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高芹

关键词:优质护理, 普外, 认知度, 依从性, 满意度
摘要: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对普外科患者疾病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普外科患者50例,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对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在普外科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

    目的 深入探讨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有效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实施尿液检验质量控制后的2000例检验标本为研究对象,另选取2014年未实施质量控制的200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照,统计不合格尿液标本的例数及原因,通过比较的方式概括质量控制的效果.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两个时间段尿液标本不合格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尿液检验中,标本污染和标本量少是导致尿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科学的实施质量控制是降低不合格率的关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戴泓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昏迷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体会

    昏迷是指人体高级神经活动受到抑制而导致的脑功能严重障碍.昏迷患者均是危重疾病者,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变化快且复杂,临床上发生昏迷的原因较为复杂,由于老年昏迷患者身体机能差,其免疫力低,糖耐量下降、心肺功能衰弱等原因,这样就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较大的困难.为了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便于治疗和用药,浅静脉留置针是非常必要的.静脉留置针因导管柔韧、对血管刺激小、无毒无害、可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1],但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注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可造成血管变硬、甚至出现局部发红、肿胀、疼痛等静脉炎的症状[2].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昏迷患者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妍;李敏;王可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呼吸护理,对两组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4.29%相比于对照组的42.86%,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显著,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应用.

    作者:宋桂娥;田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护理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类型,总结有效防范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120例,分析意外事件发生的类型,总结防范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本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6.67%,男性65.63%,女性34.37%;自伤、自杀患者占15.63%;攻击他人、毁坏物品患者占25%;误服药物中毒患者占9.38%;出走逃跑患者占21.88%;噎食的患者占12.5%;跌伤的患者占15.63%.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出现意外事件的几率很高,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加强重视,做好监管,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管理措施,尽可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燕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科自2014年6月起开始实施固定床位,固定疾病,由固定医生和护士来管理,进行医护一体交班查房、共同制定诊疗护理方案、部分疾病临床路径化管理等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给患者提供连续全面的身心护理.比较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前后护士对主管病人病情知晓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应用在泌尿外科,能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海燕;简根妹;文碧燕;张丽媚;罗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分析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名老年患者作为样本,以32例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患者联合实施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15.63%,患者护理满意度81.25%;实验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3.13%,患者护理满意度93.75%.两组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优势显著(p<0.05).结论 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以给药隐患、管道隐患、压疮、医患关系恶化为主,应加强对给药过程的控制,避免老年患者漏服或错服,避免管道被挤压,时常帮助老年患者翻身,避免压疮,保持良好的护理态度,改善医患关系,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几率,提高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冷辉芸;魏见芳;郭玉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技术抢救蜂蛰伤急性中毒患者护理观察

    目的 对采用血液灌流技术进行抢救的蜂蜇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急救的25例蜂蜇伤急性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急救手段加以救治,经过治疗后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了为期约1个月的跟踪随访,并根据跟踪随访记录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对25例蜂蜇急性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技术进行了救治后,全部痊愈,无一例死亡.结论 采用血液灌流技术救治蜂蜇急性中毒患者,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廖秀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结核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0.44±5.82)分,疾病认知度评分为(89.87±6.98)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99±5.98)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王祥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讨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入选患者依据入院单双顺序分40例对照组(保守治疗)和40例研究组(切口病灶清除手术治疗),将治疗状况进行对比讨论.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ESR正常、CRP正常、疼痛消失、体温正常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疾病可考虑给予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疗效快,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应用性较大.

    作者:朱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对我院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以此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8月——2016年8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20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因联用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事件中因多种药物联用引起不良反应事件96例,占不良反应事件总数的48%,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循环系统方面头晕、头痛、心悸;神经系统方面的失眠、嗜睡;消化系统方面的恶心呕吐;皮肤方面的皮疹以及血液系统方面的白细胞减少等,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重复给药、用量过大、药物之间存在拮抗.结论 多种药物联用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若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西医药学知识,采取有效手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韩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3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焦虑情绪调查

    目的 分析慢性乙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患者心理健康的指导与干预提供依据,推动疾病的身心同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缓解其经济压力.方法 以2013年10月——2014年09月在四平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乙肝炎患者38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GHQ-12、焦虑自评量表等相关信息.用EPIDATA软件录入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一般心理健康状况、焦虑情绪的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的384名研究对象中,焦虑倾向者共159人,阳性率41.41%,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的患者GHQ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21,P=0.01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病年限1-9年(OR=4.197,95%CI=1.844-9.554)、10年及以上(OR=4.197,95%CI=1.844-9.554),接受抗病毒治疗(OR=3.247,95%CI=1.906-5.533)是慢性乙肝患者焦虑倾向的危险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高水平1500-2999元(OR=0.611,95%CI=0.374-1.001)、≥3000元(OR=0.298,95%CI=0.145-0.61)和接受乙肝疫苗接种(OR=0.212,95%CI=0.052-0.869)是慢性乙肝患者焦虑倾向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慢性乙肝炎患者焦虑倾向率较高,并与患病年限、接受抗病毒治疗、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接种乙肝疫苗因素有关.应重视慢性乙肝患者的一般心理健康状态、焦虑情绪等心理问题,积极地采取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郑晓行;宋岩;寇长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160例行侧卧位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术中改良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摆放体位平均所需时间、术后皮肤组织受压、术中体位移动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神经损伤、肢体疲劳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病人中的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莫立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3例,在常规治疗后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n=47),给予强心甙、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组(n=46),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起始剂量为23.75mg,1次∕日,每2周剂量加倍,逐渐增加至95mg,1次/日,维持治疗6个月.结果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明显高于对照组71.3%,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室重构,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二级预防.

    作者:张瑞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对照组患者遵循医嘱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创了医用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应掌握新材料的特点,比较与传统术式各项指标的差异,正确指导腹股沟疝病人的康复.

    作者:陈丽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中随机性的选择35例进行临床研究,将入选患者分别定义为两个不同的组别,观察组包含20例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钙以及胰激肽原酶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包含15例患者,应用普通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参考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比较得知,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在24小时尿蛋白、β2-MG以及血肌酐等临床指标上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值得在肾内科广泛的推广.

    作者:赵晓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疗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疗对策.方法 5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资料展开分析,回顾性分析5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就其临床诊疗情况展开分析,并总结诊疗措施.结果 520例患者均行常规综合治疗,其中147例使用头孢他啶钠治疗、208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122例接受红霉素治疗、43例还使用了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终,520例患儿痊愈502例,18例治疗中途家属要求出院.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较高,针对该病的诊断应结合血常规、影像学及支原体实验培养确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改善患儿症状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赵明刚;潘改丽;关鹏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整体护理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腹泻的7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应该在临床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陈人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舒适的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冠心病患者3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的指标.结论 对相关的冠心病患者采取了舒适的护理,提升了患者相应的生活质量,产生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鼓励和推广.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与脂必泰胶囊治疗血脂异常心血管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并对比治疗血脂异常心血管患者时使用阿托伐他汀与脂必泰胶囊的效果.方法 收集血脂异常心血管患者共88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阿托伐他汀,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脂必泰胶囊,将两组患者的血脂异常改善情况、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血脂改善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均>0.05.结论 在血脂异常心血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脂必泰胶囊能够显著纠正患者体内的血脂异常,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且用药安全可靠,患者能够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附子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研究评价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其中附子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是常用到的药物,但由于附子本身存在其毒性,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产生效果的同时会产生毒性刺激,影响患者的恢复,并且会诱发其他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的健康.故要想提高附子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就要加强对附子的药理学分析并要探究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从而更好的为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杨超;韩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