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护理观察

陈丽梅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 成人疝气,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疝气的护理.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将这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对照组患者遵循医嘱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创了医用新材料的应用领域,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应掌握新材料的特点,比较与传统术式各项指标的差异,正确指导腹股沟疝病人的康复.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足月初产妇128例,按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组(n=64例),对照组未接受分娩镇痛,观察组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用0.15%罗哌卡因和0.5μg/ml舒芬太尼的复合液持续泵入,速度为6-15ml/h,观察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0.15%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的方式,可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彦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外科肝胆手术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外科肝胆手术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本院近年来收治外科肝胆手术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营养支持的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管饲营养制剂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检测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及血糖指标水平,对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也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临床给予外科肝胆手术患者营养支持可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其能有效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改善,促进患者疾病和伤口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导管结扎术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讨采用胸导管结扎术对食管癌术后乳糜胸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600例,均为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食管癌根治术中行胸导管结扎术(观察组,n=400)与单纯行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n=400)对乳糜胸的预防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本次观察组所选择的食管癌根治手术病例,在行胸导管结扎术后,出现乳糜胸1例,占0.3%;对照组14例,占3.5%,经对比具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乳糜胸病例,临床均行二次开胸对胸导管进行结扎治疗,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例,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行胸导管结扎术,可对术后乳糜胸起到理想的预防作用,为患者临床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明显加快了疾病康复进程.

    作者:郑天明;梁鸿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疗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疗对策.方法 5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资料展开分析,回顾性分析5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就其临床诊疗情况展开分析,并总结诊疗措施.结果 520例患者均行常规综合治疗,其中147例使用头孢他啶钠治疗、208例使用阿奇霉素治疗、122例接受红霉素治疗、43例还使用了环丙沙星等药物治疗.终,520例患儿痊愈502例,18例治疗中途家属要求出院.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较高,针对该病的诊断应结合血常规、影像学及支原体实验培养确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式,改善患儿症状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赵明刚;潘改丽;关鹏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在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抢救中应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临床抢救中实施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CRP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抢救后只有1例死亡,其病死率为2.5%,对照组死亡7例,其病死率为17.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有助于缓解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抢救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昭斌;牛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

    目的 探究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0例狂犬病疫苗接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患者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接种后发生不良发应的原因与患者的年龄、受伤程度以及动物种类有关,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后不良反应得到有效的缓解.结论 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诸多因素相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改善患者接种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和分析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90例胸心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途径,实验组提供早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在住院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指标的比价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22.2%,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出生缺陷前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以来本院收治超声诊断的孕产妇256例,并对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常规检查方法,如横向、纵向检查以及斜向检查等几个方位对胎儿开展全方位检查.结果 利用超声检查检查出出生缺陷胎儿共14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47%.胎儿出生后,对胎儿缺陷进行检查发现存在4例漏诊,超声检查漏诊率为22.22%.结论 超声诊断具有操作便捷、伤害较小等优点,在产前诊断出生缺陷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介入室护理人员误照射射线原因及防护措施

    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介入手术数量直线上升,开展的项目越发广泛,随之而来伴随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护士作为一线操作人员,贯穿于每一台介入手术之中,射线造成的隐形危害给护士的安全防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医用射线主要损伤的器管有性腺、红骨髓、眼晶体.可能会造成脱发、乏力、食欲减退、眼晶体的浑浊、白内障、良性皮肤的损伤、造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降低、甚至诱发癌症,生育功能减退、妊娠期易造成胎儿严重的智力低下、畸形、致死等等不良反应[1].对心血管的影响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其危险性让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重视.临床工作中总结了几点误照射射线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作者:袁兆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小儿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给予患儿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Hp清除率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Hp清除率分别为(11.6±1.3)d、94.4%;对照组分别为(15.8±2.2)d、83.3%;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清除幽门螺杆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分析

    目的 探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为今后治疗提供可靠的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10例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腹腔镜阑尾炎切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0例在我院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等均少于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照组患者,且术后观察组放置引流管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阑尾切除术都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短,胃肠道功能恢复快,进食早,术后引流物较少,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缩短了住院天数.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的显著治疗术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福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到2016年9月进行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患者的生活质量用SAS评分表进行判断.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该在临床的实践中大力推广.

    作者:蔡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性阑尾炎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讨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月选取125例急性阑尾炎切除术病例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成两组,Ⅰ组60例接受硬膜外阻滞麻醉,Ⅱ组65例接受腰硬联合麻醉,评估两组的麻醉效果,包括麻醉起效时间、肌松良好率、术中牵拉发生率及不同时点的心率值等指标.结果 Ⅱ组接受麻醉阻滞后的起效时间显著缩短,肌松良好率显著提高,术中牵拉发生率显著下降,与Ⅰ组相比,P<0.05,统计学成立.T0时点,两组的心率值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T1-T2时点,Ⅱ组患者的心率值相比Ⅰ组均更平稳,数据相比,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阻滞,具有肌松效果好、起效快、术中不易引起牵拉及可维持平稳心率等特点,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李小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康复护理小组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并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小组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小组干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小组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显著,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彦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概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多系统损害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特征性蝶形红斑、发热及关节疼痛等,无根治办法,患者需长期服药.其复发与缓解交替及多器官受累的临床特点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思想及经济负担.特异性的免疫抑制疗法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B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利妥昔单抗(RTX)与CD20结合可以诱导B细胞凋亡,进而起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本文对RTX在治疗SLE的研究中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张妍君;杨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含量铝

    目的 水中铝含量大于0.200mg/L时,建立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含量铝的方法.方法 设定高浓度铝标准系列,六个平行样品测定,高浓度铝标准参考物质测定,加氨水(1+6)时,以样品管和标准管的大用量为准,保持氨水使用量一致,再用硝酸(0.5mol/L)调节至淡黄色消失以达到实验要求.结果 0-0.400mg/L线形区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6),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结论 设定高浓度标准系列,调节好酸度,控制好试剂配制,处理好玻璃具塞管等因素的影响,用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高含量铝,结果满意.

    作者:魏凌;李爱英;梁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患儿,所抽取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患儿通过检查确诊后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观察并分析其通过治疗的有效率与临床特征.结果 抽取的2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全部应用针对性治疗,结果显示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56%,住院时间平均为13.65±2.69d.结论 针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针对性治疗配合辅助性检查,应用药物及时进行治疗可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作者:田辉莲;穆妮热·麦麦提吐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从情志学说探讨脾胃病调养

    情志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在快节奏的社会,脾胃疾病增多,分析情志因素在脾胃病治疗中的调养,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调养.

    作者:覃柳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手术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在200-1900ml,术后并发出血1例,胆瘘2例,无死亡病例.半年内死亡10例.结论 肝肿块切除术安全的治疗手段是目前肝癌治疗的有效的根治性手段和首选方法.

    作者:陈永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大屈曲度改善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6个月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优良率达到86.05%;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大屈曲度显著大于术前(P<0.05).本组患者均恢复正常步态、坐立、上下楼等.结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可靠,改善关节功能及疼痛效果理想,应注意强化术后康复训练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尹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