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意外事件的防范护理管理措施探讨

杨燕红

关键词:精神科, 意外事件, 防范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科意外事件发生类型,总结有效防范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01月——2016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120例,分析意外事件发生的类型,总结防范护理管理措施.结果 本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6.67%,男性65.63%,女性34.37%;自伤、自杀患者占15.63%;攻击他人、毁坏物品患者占25%;误服药物中毒患者占9.38%;出走逃跑患者占21.88%;噎食的患者占12.5%;跌伤的患者占15.63%.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出现意外事件的几率很高,临床医护人员必须加强重视,做好监管,采取有效的防范护理管理措施,尽可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在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抢救中应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临床抢救中实施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CRP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抢救后只有1例死亡,其病死率为2.5%,对照组死亡7例,其病死率为17.5%,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早期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有助于缓解老年重症吸入性肺炎抢救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昭斌;牛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IVAS混合调配环节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 保证PIVAS混合调配成品输液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对PIVAS三年混合调配环节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对混合调配环节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PIVAS混合调配环节常见问题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改进措施的实施,为临床提供了高质量的成品输液,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于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ASAI-II级,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中诱导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对比①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3天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②术后两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①两组术前MMSE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1天和术后3天MMSE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②术后两组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保护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脑功能,减轻皮质的损伤,减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失的发生.

    作者:占志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应用在肝功能异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应用在肝功能异常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3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开展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并对临床检测方法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参照组在LC-1、SLA/LP、LKM-1、AMA-M2以及SMA抗体、显示为0例(0.0),在ANA检测有3例(3%);而研究组B组90例中,其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2例中LC-1、SLA/LP、LKM-1以及SMA检测为0例(0.0),AMA-M2检出3例(25%),ANA检出4例(33.3%).参照组与研究组自身抗体检测结果中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肝功能异常患者开展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提高疾病诊断正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桂凤;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研究分析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80例产妇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各140例.参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盆底肌锻炼护理.结果 经过盆底肌锻炼护理的观察组产妇的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盆底肌的锻炼护理能够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作用.

    作者:许爱玲;刘芮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分析及安全性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探究万古霉素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的老年患者120例,并统计这120例患者的基础疾病、应用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万古霉素在临床中常用于单纯或者混合型肺部感染,其次应用于癌症伴发感染的治疗.在治疗中发现有23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并且患者是否联合利尿剂的血肌酐值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使用利尿剂患者的尿素氮值比不联合使用药物的患者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疾病中应时刻检查血药浓度,在安全窗口内使用药物并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立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2.12±1.26)分和(96.24±1.56)分相比于对照组的(82.12±2.45)分和(84.21±2.74)分,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效果非常显著,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得到了有效改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护理满意度和安全性得到了明显提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帼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奥拉西坦与安慰剂对比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奥拉西坦与安慰剂对比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予以安慰剂治疗,观察组予以奥拉西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改变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70.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19.1±2.1)分,高于对照组的(17.2±2.2)分(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VD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痴呆程度,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蔡秋伶;杨益铁;蒋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比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塞对于脑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目的 研讨脑梗塞患者实施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对脑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选取90例脑梗塞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划分为三组(30例/组),Ⅰ组接受长春西汀治疗,Ⅱ组给予胞二磷胆碱用药,Ⅲ组合用长春西汀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评估该三种方案对脑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Ⅲ组接受药物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相比Ⅰ组的63.3%与Ⅱ组的66.7%均显著提高,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治疗前,三组接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测结果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治疗后,Ⅲ组评测结果与其余两组相比优势明显,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三组患者试验期间均未见严重药物副反应发生.结论 长春西汀、胞二磷胆碱对脑梗塞患者的脑功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联合给药药效更理想,安全性也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及防控策略

    目的 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及防控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市发生7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医院收治的7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结果 患者临床特点包括:发热、出血、肾脏损害,分别占比59.2%、38.0%、2.8%;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增多体征.结论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点以发热、出血、肾脏损害为主,具体表现复杂多样,对身体器官损害较为严重.临床实践中要加强疾病流行性特征分析,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进行疾病预防,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

    作者:李云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观察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不如采取舒适护理措施的观察组.结论 在对甲状腺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可使得手术应激反应得到降低,手术的顺利实施得到保证,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得到充实,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徐蕾;王室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肝癌综合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肝癌在临床中具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其预后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程度.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肝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来探讨肝癌的治疗进展,通过多学科综合疗法对肝癌予以治疗,可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使之疗效更为理想.

    作者:庞志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免疫组化技术(IHC)是用于病理诊断的重要技术,在诊断肿瘤、肿瘤分类、判断预后中均有重要价值,同时还能加强人们对肿瘤和各种疾病的形成过程的认识,从而提高研究水平和诊断水平.随着IH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现该技术尚存一定局限性,本文就IHC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以及所存在的不足做出如下综述.

    作者:王学高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舒适的护理干预对于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冠心病患者3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的指标.结论 对相关的冠心病患者采取了舒适的护理,提升了患者相应的生活质量,产生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值得鼓励和推广.

    作者:张丽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胸腔镜辅助下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取胸腔镜辅助下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全部临床治愈,疼痛感觉、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支持率、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安全、操作简便及微创等优点,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姜翔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从情志学说探讨脾胃病调养

    情志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在快节奏的社会,脾胃疾病增多,分析情志因素在脾胃病治疗中的调养,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调养.

    作者:覃柳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对双歧三联活菌片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 取本院2013年8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收治的200例小儿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100例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100例患儿同时予以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设为实验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数据比较显示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疗程以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比较显示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可使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且安全性高.

    作者:周大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护理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患者术后护理方式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明显.结论 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16和Ki-67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16和Ki-67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Leep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19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P16和Ki-67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病变的进展表达逐渐增强.2.P16和Ki-67相关性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和Ki-67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宫颈癌的预后及干预治疗.

    作者:张婷;贺茂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某中医医院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特点及控制对策

    目的 了解某中医医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掌握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生的职业暴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职业暴露23例,24例次,其中暴露源不明2例次(8%),暴漏源情况明确22例次(92%),暴露人员的工龄≤3年者占50%,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92%(22例次),暴露物以头皮钢针为主(50%),职业暴露的主要环节为器械使用后处理前(38%),其次为器械使用中(29%).结论 护士和外科医务人员是血源性病原体暴露的高危群体,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处理伤口,并评估暴露源的情况和暴露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暴露后防范措施,加强对其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加强对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管理.

    作者:刘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