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标志物预测先兆子痫发生风险的研究进展

孟君;鲁青莲;景亚玲;卢宗杰

关键词:先兆子痫, 生物标志物, 抑制素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核酸标志物
摘要:在中国,先兆子痫仍然是导致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先兆子痫缺乏明确的疾病病因,导致其临床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效果不良.近年来,先兆子痫是妇产科学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重点.本文从生物标志物方面入手综述新的研究进展,为先兆子痫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

    中医药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治疗很多西医药物无法治疗的疾病.我国中医药物的种类繁多,且来源较为复杂,对于中医药物的鉴定一直是医疗行业较为困难的工作,药师往往通过对中医药物的颜色、形状以及味道等外观进行鉴定,但是这种鉴定方法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以及经验性,需要医师掌握多年的经验以及掌握较为熟练的专业技术.这就会给重要鉴别工作带来困难,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重要鉴别的准确性以及便捷性.本文主要研究与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希望可以给我国中药鉴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高元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测定在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测定在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2017年4月肝病患者中抽取100例,用免疫比浊法对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和60例健康对照组比对.结果: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发现,脂肪肝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升高,和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肝硬化、重度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明显降低,慢性肝炎和健康对照组比对无统计差异.结论: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测定对脂肪肝、肝硬化、重肝、急肝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具有诊断价值.

    作者:杜小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谈ICU神志清醒患者的心理护理

    1 ICU患者概述ICU既重症监护室是随着医学科技的进一步发展逐渐诞生的一种医疗组织管理形式.ICU是通过将危急、重症患者集中安排在护理室内,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医疗治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救治.患者由于病情急重,家属不在身边,加之环境的变化及其他各种因素对患者的心理难免会造成影响,有些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进度.因此 ICU的医务人员有必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定的疏导,并针对这些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作出总结经验,帮助更多的患者更好的康复.有报道称 ICU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 14%– 72%①.

    作者:李慧;张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DVT(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分别对其进行X线静脉造影和CDUS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CDUS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静脉造影(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诊断,可对血栓形成部位、管腔阻塞情况做出准确诊断,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廉价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匡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消化内科护理管理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与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应用优质护理和系统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随机数字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院治疗的140例消化内科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70例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治疗效率、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以及住院天数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心理评分、抑郁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可通过优质护理管理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郭安美;徐玉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牙周炎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6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指数都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4.29%,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有助于牙周炎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秀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药内服外洗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间我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奇偶性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洗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H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为(84.12±5.69)分,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为(70.64±7.58)分,对比膝关节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995,P=0.000).结论:药内服外洗配合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夏尚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圣散子方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外周血CTC、CSC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圣散子方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CTC、CSC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于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胸外科、放疗科等科室临床确诊的Ⅲ、Ⅳ期肺腺癌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适形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方案,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圣散子方联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均显著(P<0.05),试验组在放疗不良反应方面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圣散子方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效果显著,同时可减轻患者放疗不良作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宋振玉;冷宁;彭传真;吴建军;栾福玉;周明玉;聂文;宋永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医院门诊注射室应用心理护理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医院门诊注射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院门诊注射室进行治疗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后,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5.77%(68/71),对照组为83.10%(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医院门诊注射室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减轻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孙旦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肛肠科护理中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

    目的:分析肛肠科护理中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本院肛肠科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双盲法纳入常规组与实验组(n=45).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分阶段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及自信心评分均相对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科护理人员分阶段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使患者保持在积极的治疗状态下,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作者:徐少娜;马丽萍;齐晓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7年9月,于我门诊部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于对照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儿科疾病中医预防与保健探讨

    目的:探讨儿科疾病中医预防与保健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9例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预防与保健.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53%(25/3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为100.00%(35/35),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为82.35%(28/35),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科疾病中医预防与保健的效果较好,临床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晓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放射科介入治疗中应用风险管理前一年和应用后一年的护理效果等进行观察比对分析.结果: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后,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明显改善,与之前比较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介入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技能,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或者广泛推广.

    作者:徐海杰;李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运用中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近年来,造影成像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同时新型声学造影剂也得到推广应用.医学超声在肝脏、胰腺、肾脏、心血管疾病等诊疗方面显示出明确的临床价值,使超声医学从解剖成像技术深入到功能性成像的应用领域.目前,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也得到广泛开展,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受到了广大医院与患者的认可与推崇.然而,由于其开发与应用实践较短,尚且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运用中的现状,为今后临床实践工作积累经验.

    作者:王虎林;唐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红藤败酱汤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红藤败酱汤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9月~2018年02月收治的1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研究治疗方案期间,对照组(52例):选择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完成疾病治疗;在对照组条件下,观察组(52例):选择红藤败酱汤治疗方案完成疾病治疗;终就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中医症候积分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69%)对比,观察组(98.08%)呈现出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观察组呈现出明显下降(P<0.05).结论:临床医师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红藤败酱汤进行治疗,在提高疗效以及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病情康复.

    作者:刘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10-2017.10我院收治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降低明显,治疗总有效率高,相比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血压,可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库尔班江·吐尔干;吐尔逊阿衣·吉力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1%阿托品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治疗中应用1%阿托品滴眼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近视的52例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26例不进行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1%阿托品滴眼液治疗,对比其屈光度和视力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屈光度没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采用1%阿托品滴眼液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改善患者屈光度,使患者的视力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可在临床上广泛性应用.

    作者:刘振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生物标志物预测先兆子痫发生风险的研究进展

    在中国,先兆子痫仍然是导致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先兆子痫缺乏明确的疾病病因,导致其临床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效果不良.近年来,先兆子痫是妇产科学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重点.本文从生物标志物方面入手综述新的研究进展,为先兆子痫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孟君;鲁青莲;景亚玲;卢宗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医学机能实验课教学中计算机应用与管理

    近些年与网络和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在不断进步,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这将使抽象枯燥的课程变的具体生动.同时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机能课实验教学中,实验课的数据结果离不开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终端显示.计算机在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中即有利于教学和科研,又便于管理,使学生能尽快的把知识应用于实践.

    作者:胡娜;滕婉蓉;王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营养指导护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营养指导护理模式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7年6月,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收治患者肾衰竭透析患者4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入组23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营养指导护理模式,对比6个月后营养学指标.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总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高于入组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指导护理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买尔普·米吉提;李漫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