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峰;马颖霞
目的:评价熄风通络汤对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的基础上配合熄风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14天.通过比较,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熄风通络汤对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疗效肯定.
作者:王海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5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心理因素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人们对心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全科医生通过对心理学的研究,对病人表情、行为、肢体语言的观察,在进行医疗过程中经过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逐渐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帮助患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病魔.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全科医疗中为儿童心理发育指导,以及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等各期进行心理指导,各种心理障碍,特殊人群心理咨询以治疗.运用心理治疗来改善病人的心理与行为,从而达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目的.
作者:吴立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受伤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方法:从我市五年内受到伤害的精神科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100名,将其分成对照组50名,在受伤后未对其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实验组50名,在受伤后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通过心理危机干预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受伤后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人员受伤后,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大大的减轻受伤人员的心理压力、稳定受伤人员的情绪、进而促进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应用康妇消炎栓、金刚藤胶囊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08例于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来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临床试验,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其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金刚藤胶囊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康妇消炎栓.观察并对比两组整体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包块大小、盆腔积液深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据此评价三药联合疗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90.74%(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包块大小以及盆腔积液深度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佳(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略低于对照组的5.56%,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应用康妇消炎栓、金刚藤胶囊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方案,能够强化整体治疗效果,高效缓解疼痛和盆腔炎症,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医师借鉴和普及.
作者:魏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8例.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同时总结难治性肺结核病人接受气管镜下保护性球囊灌注治疗的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两年之内所收治的难治性肺结核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全部接受气管镜下保护性球囊灌注治疗,总结100例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00例病人通过气管镜下保护性球囊灌注治疗之后,临床症状好转几率为100.0%,通过CT检查显示病灶缩小77例,痰检转阴率为33.0%.结论:对于难治性肺结核病人给予气管镜下保护性球囊灌注治疗效果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杜君晓;刘玉然;宋兴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62/64),远高于对照组的85.9%(55/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4/64),远高于对照组的18.7%(1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治疗肺结核病,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广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提高阴道炎患者自护能力及防御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分别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自护能力及防御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成熟型评分较对照组高,不成熟型及掩饰因子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阴道炎患者的自护能力及防御能力.
作者:刘莎莎;于翠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伤科黄水湿敷对手外伤术后的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急诊手术并住院治疗的手外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术后仅予石膏托固定包扎,观察组术后在石膏托固定的基础上加灭菌伤科黄水纱湿敷,比较两组治疗前、术后3天、术后5天的疼痛评分及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间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两组间VAS疼痛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天、第5天所测VAS疼痛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伤科黄水湿敷干预护理手外伤术后疼痛的患者,疗效明显,且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高,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应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潜在于眼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几年以来存在于眼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通过分析眼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预防对策.结论:首先一方面应提高对眼科护理人员法律法规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应加强业务水平,其次增强护患沟通,改善病房周围环境,正确评价危险因素,及时消除隐患,做到安全有效,以确保眼科护理的安全性.
作者:马冬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采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其血糖、血压控制效果和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前糖尿病患者100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参照组,对比2组患者知识知晓情况与控制效果.结果:实施后高血压患者知识知晓及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后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及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够有效管理社区高血压疾糖尿病患者,从而提升患者血压及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邱同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比较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STEMI患者,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急诊PCI组和静脉溶栓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ST段回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急诊PCI组血管再通率(94.29%)、ST段回落[(0.16±0.02)mm]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7.14%)各指标均优于静脉溶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再通率,促使ST段回落,而且安全性高,是治疗STEMI的首选方案,效果优于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杨帆;陈莉;刘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我科室2016年5月-2017年4月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处于恢复期的患者、再从我院康复科室抽取50名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病情大多比较稳定,出现抑郁、攻击性行为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管理,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维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2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和护理,即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中医定喘汤和穴位贴敷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要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郝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比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来院就诊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进行对照研究,依据建档顺序将患者分入常规组和研究组,其中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根据两组肺结核治疗情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对不同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肺结核治愈率分别为90.24%(37/41)和70.73%(29/41),血糖控制平稳率为95.12%(39/41)和75.61%(31/41),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56%(40/41)、80.49%(33/41),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日常护理中可强化疗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方案.
作者:宋卫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不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方案应用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治疗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至20l7年9月在我院女子康复中心进行产后42天检查的、盆底功能筛查、肌力在3级以下、动态压<80cmH2O的产妇纳入研究对象,共100例,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治疗方案为kegel运动加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B组治疗方案为在A组方案基础上联合阴道哑铃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5次和治疗10次结束后分别进行盆底肌力评估.观察动态压情况.结果:在5次结束后,A组正常达到28.00%,B组正常达到88.00%,动态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037,P值为0.000);A组治疗10次后,正常达到84.00%,与B组5次治疗时接近,动态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783,P值为0.435).A组5次治疗后、10次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动态压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434、-16.639,P值均为0.000);A组5次治疗后与10次治疗后动态压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537,P值为0.000).B组5次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动态压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4.375,P值为0.000).结论:A、B两种治疗方案对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均有效果,其中B方案更优于A方案,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飞;陈维忠;周丽;张莉;樊莉;尹露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PICC在血液肿瘤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5例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我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期间化疗的血液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表浅静脉穿刺,观察组患者给予PICC单独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感染率(3.70%)、出血率(3.70%)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7.41%)均低于对照组(14.29%)、(17.86%)、(28.57%),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96.30%)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PICC应用在血液肿瘤病房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皮肤的出血率和受感染率,还能在此基础上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美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相关疾病诊疗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重症医科就诊的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132例,将其随机分为I组、II组、III组各44例,其中I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II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III组患者则采用胺碘酮治疗,对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患者经治疗后,三组心室率和血压均达标,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的心室率平均达标时间比II组和III组患者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疗效明显,但控制心室率时间依次延长.因此,药物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应根据患者个体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王宁;吐尔孙古丽·麦麦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6日~2017年10月3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脂肪肝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2.87±1.42)kg/m2、甘油三酯(TG)水平(2.43±1.08)mmol/L、胆固醇(TC)水平(6.96±0.94)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4.05±1.94)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1.32±0.31)mmol/L;对照组BMI为(26.54±1.33)kg/m2、TG为(1.61±1.24)mmol/L、TC为(5.03±0.68)mmol/L、LDL-C为(3.18±0.82)mmol/L、HDL-C为(1.52±0.48)mmol/L(P<0.05).结论:在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体重,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晶;蒙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