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的治疗和预防分析

陈伟生

关键词:手足口病, 治疗措施, 预防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县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手足口病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结果:经过及时的治疗,患儿中显效74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为97%.结论:手足口病多发春夏季,主要感染群体5岁以儿童,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和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治疗不及时会对患儿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患儿发生手足口病时需进行及时就诊与治疗,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因此要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产褥期妇女中医药综合保健管理模式分析

    目的:分析为社区产褥期妇女行中医药综合保健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74例产褥期女性根据居委分组,对照组36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加中医药综合保健管理,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子宫大小、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婴发病率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为社区产褥期女性实施中医药综合保健管理,可促进子宫复旧,改善产妇不良情绪,且可降低母婴发病率.

    作者:康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肛肠科护理中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

    目的:分析肛肠科护理中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本院肛肠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双盲法纳入常规组与实验组(n=45).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分阶段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及自信心评分均相对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科护理人员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使患者保持在积极的治疗状态下,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作者:徐少娜;马丽萍;齐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和探讨采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8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例使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用NIHSS进行效果评价.选取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使用阿替普酶溶栓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溶栓结束无明显不良反应,NIHSS评分自溶栓前逐渐降低,效果较好.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效果较好,溶栓前后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庞丽;陈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谈在医院管理中实施病床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医疗意识的不断提高,使得住院患者比例逐年增多.住院患者对医疗条件、医护人员的素质及住院环境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床是医院体系中基本的组成单元,医院的管理工作和医院的全面发展受到病床管理工作质量的直接影响.为了更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科学评价病床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提高医院病床的利用率,对病床进行分类管理有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桂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1月内收治的2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我院收诊的200例消化性溃疡但不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对照组,从患者的基本资料、生活习惯两个维度出发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剖析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基本资料中,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使用六个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婚姻状况、家族病史两个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2)生活习惯中,两组患者在吸烟、饮酒、饮食辛辣、情绪不佳四个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吸烟、饮酒、饮食辛辣等,因而临床方面在进行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时,应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要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忌烟酒并稳定情绪.

    作者:沙洪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分析耳鼻喉手术中突发昏厥的临床原因

    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中患者突发昏厥的临床原因,以期为耳鼻喉手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耳鼻喉手术中发生过昏厥的42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对其突发昏厥的原因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耳鼻喉手术中导致患者突发昏厥有着众多原因,在此次研究的42例患者中,由于个人体质较为虚弱导致昏厥者6例;由于对耳鼻喉手术形成恐惧心理从而导致精神紧张并发生昏厥者18例;手术禁止饮食时间过长从而造成空腹低血糖休克性昏厥者10例;由于麻醉注射或镇痛药物使用不当导致昏厥者8例.结论:探究分析耳鼻喉手术中突发昏厥的多种临床原因,制定并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昏厥发生率.

    作者:宣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儿科保健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相关影响

    目的:分析探讨儿科保健对早产儿智力和体格发育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早产儿.给予对照组常规育儿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育儿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儿科保健,终观察两组早产儿在智力和体格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在为期6个月的护理后,实验组早产儿在智力和体格发育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早产儿护理,采用儿科保健措施能够明显增强早产儿智力和体格的发育效果,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周俊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燃放烟花爆竹所致儿童眼外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燃放烟花爆竹所致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40只眼)因燃放烟花爆竹致儿童眼外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措施要点.结果:所有患儿经救治及精心护理后均大限度保住视功能出院,无眼内感染发生,36例(40眼)因烟花爆竹所致眼外伤患儿,视力恢复情况良好,2眼虽无光感,但成功保住眼球.其中3眼进行二期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结论:烟花爆竹所致的儿童眼外伤复杂而严重,正确的急救方法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相结合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大程度恢复患儿视功能的有力保障.

    作者:闫燕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隐患,并找出预防措施.方法: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从而确保个产科护理过程中各种潜在的隐患都有针对性防控措施,这样就能够大幅降低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风险,并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基于提升实践能力的《针灸学》课程建设

    以青海大学医学院《针灸学》课程建设为例,从优化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估体系等几方面,探索以提升实践能力为特色、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为目的的《针灸学》课程建设.

    作者:洒玉萍;武娟;李永平;曹宁丽;赵艳霞;吴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产后保健对母乳喂养的干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产后保健对母乳喂养的干预价值.方法:2016年9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管辖区的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配合产后保健,经随访,了解患者母乳喂养情况,并调查满意度.结果:①统计发现,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1.42%(57/70),对照组为68.57%(48/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4.95)分,对照组为(88.1±5.03)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后保健干预,可促进母乳喂养,且产妇满意度高.

    作者:马酉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基础蓝光照射和药物治疗方案为主(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结束治疗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在治疗后,其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幅度大于对照组、结束治疗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的方案治疗,其效果理想.

    作者:李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综合护理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将综合护理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护理中,对比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组高,而且肺功能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有着极其显著的疗效,可广泛地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哈里丹·斯拉木;梁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我国公共卫生教育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21世纪,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经济模式、健康模式、医学模式、社会需求的改变以及国际化等都对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要解决公共卫生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应当从根本上改革公共卫生的教育模式.本文将对我国在公共卫生教育中的教学方法进行归纳,同时对于我国现行的公共卫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今后的教学方法改革做初步探索,以期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公共卫生教学模式.

    作者:何丽娟;雍娴婷;古丽巴哈尔·卡德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68例.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HC可视喉镜在急诊紧急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随机将我院急诊科抢救室需紧急气管插管的62例危重症患者分为普通光纤喉镜组(A组)32例,HC可视喉镜组(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声门暴露时间、暴露声门成功率、插管1次成功率及气管插管总时间;并比较两组插管前与插管后血氧饱和度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B组暴露声门的时间为(4.21±1.11)s明显较A组的时间(7.32±1.52)s短(P<0.05);B组暴露声门的成功率(为100%)较A组(为56.25%)高且差异显著(P<0.05);B组插管时间为(19.22±3.21)s,明显较A组的(38.32±5.52)s短(P<0.05);且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显著高于A组(为56.25%)(P<0.05).B组插管后3min血氧饱和度与A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HC可视喉镜用于急诊科紧急气管插管危重患者中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插管时间,并促进插管成功率提高,迅速改善患者氧合,从而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熊健;李玲;梁隆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风热感冒患者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风热感冒患者临床疗效.方法:从来我院就诊的风热感冒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症程度及个体差异合理确定药剂量,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组风热感冒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明显,治疗总有效率均比较高(P>0.05).结论: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风热感冒患者临床疗效差别不大,药理作用相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风热感冒临床症状,提高治疗进度,相比较而言,中药配方立刻里服用和携带更加方便,值得在临床得到进一步推广或者应用.

    作者:李岩;高志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即颈部血管彩超,以此分析其的诊断结果与价值.方法:选择60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将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应用于所有的患者,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对比的标准,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运用颈部血管彩超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并分析患者病变的位置情况符合率.结果: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利用颈部血管彩超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数据指标均较高,分别为:95.00%、96.36%、80.00%,且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位置情况符合率为98.18%,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颈部血管彩超运用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其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以及位置符合率高.

    作者:梁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干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内科住院合并医院感染患者5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针对50例心内科住院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应的分析及观察,并针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分析心内科合并医院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干预效果.结果:50例心内科住院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感染部位主要分布在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主要是由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过多、心脏功能障碍、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因素导致的,临床中给予相应的干预对策后效果显著,患者预后较好.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的感染,临床中应积极加强基础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入性操作的实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医院感染现象的发生,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郭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选为研究目标,依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7.8%、80.0%,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8.7±3.1)分、(15.4±3.6)分,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75.7±12.6)分、(60.5±12.3)分,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