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丽;陈娟
目的:探究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给予的序贯疗法的对照组与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各2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5.0%);HP根除率(95.8%)高于对照组(70.8%);不良反应率(8.3%)低于对照组(33.3%),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高翠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我院中药注射剂的管理现状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中实行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中药注射剂中选择常规且问题较多的中药注射剂,包括参麦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苦黄注射液.2015年使用上述三种中药注射剂一共19000例,2016年使用上述三种中药注射剂20000例.不良反应事件一共90例.把中药注射剂管理工作按照年份划分为两个阶段,2015年使用传统管理方法进行干预,2016年使用药学干预管理方式.比较两个年份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2015年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一共68例,2016年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一共22例,和2015年对比,2016年中药注射剂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使用药学干预可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提高中药用药的合理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红;马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选取我校2017届护理专业入学的新入学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各30人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30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而实验组的30名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即分别发给本校专业教师和所有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学评估表,学期末,对两组护士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综合成绩进行评价以及优秀率,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实验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成绩都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效果,整体素质与学习兴趣,都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自我评估的能力,课程特点,内容,理论和实践性,灵活性和能力指标达到80%,均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积极的思考以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完整的课堂教学方法,防止学生分析问题,因此,积极的案例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慧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小儿与成人群体之间护理成本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手术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100例以及成人患者100例,选取时间段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对其静脉留置针穿刺所需要的护理成本分别进行项目综合评估以及核算.结果:小儿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成本显著高于成人(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成本实施全面核算与评估,有利于评估护理技术的价值,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张国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康柏西普对提高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15日至2017年2月16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将100例患者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2组,50例/组.红球--对照组(曲安奈德注射液),蓝球--观察组(康柏西普注射液).将两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裸眼视力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治疗后6个月、1年时的裸眼视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液经玻璃体腔内注射有助于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裸眼视力的提高,效果确切.
作者:高歆歆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5例,对其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之后患肢运动功能较治疗之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之后VAS、神经功能缺损、Fugl-Meyer、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之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海;钟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对干休所独居老人常见心理问题以及保健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本地区干休所老人70位进行调查,并对独老人常见心理问题以及保健对策进行分析.结果:独居老人焦虑性失眠、孤独、抑郁以及寂寞等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非独居老人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独居老人心理问题,对各方服务以及资源进行调动,通过相对完善的保证服务对策,改善独居老人心理问题.
作者:曹文广;张立生;杨述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35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考核优秀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肋软骨骨折容易被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所漏诊,本文旨在探讨128层螺旋CT对肋软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临床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320例,所有患者均作了128层螺旋CT扫描检查,其中68例患者先前做了常规胸部正斜位X线平片检查,组织两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对影像资料重新阅片,并通过运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调节窗口技术,清晰显示肋软骨,分析肋软骨骨折的影像特征并准确诊断,经过统计分析,总结出使肋软骨显示清晰的佳后处理方法及佳窗宽窗位区间.结果:68例平片检查患者中有6例肋软骨骨折病例,除其中1例因肋软骨全部钙化骨折征象显示清晰而明确诊断外,其余5例肋软骨骨折病例平片均未能显示.320例128层螺旋CT检查患者中,检出疑似肋软骨骨折2例,明确诊断肋软骨骨折36例,其中27例既往报告未提及肋软骨骨折而漏诊,漏诊率75%.影像表现,线性骨折4例,错位骨折31例,粉碎性骨折1例,疑似骨折2例.两名诊断医师在诊断过程中,均使用了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组(VR)、曲面重组(CPR)后处理技术,总结使肋软骨显示清晰的佳窗口,窗宽范围100-200,窗位范围60-100.结论:胸部X线平片对肋软骨几乎无法显示,仅对部分完全钙化的肋软骨显示清晰.128层螺旋CT扫描不仅保证了图像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并且通过多种后处理技术、窗口技术(调节合适的窗宽窗位),可以使肋软骨清晰完整显示,有利于肋软骨病变的诊断,对肋软骨骨折的部位、数目、错位情况可以做出明确的分析和判断,并且对骨折周围及邻近器官的损伤也可做出明确判断,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胡国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安宫黄体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本院诊治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2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接受安宫黄体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止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70.7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27.62±11.43)h及完全止血时间(43.17±17.60)h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黄体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出血,快速止血,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马新卉;谭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医院门诊注射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院门诊注射室进行治疗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5.77%(68/71),对照组为83.10%(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医院门诊注射室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减轻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孙旦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80例行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VAS评分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比较亲环素A(CyPA)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2)在正常动脉壁和股动脉AS斑块内表达的差异,探索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人股动脉AS标本及正常人脾动脉标本分为对照组、斑块组,免疫组化测定CyPA及AngPt2的分布及表达.结果:不稳定斑块组内膜中CyPA及Angpt2蛋白表达高,稳定斑块组次之,对照组表达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A和Angpt2在股动脉内膜中的高表达有可能导致AS斑块形成并促进斑块失稳定.
作者:蔡亚征;刘贞;朱瑞;周志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癫痫患者,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全面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全面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要比对照组要高,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全面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要好于照组患者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章雪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64例患儿,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ADL日常生活能力及FMA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78.13%,显著高于对照组43.75%(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可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萍;刘金香;张桂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产后保健对母乳喂养的干预价值.方法:2016年9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管辖区的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配合产后保健,经随访,了解患者母乳喂养情况,并调查满意度.结果:①统计发现,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1.42%(57/70),对照组为68.57%(48/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4.95)分,对照组为(88.1±5.03)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后保健干预,可促进母乳喂养,且产妇满意度高.
作者:马酉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病例资料 患者何某,女,80 岁,2016 年 4 月 28 日因咳嗽伴胸痛 4d,发热 1d 入院.自述 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黄质稀,喷嚏,胸闷,至当地门诊就诊,治疗后症状缓解.1 天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遂前来我院急诊就诊,自诉呼吸困难,右侧胸痛,症见呼吸气促,恶寒发热,咳嗽咳痰,痰黄质稀,易咳出,口干,双下肢浮肿,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双侧中下肺可闻及弥漫性吸气相湿罗音及呼气相少量哮鸣音,双下肢浮肿,舌淡,苔薄白,脉浮数.急诊查血分析、生化 8项、心酶 5 项、β-羟基丁酸;并查胸片,提示 1.双肺感染,右肺中叶含气不全,建议抗炎治疗后复查或 CT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性质病变;2 .肺气肿,主动脉硬化,左心室增大,遂收入我院呼吸内科观察治疗.
作者:彭莹;佃泽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HTH〗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TEP)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方法:对75例腹股沟疝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状况以及并发症复发率和发生率.结果:75例手术70例成功完成,5例中转改为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手术时间45~135min,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住院时间为2~5d.75例患者都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2一21个月.全部病人没有术后阴囊水肿,没有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TEP)可保持腹膜完整性,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具有安全、复发率和并发症低的优势,正确寻找疝囊、并保持腹膜完整是手术成功因素,对术者腔镜解剖,操作要求高.但是TEP也有局限及不足之处,由于不进入腹腔,无法探查腹腔,对于单侧疝手术时,不能及时发现对侧是否合并隐匿疝;不能处理嵌顿疝.若腹膜分离破裂需中转至TAPP.
作者:智永宏;燕鹏;刘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在中国,先兆子痫仍然是导致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先兆子痫缺乏明确的疾病病因,导致其临床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效果不良.近年来,先兆子痫是妇产科学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重点.本文从生物标志物方面入手综述新的研究进展,为先兆子痫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孟君;鲁青莲;景亚玲;卢宗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2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20例宫颈癌患者及同期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和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高危型HPV阳性率.结果:癌前病变组与宫颈癌组的高危型HPV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患者的高危型HPV感染率更高,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具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成振晓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