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对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采取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76例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剖宫产后行宫内节育器置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n=38)与观察组(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n=38),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显著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剖宫产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采取心理与生理共同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反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小兰;张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的发病机制以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为骨科常见病症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诱发患者腰腿痛的关键原因,临床表现在连续性腰背疼痛,主要因机械压迫而引发疼痛,患者患病后若长时间站立,则会加重疼痛程度,但可忍受,能慢慢行走.对此,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展救治工作时,需找准发病机制,以对其展开安全、有效的治疗.

    作者:何西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上对护理实习生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190例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管理方法,对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观察两组实习生经过一定时间后的详细情况.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管理后,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兴趣评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对教学情况的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结果差异明显.结论 在对护理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兴趣评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沟通能力、教学满意度等,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王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制中有NR2Abs抗体的作用机制参与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脑梗塞再灌注模型的治疗中,其作用机制中是否有NR2Abs的参与.方法 制作雄性SD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造成缺血3小时后拔出线栓,再灌注24小时后,取80只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丹红组、低剂量丹红组、维脑路通组、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维脑路通组采取0.04g/kg的剂量给予腹腔注射,根据大鼠的体重,丹红注射液大剂量组采取14.4mg/kg给予腹腔注射,丹红小剂量组给予丹红注射液3.6mg/kg予以腹腔注射,连续给药3天,每天给药1次,给药结束1小时后,开颅取脑,将其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大脑以冠状位切片,脱水,石腊包埋制片,免疫组化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R2Abs抗体,从眼静脉取血,用酶标仪检测.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 ①NR2Abs免疫组化及ELISA检测可见对照组中抗体浓度升高,其它药物组中各抗体的浓度要低于其浓度.②3天时对照组、维脑路通组、丹红高低剂量组免疫组化检测:77.41±14.08;67.98±14.57;57.18±13.06;60.66±16.60,其中3天时ELISA检测结果中,对照组、维脑路通组、丹红高低剂量组的结果分别为:10.16±5.02;7.38±2.44;7.47±1.49;6.94±2.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NR2Abs抗体的作用机制参与中药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制.

    作者:陈春艳;岳林海;蔡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及影响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希望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和间期组、延期组相比较,超早期、早期的患者治疗之后,完全栓塞的程度较高.与超早期和早期的患者相比较,间期患者手术之后的肢体活动障碍程度明显,将多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单因素的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主要包括有动脉瘤的位置、高血压病、基础病、HUNT-HESS分级以及瘤颈的宽度等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超早期、早期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疗效.而动脉瘤的位置、高血压病、基础病、HUNT-HESS分级以及瘤颈的宽度等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邹德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手术老年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2.5±8.3)min、(6.5±1.9)h、(9.2±2.6)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1.2±9.8)min、(23.8±2.7)h、(13.2±3.9)d;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老年急性胃穿孔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的中药治疗及饮食保健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中药治疗及饮食保健.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0例采用中药治疗和饮食指导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糖尿病患者经中药治疗及饮食调护,患者血糖控制良好,患者总有效率100%.结论 糖尿病多因禀赋异常、过食肥甘、多坐少动以及精神因素而成.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防止发生并发症,合理饮食的干预对血糖的控制尤为重要.

    作者:王耘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10——2016.10月)10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缩宫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缩宫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做无痛人流的患者2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对照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不给予任何缩宫药物,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不完全流产率均小于或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术中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加用缩宫素,不但能增强子宫收缩、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量,还能防止不完全流产等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毕绍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中药抑肝健脾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有效性

    目的 分析胆囊切除术后腹泻应用中药抑肝健脾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后发生腹泻的患者8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选择中药抑肝健脾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17%(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3.16±0.47)分,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10.62±1.06)分(P<0.05).结论 中药抑肝健脾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效果明确,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白员印;丁志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讨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入选患者依据入院单双顺序分40例对照组(保守治疗)和40例研究组(切口病灶清除手术治疗),将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ESR正常、CRP正常、疼痛消失、体温正常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疾病可考虑给予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疗效快,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用性较大.

    作者:朱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我科连续收治的140例急救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思维展开护理.结果 经过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 对急救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增强护士的风险意识,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芳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中期宫颈癌治疗中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早中期宫颈癌治疗中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不给予辅助化疗,乙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早期宫颈癌患者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其优势明显,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古里给娜·阿布都热西提;古丽仙·吐尔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标准预防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在供应室管理过程中,应用标准预防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针对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间供应室进行常规管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供应室进行标准预防,并归为观察组,此后观察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情况.结果 实施标准预防的满意率95.0%明显高于首年75.0%,其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 标准预防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其能够保证临床工作的标准化开展,提高工作的满意度,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联合采用恩度与化疗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联合采用恩度与化疗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7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资料分析,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化疗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恩度与化疗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在35.76%,疾病控制率为7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54%、43.86%,组间比对存在统计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联合采用恩度与化疗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聂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