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飞;陈维忠;周丽;张莉;樊莉;尹露谊
1 ICU患者概述ICU既重症监护室是随着医学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逐渐诞生的一种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是通过将危急、重症患者集中安排在护理室内,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医疗治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救治.患者由于病情急重,家属不在身边,加之环境的变化及其他各种因素对患者的心理难免会造成影响,有些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进度.因此 ICU的医务人员有必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定的疏导,并针对这些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作出总结经验,帮助更多的患者更好的康复.有报道称 ICU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 14%– 72%①.
作者:李慧;张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的60例ICU清醒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并对所有入选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约束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皮肤损伤和意外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56.67%,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伤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清醒患者身体约束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钮芳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同伴帮扶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98例(2017年11月-2018年5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同伴帮扶管理组,每组各49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常规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而同伴帮扶管理组患者则采取同伴帮扶管理.结果:同伴帮扶管理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以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等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帮扶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及社会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杜小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基层卫生院门诊护理中实施优质服务的作用.方法:针对我卫生院收治的门诊患者93例进行观察(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随机分组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46例门诊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针对治疗组47例门诊患者实施优质服务,对比两组门诊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门诊患者之间对比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门诊护理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门诊患者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2.13%)明显低于常规组门诊患者(21.74%),两组相比:P=0.003.结论:基层医院门诊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服务的作用较大,明显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作者:张海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针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强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中应加强护理配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杨红艳;丁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青岛市卫生部门新公布:青岛地区糖尿病的总患病率为16.3%,明显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联合监测做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可以提高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漏诊率,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无论从疾病防治还是医疗支出都有深远意义.
作者:郝佼芝;顾盟盟;王晓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表达与正常的子宫内膜的区别,从分子水平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为今后的基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住院的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在两组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的Caspase-8水平以阴性为主,对照组以阳性为主,经秩和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PCNA水平以弱阳性和阳性为主,对照组以阴性为主,经秩和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nm23水平以阴性为主,对照组以阳性为主,经秩和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学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黄建;郭金强;周伟新;冯春宇;凌学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98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细节护理组.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而细节护理组患者则采取细节护理的方法.结果:细节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感染情况以及压疮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病人的心理特征以及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妇产科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病人在手术前会产生一定心理压力,通过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综合护理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护理中,对比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而且肺功能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有着极其显著的疗效,可广泛地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哈里丹·斯拉木;梁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疼痛教育,术前24小时超前镇痛,术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病人实施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对镇痛以及疼痛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病人对镇痛以及疼痛的认知度(P<0.05),术后观察组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速度高于对照组病人的生理机能回复速度(P<0.05).结论:对拟实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术前疼痛管理能提高病人对疼痛以及镇痛的认知,降低疼痛阈值,有助于术后病人的疼痛控制以及康复,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鹏学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1月内收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我院收诊的200例消化性溃疡但不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对照组,从患者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惯两个维度出发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剖析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基本资料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使用六个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婚姻状况、家族病史两个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2)生活习惯中,两组患者在吸烟、饮酒、饮食辛辣、情绪不佳四个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吸烟、饮酒、饮食辛辣等,因而临床方面在进行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时,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要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忌烟酒并稳定情绪.
作者:沙洪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旨在研究安定(地西泮)对牙关紧闭患者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时的作用,对我院急诊医学科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急需进行紧急气管插管,同时双存在牙关紧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应用安定(地西泮)后,能很好解除咬肌痉挛,让下颌关节松驰,能有效的完成经口气管插管,为后续工作赢得宝贵时间.所有患者未出现明显后呼吸抑制现象及血压下降现象,这一经验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冯百钧;朱巧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与研究小儿腹泻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小儿腹泻患者100例,结合不同的护理方法来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干预组则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完毕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要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要明显比参照组短,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小儿腹泻护理工作时,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大大提高临床护理效果,能明显缩短患儿退热、止泻时间,可及时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于晓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过程中采用地屈孕酮片联合中药人工周期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采用地屈孕酮片单独治疗的对照组以及采用地屈孕酮片联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的实验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成功妊娠的例数多于对照组,流产的例数少于对照组,未孕者痛经数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未孕患者在治疗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导致的不孕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地屈孕酮片联合中药人工周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对于提升患者的妊娠率以及降低流产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这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应用当中加以推广.
作者:简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行分组,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撷取的84例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6%、28.57%,组间比较差异存在,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提供手术室护理,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肠道功能.
作者:布瓦加尔·吾斯曼;比丽克孜·乌斯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10-2017.10我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明显,治疗总有效率高,相比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库尔班江·吐尔干;吐尔逊阿衣·吉力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颈炎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微波及保妇康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子宫颈炎患者共计90例为研究样本,随机平均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微波联合保妇康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愈合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7.78%,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4.44%,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以及创面的愈合时间均显著的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其阴道排液量少于月经量的患者共计41例(91.11%),而同期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其阴道排液量少于月经量的患者共计23例(51.11%),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颈炎患者以微波联合保妇康栓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宫颈糜烂现象,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丁洁;王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9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标准组,在抢救过程中分别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和标准化急救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标准组的抢救时间平均为(34.6±14.3)min,明显少于常规组的(48.8±15.7)min;标准组的护理满度为93.9%,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1.6%.两项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措施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提升急救护理水平、护理质量及改善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俊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本文简述了慢性病的背景,分别介绍了CCM模型及ICCC框架的概述、对我国具体实施ICCC框架的地区进行总结回顾分析,提出建立我国自己的慢性病照护理论和模型、结合我国医改构建信息化慢性病照护管理系统、鼓励全国多省份实施慢性病创新照护框架以及加强全科医护人员团队建设的建议,供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林鑫;吴善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