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秦磊

关键词:恩替卡韦, 扶正化瘀胶囊, 乙型肝炎肝硬化
摘要:目的 探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用恩替卡韦、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的病情改善作用.方法 纳入本院2014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40例相关基线资料为分析数据来源,给予所有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对症治疗,其中120例再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120例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相对于治疗前,所有患者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及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指标情况更具优越性,组间数据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治疗后B超检查,提示观察组患者门静脉直径、脾脏长度以及脾脏厚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其中门静脉直径数据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结论 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制定干预措施时,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恩替卡韦、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方案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保障疗效及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6例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经临床护理干预有效地延缓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降低强度.结论 做好肿瘤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减轻患者痛苦,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管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护理

    产后抑郁症病因复杂,除分泌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产后保健、生活压力及人格特征、年龄、学历、既往史、遗传史等都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产后抑郁对母婴、家庭、社会带来一系列危害.护理人员应能够对产后抑郁做到早发现,配合药物治疗,同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杜森萍;赵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在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抢救中应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临床抢救中实施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CRP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抢救后只有1例死亡,其病死率为2.5%,对照组死亡7例,其病死率为17.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有助于缓解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抢救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昭斌;牛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小儿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肺炎的32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50例,施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共5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完毕后评估2组患儿的疗效,且观察患儿的相关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均较参考组显著更短(P<0.05).结论 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彩霞;王佐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用FOLFOX方案对进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实施化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FOLFOX方案针对实施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患者采取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 我医院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间需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20例作为观察的主要对象,实施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在结束手术以后,采取FOLFOX方案予以化疗治疗.于化疗第1d,应用奥沙利铂与甲酰四氢叶酸以及氟尿嘧啶;于化疗第2d,应用氟尿嘧啶;化疗时间1次/2w,结束化疗以后,对患者实施化疗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经化疗实现治疗的总有效率是18例(90%),相较于实施之前明显升高,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实施结肠癌根治术临床患者采取化疗治疗应用FOLFOX方案,疗效比较理想,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进行广泛性推广.

    作者:侯会天;曲作君;杨爱峰;李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直肠黏膜排列固定注射术加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直肠黏膜排列固定注射术加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直肠脱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直肠黏膜排列固定注射术加肛门环缩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除1例患者未见好转其余患者均得到显著改善或治愈,患者排便时间及频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临床对直肠脱垂患者治疗可采用直肠黏膜排列固定注射术加肛门环缩术,其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振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对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开展修复治疗的牙齿残根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观察组(拔除后种植修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为牙齿残根患者开展修复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拔除后种植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患者满意度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田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女性免疫性不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讨论将中西医结合用于女性免疫性不孕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免疫性不孕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对照组仅采用西医治疗,在治疗半年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免疫不孕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妊娠率显著提高.

    作者:林名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评价奥拉西坦用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用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48例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3).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奥拉西坦.对两组患者BI、神经功能缺损、MMES和HDS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奥拉西坦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进行手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气道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进行手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气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PaO2、PaCO2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其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非计划拔管等不良时间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手术后实施具有针对性气道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其PaO2、PaCO2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康伟;宋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2010年——2016年黑河市爱辉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分析

    目的 了解并掌握黑河市爱辉区农村地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6年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结果 2010年——2016年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107例,死亡1例,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每年的3-6月份为高发时期.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应继续坚持以灭鼠和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胡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名老年患者作为样本,以32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患者联合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15.63%,患者护理满意度81.25%;实验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3.13%,患者护理满意度93.75%.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优势显著(p<0.05).结论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以给药隐患、管道隐患、压疮、医患关系恶化为主,应加强对给药过程的控制,避免老年患者漏服或错服,避免管道被挤压,时常帮助老年患者翻身,避免压疮,保持良好的护理态度,改善医患关系,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提高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冷辉芸;魏见芳;郭玉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及影响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希望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佳时机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和间期组、延期组相比较,超早期、早期的患者治疗之后,完全栓塞的程度较高.与超早期和早期的患者相比较,间期患者手术之后的肢体活动障碍程度明显,将多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单因素的角度进行切入分析,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主要包括有动脉瘤的位置、高血压病、基础病、HUNT-HESS分级以及瘤颈的宽度等危险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超早期、早期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疗效.而动脉瘤的位置、高血压病、基础病、HUNT-HESS分级以及瘤颈的宽度等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邹德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优质护理措施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按照摸球均分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2)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2)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孟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超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6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28例.予以超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予以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后比对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早期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效果理想,可以使再出血率进行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巍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疗效

    目的 分析研讨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78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磨牙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患者中筛选而出,将其随机分两组,39例对照组(接受根管填充治疗)和39例研究组(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纳入对比研讨中.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87%比对照组71.79%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其效果显著,有助于牙周组织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陈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幼儿急疹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对患儿出现的临床症状给予的护理方法,提出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幼儿急疹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合理治疗、心理护理.结论 对幼儿急疹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结合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64层螺旋CT在胸腹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螺旋CT对胸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胸腹部外伤CT表现,其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年龄15-60岁,平均36岁.结果 胸部外伤主要累及肺部及纵隔、胸壁结构,CT表现为肺挫伤及肺内血肿、气胸、纵隔及皮下气肿,肋骨、肋软骨骨折,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血)等;腹部外伤主要累及脾、肝、肾及肾上腺、胰等实质器官及胃肠等空腔器官,CT表现为包膜下血肿、实质内血肿、撕裂伤、腹腔积血、腹腔游离气体、肠间隙模糊及肠壁增厚等.结论 64层螺旋CT检查对胸腹部外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保守或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姚孝平;康剑;刘念念;尚磊;莫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评价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

    目的 分析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挑选90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淋巴清扫数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CRP、TNF-α、IL-6与和IL-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发生率为17.7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加强应用.

    作者:陈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呼和浩特地区变应性鼻炎未成年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呼和浩特地区变应性鼻炎未成年患者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方法 采用标准化变应原对呼和浩特地区3-18岁的20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按男女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比较两组在艾蒿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呼和浩特地区变应性鼻炎未成年患者的变应原皮肤实验阳性率前3位的变应原分别为艾蒿,豚草,花粉组.结论 艾蒿是呼和浩特地区引起变应性鼻炎未成年患者的主要变应原.

    作者:刘伟;段志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