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国;刘文革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介入栓塞及开颅瘤颈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行开颅夹闭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介入动脉瘤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是86.67%,对照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是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更优,可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并降低术后并发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徐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剖宫产率增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几点临床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的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展开临床资料分析,对导致产妇采取剖宫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总结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800例产妇中,266例伴有剖宫产史以及臀先露(33.25%);343例为足月儿剖宫产(42.88%).分析剖宫产率较高的原因有,胎儿发生宫内窘迫、产妇羊水过少、既往存在剖宫产史、珍贵儿、巨大儿、臀先露及重度妊娠并发症与社会影响因素等.对各因素均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结论: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多种,对此要求医护人员除了需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做好产前、产时的相关宣教工作,进行良好医患沟通交流,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的指征需要严格掌握,并且在社会以及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更好的促使剖宫产率的有效下降.
作者:覃信秀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2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在我院检验科进行体检的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高敏C-反应蛋白及腺苷脱氨酶水平,并且检测研究组治疗前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及腺苷脱氨酶水平.结果:研究组肺结核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及腺苷脱氨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及腺苷脱氨酶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腺苷脱氨酶联合检测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助于对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作者:刘彬;刘桂枝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初产妇应用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之间收治的初产妇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这16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80例初产妇.对照组初产妇采取自然分娩,实验组初产妇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对两组初产妇的镇痛情况、分娩产后出血情况、泌乳活动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无效、有效和显效初产妇分别为3例,36例、41例,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中无效、有效和显效初产妇分别为17例、37例和26例,总有效率为78.7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初产妇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初产妇产后出血量为96.7±12.4ml,泌乳活动时间为16.7±2.3h,对照组初产妇产后出血量为138.9±15.6ml,泌乳活动时间为21.6±2.8h,与对照相比,实验组产后出血量和泌乳活动时间均较低,两组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应用无痛分娩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的疼痛情况,降低出血量和泌乳活动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谢雪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中医综合护理对于并发症防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临,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防治效果及其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44%<17.78%)、HAMD评分[(9.71±1.05)分<(15.04±2.28)分]、SBP[(126.42±12.18)mmHg<(138.85±14.26)mmHg]、DBP[(83.34±7.54)mmHg<(95.52±8.43)mmHg]相对更低(P<0.05),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79±3.42)分>(81.17±3.95)分]相对更高(P<0.05),而住院时间[(10.74±2.46)d<(14.18±3.04)d]相对更短(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恢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好的促进其功能恢复,改善其身心健康.
作者:杨秀花;李燕;杜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对疼痛护理应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间诊疗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而对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无明显区别(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恢复效果更为理想,能够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显著的减轻,改善患者舒适程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小丽;钱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本次研究对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检测的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在此研究中以生活饮用水作为样本,对其进行有机溶剂萃取,使用高弹石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后使用具有ECD气相色谱仪实施测定.结果:RSD均低于10%,加标回收率为84.4~105.4%,低检出限值为0.0002ml/L.结论:FID检测技术有效的满足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与水质检测的需求.
作者:宋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针对急腹症患者,采用全面腹部超声和选择性腹部超声两种检查,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对象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患有急腹症的80例患者,根据给予患者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选择性腹部超声)和实验组(采用全面腹部超声)两组,根据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以及检查符合率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进行对比,可发现对照组检查时间与实验组的检查时间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符合率,实验组符合率可高达9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急腹症的患者,给予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提高检查的效率,且检查的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柳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慢性腰痛散打运动员的腰部形态分析,探讨其腰部形态学改变,为散打运动员慢性腰痛的康复提供指导.方法:采用MRI和ImageJ图像测量软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慢性腰痛运动员的竖脊肌形状扁宽不规则,腰大肌明显变大,位置靠前;多裂肌、竖脊肌的肌纤维束较难辨别,有脂肪化趋势;椎间盘呈圆形且面积较大;脊柱曲度明显变直,腰椎椎体均呈现不同程度退行性变,椎间盘均呈现出退行性变且出现椎间盘膨出现象.结论:慢性腰痛散打运动员存的腰部组织结构退变及竖脊肌、多裂肌的功能紊乱,屈伸肌肉的比例失衡,伸肌呈萎缩的趋势,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周同;陆爱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联合硫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HP相关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消化科收治的相关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HP转阴率、证候和胃镜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和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胃镜和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阿莫西林可有效治疗HP相关CAG,患者预后效果较好、HP根除率较高,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陈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室血栓患者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显示左室内径增大,左室收缩指标减低;左室心腔内不均匀的团块样回声,机化血栓回声较强,新鲜血栓回声则较弱,附壁血栓基底面较广,附着于左室壁,形态不规则,多呈扁平形,与室壁的附着面较广,血栓表面与室壁平行,部分血栓呈半圆形突出于左心室腔内,表面呈絮状.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左心室血栓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临床医生可早期溶栓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张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舒压张、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结果 :气管插管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压张、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并无显著变化,各个时点的指标变化较小.对照组患者的舒压张、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在气管插管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同条件下,舒芬太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较小,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中.
作者:王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将我院800例于介入手术室中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并分别给予改进后和改进前的介入手术室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情况的人数为11例,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为2.75%,护理人员不良情况发生率为0.2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情况的人数为57例,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为14.25%,护理人员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7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介入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改进,能够降低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不良情况发生率.
作者:夏增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行CBP治疗1例国内小年龄低体重肾移植受者小婴儿行2次肾移植期间的护理.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的治疗小组,制定个性化的CBP治疗方案,实施精准化的婴儿血液透析护理,密切监测透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婴儿CBP运转期间的参数观察及报警处理,指导落实个体化的饮食护理,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服务.结果:患儿顺利进行第2次肾移植,康复出院.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对患儿实施个性化的精准护理为患儿行第2次肾移植赢得了机会,为患儿的后期康复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帮助.
作者:郭群;张晓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对电子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2例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开腹探查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电子腹腔镜技术治疗.对两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确诊率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诊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翔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6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04月12日至2018年06月01日,按照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各32例,且对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及血气指标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数据,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血清炎性因子的基础上改善血气指标,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孙立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与来我院出生的89例黄疸新生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专科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黄疸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43例,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36例,81.82%),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抚触护理,其有助于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促使其血清红素水平提升.因此,抚触护理值得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云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40例,采用问卷调查与患者病历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年龄、住院时间、腹透龄、CRP以及Alb均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久、腹透龄越长、CRP越高、Alb越低,患者出现感染的风险越大;为此,必须针对患者的感染风险因素进行预防护理.
作者:娄占本;热沙来提古?白和提亚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慢性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轻微型肝性脑病.导致患者出现程度轻重不同的急性神经精神症状.慢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常出现慢性肝性脑病,在数年中反复发作.肝炎肝衰竭患者病程发展,肝功能恶化并发肝性脑病伴随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感染,腹水,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可发展至不可逆肝昏迷.这样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甚至昏迷的肝性脑病临床综合症的危险因素涉及到护理的多个层面,导致了护理干预的复杂性.笔者分析总结了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胜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讨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及防控现状调查分析.方法:对某市中2013年到2017年五年的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托幼机构出现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其中男性儿童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幼机构对手足口病的防疫的情况有不足的地方,如消毒的设施,健康教育,执行的情况等.结论:调查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情况,能够了解手足口病的情况,从而加强家属教师的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李丽;张淑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