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平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名老年患者作为样本,以32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患者联合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15.63%,患者护理满意度81.25%;实验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3.13%,患者护理满意度93.75%.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优势显著(p<0.05).结论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以给药隐患、管道隐患、压疮、医患关系恶化为主,应加强对给药过程的控制,避免老年患者漏服或错服,避免管道被挤压,时常帮助老年患者翻身,避免压疮,保持良好的护理态度,改善医患关系,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提高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冷辉芸;魏见芳;郭玉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的常见病因.方法 对68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三大常规、血生化、肝胆胰B超、纤维胃镜检查、胃肠造影、脑电图等检查.结果 68例中慢性胃炎24例,10例伴十二指肠球炎,24例中幽门螺杆菌阳性12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4例;十二指肠淤积症5例;腹型癫痫3例;不明原因11例.结论 小儿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小儿器质性再发性腹痛的主要病因.
作者:方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蒙中药四色散是内蒙古包头市蒙中医院蒙医内科主任医师青格力达来多年临床治疗毛盖伊力图的验方.由珠如拉,哈日嘎布日等药组成.为使蒙中药四色散能够更广大的服务于人民群众,本文将探讨蒙中药四色散外用治疗毛盖伊力图的作用机制,根据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圈制定.总结出这些药物大多数为祛巴达干希拉,消肿止痛,解毒的蒙药,并对蒙中药四色散外用疗法对急性期毛盖伊力图疗效显著的机制进行了阐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敏;青格力达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过程中采取手术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不如观察组.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管理,可使得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保证,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张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参与本次探究,利用抽签法均分所有患者,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均为24例.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艳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乳果糖口服液在小儿功能性便秘中的应用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40例患儿同时取枯草杆菌二联合剂单药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患者同时取枯草杆菌二联合剂、乳果糖口服液联合治疗,设为实验组.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排便费力消失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儿功能性便秘患儿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能够改善患儿的排便情况,且药物有较高的安全性,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刘紫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明确认识到眼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恰当地采取措施避免风险,降低其发生的几率.方法 在医护人员平时的工作实践中,对眼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切实有效地把握防范的要点,以确保护理的质量.结果 帮助医护工作者完善了平时的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同时减少了工作中所犯的错误.结论 建立更完善的医疗监督机制,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大化的减少工作失误.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哺乳期负压吸宫手术的临床效果.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前来我所进行手术的哺乳期妊娠流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人,其中实验组患者先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再进行负压吸宫手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负压吸宫手术,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流产效果.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完全流产率高达95.0%,对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为70.0%,实验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哺乳期妇女进行负压吸宫手术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临床手术效果显著,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较少,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潘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阿糖胞苷、阿柔比星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经我院检查确诊的58例AML患者纳入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两组,其中29例为对照组予以标准DA方案治疗,29例为观察组予以CAG方案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97%,与对照组41.38%相比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病因、CCI评分、WBC、PLT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是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年龄、病因、CCI评分、WBC、PLT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秀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取80例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患者均于2014年1月份到2016年10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共40例;实验组联合药物以及手术进行治疗,共40例.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并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75%(30/40),实验组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对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针对性进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胡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针对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本科室2013年4月——2016年5月间接收的患手足软组织缺损的55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55例患者术后的皮瓣均成活,其中创面Ⅰ期愈合患者49例,6例伴创面感染的患者于术毕后6周左右愈合.术后随访观察发现患者植入皮瓣质地均柔软,没有磨损和破溃情况,外观无显著臃肿,色泽和受区基本接近,保护性感觉恢复.供区植皮成活情况均良好,疗效满意.结论 针对手足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李统;丁明斌;杜志国;王华柱;张植生;张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对于老年慢性患者提供连续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6.2月——2017.2月间收治116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普通组58例与干预组58例,普通组患者接受临床一般院内护理流程,干预组患者接受临床提供的连续护理服务,总结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评估患者自理能力评分.结果 普通组患者健康知识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理评分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做好院内护理基础上提供连续性护理模式,大部分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较高,且经院外随访后,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自理能力较好.
作者:李新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 有保守治疗、微创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多是病人后选择,病人多在接受按摩、牵引复位、骶管封闭、药物、物理治疗等无效时才选择手术.结论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病人年龄、职业等.
作者:汪贵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合并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干预方案后疗效临床指标情况.方法 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共有820例且均接受化疗方案干预,对其临床资料用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包括胸水癌胚抗原(CEA)、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等数据水平,归纳这些指标和化疗疗效之间的联系.结果 从数据可知各项指标如胸水白蛋白、乳酸脱氢酶以及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等在不同组间患者疗效差异统计学软件提示并无意义(P>0.05);对于胸水癌胚抗原指标在55.75ng/ml以上以及在该数据以下患者,组间疗效情况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而言,对其进行胸水中白蛋白、乳酸脱氢酶以及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指标检测难以作为评估化疗效果的依据,而胸水癌胚抗原则对于患者近期疗效有一定的指导依据,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符彦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研讨常用中药材及其伪劣品的鉴定状况.方法 选取麝香、珍珠、胖大海、燕窝、牛黄等几种常用中药材和相应伪劣品纳入到此研究中的研讨对象中,对比分析其形状、颜色等,总结真伪差别之处.结果 正品中药和伪劣中药在接受相应鉴定后,其差异性具有明显性.结论 各医院药剂师需明确各中药材和相应伪劣药品的鉴定方式,进而确保给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确保中医治疗疗效,达到治疗目的,并有效控制中药伪劣品进入到医院和中药材市场.
作者:韦祖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讨口腔黏膜溃疡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5月选取80例口腔黏膜溃疡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40例/组),Ⅰ组接受常规西医对症治疗,Ⅱ组在西医对症处理下接受中药膏局部涂抹,评估该两种药物方案的药效.结果 Ⅱ组患者接受方案用药后,近期总有效率达95.0%,与Ⅰ组的近期总有效率(72.5%)相比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的疼痛症状、溃疡灶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优于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口腔黏膜溃疡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药效显著、安全,利于促进疼痛、溃疡灶的早日消失,值得推荐.
作者:王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老年抑郁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69例老年抑郁症,并针对抽取的169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与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进行评定,观察并分析抽取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60例正常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对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在阅读理解、注意计算、地点定向、时间定向、语言短时间记忆以及物体命名等指标评分均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研究对象中MMSE总分中男性得分数高于女性组,且年龄小于等于70岁的患者分数高于大于70岁的患者,按照学历从低到高MMSE总分也从低到高排列,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较为明显,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制定针对性策略进行治疗和防范.
作者:格根图雅;王瑞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全州县全州镇孕产妇乙型肝炎(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检出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在全州县全州镇卫生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孕产妇,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梅毒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1213例孕产妇中检出乙型肝炎103例,检出阳性率为8.41%;检出梅毒14例,检出阳性率为1.15%;未检出艾滋病;除45岁组外三病在各年龄组均表有病例出现,而30岁组达到高峰阳性率为12.27%.结论 全州县全州镇孕产妇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梅毒感染率相通比其他地区较高,应加强孕产妇传染性疾病的筛查,并针对阳性患者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
作者:唐昌华;蒋群芳;钟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肝肿瘤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血流信号特点的效果对比.方法 收集2014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本科室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肝肿瘤患者30例,在术前分别给予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检查,分析比较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两种检查结果,探究肝肿瘤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血流信号特点的效果对比.结果 30例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时,漏诊原发性肝癌1例,转移性肝癌1例,胆管细胞腺瘤1例,误诊原发性肝癌2例,转移性肝癌1例,局灶性坏死1例;行螺旋CT检查时,漏诊原发性肝癌1例,局灶性增生性结节1例,误诊原发性肝癌1例.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检出率为90.00%,螺旋CT的检出率为96.55%;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肝肿瘤的准确率为86.67%,螺旋CT的准确率为90.00%.结论 对肝肿瘤患者行实时超声造影和螺旋CT诊断能力相近,但螺旋CT比实时超声造影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实时超声造影由于无辐射也有较强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滔;陈梅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本文用五源学这一贯穿藏医药学全部理论的哲学观,说明五源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基础,而且也是保持机体生理平衡与协调的内在因素,同时阐述了五源的失调是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五源是药物之源,与药物的功效息息相关.从而论述了藏医药学,以五源的属性、功能、生克制约关系等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治病机理等医学内容,是藏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核心和理论体系的纲要,在藏医药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普毛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