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绍丽
目的 分析小剂量螺内酯、双氢克尿噻联用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与小剂量螺内酯、双氢克尿噻联用依那普利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螺内酯、双氢克尿噻联用依那普利在老年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宿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本文对花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及加工利用进行了阐述,发现花椒挥发油在食品加工、药品保健及农产品贮藏保鲜方面存在巨大的潜力.
作者:张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判断ITP患者凝血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病例,选择同期正常献血者180份为对照组样本进行分析.采用血栓弹力图判断患者的凝血状态.结果 疾病组患者TEG表现为低凝图像,K值、MA、CI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体内存在病理性的低凝状态,采用血栓弹力图可有效判断ITP患者血液凝固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许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以来本院收治超声诊断的孕产妇256例,并对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常规检查方法,如横向、纵向检查以及斜向检查等几个方位对胎儿开展全方位检查.结果 利用超声检查检查出出生缺陷胎儿共1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47%.胎儿出生后,对胎儿缺陷进行检查发现存在4例漏诊,超声检查漏诊率为22.22%.结论 超声诊断具有操作便捷、伤害较小等优点,在产前诊断出生缺陷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合并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干预方案后疗效临床指标情况.方法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共有820例且均接受化疗方案干预,对其临床资料用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包括胸水癌胚抗原(CEA)、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等数据水平,归纳这些指标和化疗疗效之间的联系.结果 从数据可知各项指标如胸水白蛋白、乳酸脱氢酶以及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等在不同组间患者疗效差异统计学软件提示并无意义(P>0.05);对于胸水癌胚抗原指标在55.75ng/ml以上以及在该数据以下患者,组间疗效情况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而言,对其进行胸水中白蛋白、乳酸脱氢酶以及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指标检测难以作为评估化疗效果的依据,而胸水癌胚抗原则对于患者近期疗效有一定的指导依据,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符彦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急性期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50例,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围手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宫延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霉菌性阴道炎疾病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 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疾病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80例患者按入院单双顺序号分40例对照组(达克宁栓治疗)和40例研究组(康妇炎胶囊+达克宁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状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0%比对照组80%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复发率5%比对照组20%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疾病可考虑将康妇炎胶囊和达克宁栓药物联合使用,疗效突出,可明显降低疾病复发可能性.
作者:李菊花;许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鼻内镜鼻窦炎手术出院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出院后护理管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出院后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出院后护理管理干预应用于行鼻内镜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玲;何进勤;杨宝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信息化管理对门诊护理工作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运用信息化措施在预约挂号、门诊服务、满意度测评、建立科室微信群等方面开展工作.并对信息化手段介入前后工作效率对比.结果 通过信息化管理介入,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了医院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结论 信息化管理更加便捷、通畅,为护理管理开辟了另一种模式,增强了科室凝聚力,将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的目标落地.
作者:姜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鹤岗鹤矿医院进行治疗的36例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6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情况,生存质量评分(KP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急性脑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靳良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责任脊神经背根神经节的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了38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穿刺定位,再行责任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VAS评分并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2个月后VAS评分改善≥75%有15例(39.5%);疼痛明显缓解者(75%≥VAS评分改善75%-50%)16例(42.1%);无效者(VAS评分改善<50%),7例(占18.4%).所有患者脉冲射频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责任脊神经背根节脉冲射频术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较好的近期镇痛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张华斌;魏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近年许多文献报道,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其言行举止均可对患者造成影响,尤其是护理人员的不耐烦、急躁、冷漠等不良情绪的产生,不但是对良好的护患关系的伤害,而且可能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线.加强门诊导诊护士情商的培养,注重情绪的调控,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老年尿毒症患者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取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6月份12月份收治的6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分成三组,20例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20例患者实施高通量透析治疗,20例患者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全程关注患者的治疗进展,对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联合组、高通量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比较,总有效率较高,数据之间差异性显著,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高通量透析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性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三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以及组间差异均不明显,证实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联合组、高通量透析组与血液透析组比较,β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下降,治疗前后以及组间差异均明显,证实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常规血液透析治疗,采用高通量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老年尿毒症进行治疗,能够清除患者的毒素,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68例临床护理分析.方法 抽取收治的68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冯晓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昏迷是指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抑制而导致的脑功能严重障碍.昏迷患者均是危重疾病者,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且复杂,临床上发生昏迷的原因较为复杂,由于老年昏迷患者身体机能差,其免疫力低,糖耐量下降、心肺功能衰弱等原因,这样就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为了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便于治疗和用药,浅静脉留置针是非常必要的.静脉留置针因导管柔韧、对血管刺激小、无毒无害、可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1],但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注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可造成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发红、肿胀、疼痛等静脉炎的症状[2].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昏迷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妍;李敏;王可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笑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患儿,所抽取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患儿通过检查确诊后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观察并分析其通过治疗的有效率与临床特征.结果 抽取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全部应用针对性治疗,结果显示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56%,住院时间平均为13.65±2.69d.结论 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针对性治疗配合辅助性检查,应用药物及时进行治疗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作者:田辉莲;穆妮热·麦麦提吐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讨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5月到2015年11月的偏头痛患者共计90例,将所有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5例/组,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较尼莫地平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均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化疗及中医辅助治疗方法疗效.方法 选取近两年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采用化疗辅助中医中药辅助临床患者资料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临床治疗,患者食欲、疼痛、腹水及肝功能、肿瘤大小等均有明显变化,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延长生存期.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化疗及中医辅助治疗,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等为治疗原则,根据临床变化辨证应用.
作者:黄秀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6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两组(34例/组),Ⅰ组接受单纯放疗,Ⅱ组接受EP方案同步放化疗,评估该两种治疗方案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Ⅱ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9.4%,1年存活率为73.5%,相比Ⅰ组的47.1%与44.1%均显著提高,P<0.05,统计学成立.Ⅱ组总不良反应率为60%,相比Ⅰ组的总不良反应率(26.5%)显著提高,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延长1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毒害反应增加,但在可控范围内,具体仍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王家祝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