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云城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采用序贯疗法和传统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1月接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采用区组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三联疗法(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借助序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半年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3.33%(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借助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首选方案进行推广.
作者:周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续骨活血汤联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取抽样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股骨颈骨折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39例,给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双号为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续骨活血汤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基础上联合续骨活血汤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文良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此研究中的8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腹泻患儿,依据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入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用药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观察组治疗用药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待两组患儿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其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77.5%),数据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表现.结论 儿童病毒性腹泻在治疗中选择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临床疗效显著提升.
作者:艾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某中医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掌握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职业暴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23例,24例次,其中暴露源不明2例次(8%),暴漏源情况明确22例次(92%),暴露人员的工龄≤3年者占50%,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92%(22例次),暴露物以头皮钢针为主(50%),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为器械使用后处理前(38%),其次为器械使用中(29%).结论 护士和外科医务人员是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高危群体,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处理伤口,并评估暴露源的情况和暴露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暴露后防范措施,加强对其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管理.
作者:刘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2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220例住院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后,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临床上对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人性化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作者:方彦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行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术,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JOA评分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2例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大,Cobb角较治疗前明显减小,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2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无脊髓损伤、切口感染、脑脊液漏液、螺钉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有效恢复伤椎高度,纠正脊柱畸形,疗效显著,稳定性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艾合买提·吾买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采用血液灌流技术进行抢救的蜂蜇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急救的25例蜂蜇伤急性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急救手段加以救治,经过治疗后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了为期约1个月的跟踪随访,并根据跟踪随访记录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对25例蜂蜇急性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技术进行了救治后,全部痊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采用血液灌流技术救治蜂蜇急性中毒患者,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廖秀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讨脑梗塞患者实施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对脑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选取90例脑梗塞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为三组(30例/组),Ⅰ组接受长春西汀治疗,Ⅱ组给予胞二磷胆碱用药,Ⅲ组合用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评估该三种方案对脑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Ⅲ组接受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相比Ⅰ组的63.3%与Ⅱ组的66.7%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三组接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测结果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Ⅲ组评测结果与其余两组相比优势明显,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三组患者试验期间均未见严重药物副反应发生.结论 长春西汀、胞二磷胆碱对脑梗塞患者的脑功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联合给药药效更理想,安全性也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6月收治68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两组(34例/组),Ⅰ组接受单纯放疗,Ⅱ组接受EP方案同步放化疗,评估该两种治疗方案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Ⅱ组近期总有效率为79.4%,1年存活率为73.5%,相比Ⅰ组的47.1%与44.1%均显著提高,P<0.05,统计学成立.Ⅱ组总不良反应率为60%,相比Ⅰ组的总不良反应率(26.5%)显著提高,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延长1年生存率.同步放化疗毒害反应增加,但在可控范围内,具体仍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王家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1 安全管理1.1 手术室的安全隐患 ①手术护理工作,抢救记录不完善,急诊手术,手术中抢救时需执行口头医疗.②手术发展与手术配合之间存在差距,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手术不断开展,大量精密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使医学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进入一个新的高度.③护患沟通中听说的问题,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患者的每一个细微反应,都可能是病情变化的反应,工作人员每一句话都会给患者造成影响.
作者:朴向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4例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按照摸球均分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2)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42)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孟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惊厥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窒息、缺血性脑病、自伤、自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小儿惊厥的护理效果.
作者:齐小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治疗组(6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集束化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ICU停留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和使用.
作者:毛富英;柳江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讨阿司匹林和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5月到2015年11月的偏头痛患者共计90例,将所有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5例/组,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较尼莫地平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均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产妇接受盆底康复训练,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产妇的电测肌电值与手测肌力值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许映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早期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从糖尿病足部发病的相关因素、风险的识别、制定早期社区护理干预措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结论 早期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是防止糖尿病足发生的有效措施,值得社区护理推广.
作者:刘文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普外科患者50例,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对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普外科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高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70例再入院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因调查,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该病再入院因素的影响.方法 将2014——2015年诊治的COPD病70例患者,采用询问及临床观察的方法进行调查,根据患者回答的问题归纳分类,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在患者入院期间,加强对疾病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从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饮食不当、不按医嘱继续治疗、吸烟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可有利于改善COPD患者的病情,减少其再入院的机会.结论 对COPD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减少患者再入院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者:杨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白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中手术技巧的改进及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应用吲哚青绿前囊染色方法进行连续环形撕囊和信封式及点状截囊的改良手术方式,进行白核白内障的手术,对我院实施的148例白核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使用吲哚青绿前囊染色技术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质量.结论 对白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改良的手术方式后可提高术后患者视力恢复程度,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周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